在同班同学中,只有杨四海和刘天涯把读书奉为奋斗,并充满了读书快乐。而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读书很乏味很累很苦,朱平弟甚至非常厌恶读书。

正如董老师常说的,每个人努力不同,自律性不同,得到的国家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当然就不同了。这样的社会资源分配其实很公平。抱怨社会不公,说到底是个人努力不够。个别腐败现象改变不了社会大环境的公平现实。优秀的人才不是天生的,即使是天才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努力的。

刘天涯也常常心想:“为什么董老师苦口婆心的跟同学们讲努力读书的现实社会资源分配意义,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听呢?”他甚至也学董老师那样苦口婆心地跟朱平弟讲努力读书不仅能得到精神享受而且能得到国家社会资源财富分配的厚待好处。国家这么好,为什么自己不努力去争取呢?

每当刘天涯这样跟朱平弟说,他反而觉得刘天涯很好笑,觉得刘天涯比他爹还啰嗦。当然,两人是邻居,他知道刘天涯是好意。但朱平弟总是一只耳朵进去,一只耳朵出去。根本不把刘天涯的话放在心上。因为他更喜欢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跟当下明星范儿那样帅气。走在放学路上,哼几句流行歌曲,能博得女同学们回眸一笑,那才是他最开心的事。

正如董老师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力。说了几次后,刘天涯也就不多说了。

今天董老师依然是先在黑板上写下《陋室铭》。这篇课文已经是第三节课开始讲了。然后,董老师自己先朗读了一遍“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而后,董老师解析了一下说道:“《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朱平弟笑道:“董老师,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也就不用努力,反正我不在乎国家资源和财富分配的事。你看我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情操多高尚。”

董老师笑道:“杨四海,把诸葛亮的《诫子书》背诵一遍。”

杨四海站了起来,一口气把《诫子书》一字不差地背完。

董老师拿粉笔踮起脚尖在黑板写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是说道:“不管一个人有多少才能,都应该努力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在当今社会里,隐居是逃避现实的懦弱无能表现。古代很多社会名流喜欢隐居,其中主要原因是官场腐败造成的,并不是名流自己喜欢隐居。现在是开放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足够宽广的发展平台。关键还是要努力,要有真的能力,在每一次公平正义合理竞争中取胜。”

刘天涯心想:“董老师说的很对。古时名流隐居更多的是无奈之举,谁有平台发展却喜欢躲起来的?那些以“陋室铭”来宣扬消极处世的人就算不是坏蛋也是在误人子弟。当今太平盛世,河清海晏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足够发展的空间。大哥铁了心去一线超级城市闯他自己的事业勇气,确实很值得肯定的。”于是说道:“董老师,你说一个人是积极参加国家体制平台发展好,还是自主创业发展好呢?”

董老师停了停,说道:“刘天涯同学这个问题,虽然是课外话题,但提得好。我问大家,喜不喜欢当老板的?”

教室里,除了杨四海和刘天涯没有说话,其他同学都异口同声喊道:“喜欢!”

董老师笑道:“个个都很聪明,个个都想当老板。试问,在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中,真正当老板的有多少人?或者简单一点来说,现在上市公司非常多,然而和国家总人口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当老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闻言,同学们个个都愣愣的望着董老师。刘天涯说道:“我们数学老师说,做生意才是最好的人生。”

看着大家一脸茫然,董老师接说道:“别听他瞎扯淡。你们也都知道,他前一段时间还在鼓吹炒股赚钱容易比工作好,结果弄得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到后来忍痛割肉,猖狂逃离股市后才恢复了正常生活的样子。股市说白了跟做生意是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对风险的管控能力。我是绝对反对那些出口闭口怂恿人家去炒股去做生意的人。”

刘天涯想了一下,说道:“那就不能做生意了?”

看着大家一脸茫然,董老师说道:“我是坚决支持大家努力在体制平台发展,当然也不是一味反对创业发展。当你们在经过高考竞争筛选后,有一部分人就可以去大学继续读书,而一部分人就此走上社会。能进入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的人都是聪明、努力、勤奋的人,否则是进不了重点大学的门槛的。也就是说,能进入重点大学的人都是了不起的。这些人是国家体制平台挑选的对象。但是不是,这些大学生就个个都可以创业当老板呢?答案非常明确‘绝对不是!’聪明、勤奋、努力只是创业的前置条件。除了这些还不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就是说还要‘顺势而为’,只有‘水到渠成’才能创业成功。所以,同学们千万别听人家说‘聪明勤奋努力胆大’就能创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当老板。这纯属扯淡话。”

