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吴越出兵

福州的战局,正以一种时人看来非常奇怪的局面进行着。

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唐军,并不急着向被包围的福州军发起最后的总攻,甚至连招降都没有去招降,就这么围着。

而福州的民政,则基本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要避开两大块交战区域的话,他们的生活已经完成正常化。

和在建州的时候一样,李弘茂办起了义塾,其实就是建立了免费学校,对没有经济能力培养子女读书识字的普通百姓,以及没有经济来源的孤儿进行招生。

于此同时,李弘茂的“大唐水陆讲武堂”也正式开始筹备。在他的计划中,这当然是一个正式的军校,而且分为水师和陆军两大军种,招生的对象义塾中有资质的学生,也招收有志从军(或者说想走永安王门路)的平民及士绅子弟。

李弘茂先是征用了福州城内的一座寺庙作为义塾的校舍,顺便也把这座寺庙附近的一片土地一起征用了。然后开始派人清理这片空地,用来规划为讲武堂的校址。并征召工匠,采购各类建筑材料。

一座前所未有的军校,正在孕育之中。

对于李弘茂占用寺庙和寺庙所属的地产这种事,福州的宗教人士们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嘛,李弘茂在建州干的那些事,宗教人士们连“建州法难”这样的弹劾奏章都送到唐国皇帝李璟的面前了。因为福州的战事还没有结束,李弘茂似乎暂时没有对福州的寺产动手。

不过该来的还是来了,被征用的这座寺庙当然一经调查就是有很多问题的,寺中的僧人大多数都没有度牒,而且还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这是这个时代寺庙、道观的通病,涉事的相关人员,也只是后悔觉得战事未决,李弘茂还不至于这么猴急而已。也因为存了侥幸心理,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将财产进行转移,被查抄充公了。

除了自认倒霉,又能怎么样呢?

听说建州那边才是哀鸿遍野,诡异的是,唐国的朝中大臣弹劾这位永安王的奏疏跟雪花一样多,但最后皇帝本人却连一纸责怪的诏书都没有。许多人便自己脑补永安王的作为,实际上是得到皇帝认可的,于是在许多地方,宗教人士日子过得十分紧张。

又说永安王也不是灭佛,因为那些真正清修的寺庙,尤其是在财务上没有太大问题的寺庙,也基本上没有遭到他的骚扰。

但不管怎么样,让福州的宗教人士战战兢兢的是,这把火看来终究还是烧到了福州。

然而李弘茂把征用的寺庙作为学堂,收容孤儿,并将清算出来的土地用来建设学校,却又让那些想攻击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义举。

马捷等本地的少壮派官员还忙不迭地歌功颂德。这固然是马捷等本地士绅阶层赶紧站队示好,但有样学样,马捷也从中找到了解决福州刺史衙门办公经费的捷径倒也是真的。

至于王崇文、冯延鲁、查文徽等从南唐朝廷过来的军政大佬们,对李弘茂这样的骚操作,以及对什么新鲜出炉的“水陆讲武堂”之类的东西,也基本上有了免疫力,并不会过度关注。

因为对于这个喜欢折腾,而且十分擅长折腾的小王爷,他们已经实在是无力吐槽了。

他们关注的重点,还是什么时候彻底结束福州的战事,毕竟大军围城,哪怕每天啥也不干,那开支都像水一般的流淌出去。

就算那是国库的钱,他们也懒得心痛,但是局势这样不上不下的,这种状况下又不能直接宣布战事结束,也不好跟皇帝交待,最重要的是也不能就此论功行赏,所以每个人都还是觉得有些烦躁。

而八月初七这一天,在乱军中被踩踏而导致多处骨折,但是奇迹般活下来,而且一直撑到现在的枢密使陈觉终究还是伤重不治了。

这么重要的朝中大佬为了大唐的基业,当初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惜身死要来劝说福州李弘义归顺朝廷,但因为被李弘义甩了脸色,连个屁也不敢放就跑路回剑州。到了剑州就觉得丢不起这个人,于是矫诏出兵,发动了这场历史上的南唐输掉底裤的福州之战。

而终于,他也求仁得仁(求锤得锤),兑现了他离开京城江宁时的誓言。

而因为永安王李弘茂的出现,唐军在这场福州之战中可以说表现得十分出色,先是诱敌深入,歼灭了福州之主李弘义的主力精锐,继而又不讲道义地诱捕了李弘义本人,现在的福州已经实质上处于唐军的控制之下。

历史终于还是改变了,但战事毕竟还没有结束。

李弘茂下令前线各军为陈枢密治丧,把陈觉夸成了一个忠勇为国、亲冒矢石,最后不惜身死的肱骨大臣,反正人已经死了,说点好话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可以顺便麻痹一下陈觉的同党,觉得他李弘义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那当然最好。如果不行,他也无所谓。

陈觉伤重不治之后,李弘茂下令全军治丧,停止进攻(本来就没有)。

消息传播出去,尤其是一些不愿被唐国统治,心向吴越的宗教人士、士绅、民间人士通过海路、陆路逃到吴越国之后,再经过有心之人进行了一番添油加醋的渲染,就变成了唐军在福州城下遭到武威节度留后李达的迎头痛击,不仅唐军统帅、枢密使陈觉战死,而且唐军进退失据,士气低落。

于是此时的吴越国王钱弘佐在他的办公厅,也即是吴越