可能是说得太笼统了,董老师又举现实例子说道:“现实生活中,很多实例。我有一位亲戚,估计大家应该有听过他的名字,他在我们‘起点中学’读书时也是一位学霸。经常在学校报刊中发表文章以及诗词。后来考入一线超级城市羊城重点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去国家体制平台发展,而是被羊城当地一家实力强大的上市公司以优厚待遇招去了。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要好好读书考入重点大学的现实。去公司后,他也很能干带领一帮团队为企业冲锋陷阵,很快就爬到了大区总监职位,年薪百万。这么能干,老板很赏识,怕别的公司来挖,就给他期权股。你看,有能力的人,人家上市公司老板是直接给股份的而不是什么炒股。因为公司是著名的大型上市公司,每年都会有新的人才加入,也都会分配到老板给的股份。他觉得自己的股份少了,心有不甘。那时,年轻冲动,老认为他自己是个人才,觉得跟着别人干有点屈才,时常也看不惯自己的顶头上司,老给公司老板提意见,在得不到答复时总威胁着辞职。再后来,经常听一些成功学大师的课后,更觉不该平庸地过一辈子,创业的激情点燃,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决定自己干。”

朱平弟笑道:“都那么有钱了,熟门熟路,当然自己当老板好了。看别人脸色行事哪有那么舒服的?”

董老师继续道:“最开始他把创业想得很简单,觉得自己在原来的单位积累很多客户群,创业应该很容易,只需要注册个公司、弄个办公室,在人才市场招募几个骨干,就可以干。因为他学的是软件开发的,又在公司里干了那么多年,每天开着车全国到处出差,为节约费用,夏天顶着烈日,路边吃着泡面找自来水管喝人家的自来水,有时接点水喝还遭别人白眼。拿着行业电话名单,跑遍大半个中国的电厂、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以前因为有大公司背景做靠山,去人家办公室总会被当客人,如今自己创业干一小公司,很多所谓昔日老关系一见面爱理不理。”

杨四海说道:“生意人,太现实了。”

董老师接说道:“最终,千辛万苦拿到两个500来万元的大订单,算下来可以挣250来万元。但项目干到一半却遇到该项目领导班子人马天天换,工作衔接出问题,款项没定期回来,项目后续进展遇到问题扯皮。亲戚们叫他找律师打官司要款,能干得过财大气粗的人家么,没准自己还填一坨高额的律师费出去。刚整两个项目现金流就枯竭,公司慢慢进入死循环。在最困难的时候求别人没人理睬,想融资贷款比登天还难。那时他才真正地感觉到人世间的冷暖,所有过去的酒肉朋友、烂兄烂弟都没任何意义。那一年,折腾下来净亏上百万,家人也对他的创业失去了信心。”

刘天涯接声道:“那后来怎么样了?”

董老师接声道:“后来,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吹响了。他觉得是个好机会。对于站上中年人的他,这可能是他人生中能赶浪潮而实现创业翻身的最后一次历史性机遇。于是从大城市返回到我们大岭县来注册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计划专注于与山区农村结合,推广乡村人物、故事、文化及生态食材,带货农产品。那时公众号盛行,看各种媒体鼓吹某一个创新项目,一个公众号被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看上了,投资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等等,大家整得轰轰烈烈,他也招募一大堆人才整公众号营运,搞微商城,每天卖红心柚、卖红心猕猴桃、卖冰糖心苹果、卖攀枝花芒果,线上线下结合,结果赚点钱全花去买人家的流量,买人家的商城软件,连人员工资都要倒贴,最终还是又亏了百来万元。”

朱平弟笑道:“看来,他在上市公司工作时待遇真高,有那么多钱可以亏的。”

董老师继续说道:“也没有那么多的钱,都亏光了。后来他用创业激情感动了几位同学,共投资了五十万,把他们都纳入了股东。这次创业继续,当然也与他老父亲在我们大岭县糊涂山种红心猕猴桃有一定关系。他父亲是个农民,只读过小学几年级的书,一辈子总想靠土地翻身,种甘蔗、种蘑菇、种桑树、种雪梨、种芦笋、种柑桔,折腾几十年,一直也没能靠种果树致富翻身。现在他们开始转变思路想把老家的猕猴桃园作为基地,内外结合来营运。做庄园认养模式,然后再跟农民结合搞土地入股合作社,由公司统一负责营运。这种模式,既可以帮助农村农民致富,又可以给团队再带来新的项目经营。这一次靠几十万元启动资金,再搞点电商经营,坚持了三年,主要开支还是人员工资及办公成本。猕猴桃园太小,当年接到的订单不少。因为对猕猴桃碳蛆病不认识,加上冻库管理经验不足。最后交货时,十万多斤红心猕猴桃全烂掉,他们全倒进了大岭县垃圾站里去。这一次损失,在公司资金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更是雪上加霜了。为度过困难,他们团队拉上芒果、脐橙、柚子、苹果上街摆地摊,后来在黑心商家那里拉了一大车冰糖心苹果回来卖,结果拉回来才发现苹果框中,只有上边一层是好苹果,筐子底下全装的烂苹果。发不出工资了,有部分核心员工开始离职,大家分手时都流血眼泪,作为公司创始人的他,不能再用激情去挽留他们,大家各自讨生活去吧。”

杨四海说道:“董老师,这就是你常常跟我们说的现实社会很残酷。”

董老师说道:“对,这就是残酷现实。竞争非常残酷而不是说跟旧社会那样人吃人。老板很难当。自负盈亏必然决定了老板经营时的竞争是非常激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性。正如我那亲戚现在还经常跟我们说‘老板是一颗外表光滑的葱,不要只看见别人光鲜的一面,去轻易选择创业。如果自己没有强大的实力和背景,有份工作能好好上班,真的是福分!尤其是在当行情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别轻易辞职创业!切记别错把平台当本事,好高骛远,总想证明自己当老板会比别人强!只有自己当了老板后才会觉得自己当员工时很多做法都错了!如果再有机会让我选择打工,我一定会更加珍惜我的老板!’不管民营企业做得多大,残酷竞争始终都是最现实的。所以,我建议大家有能力进入国家体制平台发展,那一定是首选之地。”

刘天涯说道:“那生意就不敢做了?”

董老师道:“要天时、地利、人和。有钱有项目有人脉,顺势而为。这样去创业才有成功的机会。当然,也有一些人是错过了读书时的努力奋斗大好机会,在成家后被家庭生活所迫,没有办法才去闯的,那样成功的概率更少。创业或者说生意本质就是对风险的管控。竞争是市场的内在规律。不要以为残酷的市场竞争不好,正因为竞争才会有优胜劣汰。才会推动公司不断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这样的国家和社会才会走向永恒的强盛不衰道路上。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竞争,就没有科技的更新迭代。任何科技产品,如果没有市场就是一纸空文。同学们不要以为城市工业污染大就抵触大城市生活。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工业污染是难免的,但现在超级城市里都开始走环境友好型的环保工业发展。工业是一座城市强盛不衰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永恒强盛的奠基石。没有完善工业的城市,即使是碰到了特殊机遇富裕了,也是难以持续的。试想一下,强大的科技产品研发出来,却没有企业生产那不也是纸上谈兵吗?所以同学们,你们要用理性头脑去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要努力读书,爱惜工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四海道:“就是国家体制平台发展也分很多部门,那该如何选择呢?”

董半典想都不想,就说道:“杨四海同学,这个问题问得意义很大。一个人的青春很短暂,精力也是有限的。选择平台就非常重要。与个人生活最紧密的就是温饱即工作、健康、教育。这三方面不管是过去、现在、将来依旧是一个普通市民最重要的也是最在乎的。在国家体制平台内,温饱平台机构属于小单位,而教育和医疗是非常庞大的单位。我个人首选教育事业,其次是医疗事业。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可见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管哪一行,虽然行行都可以出状元,但每一行都有它的艰苦性。没有哪一行是不辛苦的。不要那山望着比这山高的。嫌弃这个,嫌弃那个。大家都说老师最舒服,有寒假又有暑假,但是大家没有看到老师们每天改作业到半夜的?每天还要备课,又要经常学习考试。多不容易。当然了,医务工作者也很不容易,医生本身也是风险很大的职业。病毒变异,细菌进化是这些微生物的天性。所以,医生包括医务工作者也是永远不会失业的职业。教师教学生知识,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人才。这是非常伟大的事业。同样,医生特别是药物研发的医科工作者,他们与不断变异的病毒和细菌进化甚至细胞突变赛跑。给病人解决痛苦,哪怕是减轻痛苦也是非常伟大的。人都要经历生死病老的过程,不要以为年轻或者健康就藐视医生和医科学家的伟大价值。任何一个人都会面对病痛折磨的一天,只有到了那时才知道医生和医科学家的伟大,就有些短视了。因此,医生是伟大的,医科学家是伟大的。而生命科学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能从事伟大的事业,那一生都是光荣的。”

杨四海说道:“那请问老师,是西医伟大还是中医伟大?”

董老师接声道:“很多人把西医科技当成是科学,而把中医视为伪科学。这是非常错误的。首先,中医是经历几千年实践检验证明的,当然是一门科学。只是过去中医一直缺乏试验科学数据,还很多人打着祖传秘方在行骗,给人留下伪科学的印象。其实,现代中医全部都是建立在科学实验数据上的。相对而言,西医科技发展更快。科技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是非常正常的。但科技进步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特别是生命科学,因为病毒不断变异和细菌不断进化以及细胞突变都是天然的,这促使医科学家也要与时俱进对抗新的病毒、细菌及细胞突变带来的病痛威胁。人无法长生不老,这是客观事实。科技进步能带来寿命延长但改变不了生死病老的自然规律,钢铁都有锈蚀之时,何况是血肉之躯?但能减轻病痛折磨的医科技术,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生病。而到了四十岁后,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所有器官都开始走向衰弱,生病的概率就会徒增。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体制平台包括所有企事业单位招聘都要求不超过35岁的现实原因。这些规定都是建立在科学数据基础上的。所以努力奋斗要趁年轻。医疗资源是人们买房居住的首选资源分配地段。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城市里,优质医院周边地段房价都不便宜的原因。而大城市核心区又是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集中地。”

放学后,刘天涯心里还一直担心大哥能不能在大城市站住脚。听董老师那么说,生意人其实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也可能大哥大嫂会亏得一无所有跑回来,也可能真的就是那极少数成功翻身的人。正如大哥说的:“反正都已经混到最底层了,还怕什么失败的。奋斗一下,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也不留遗憾。”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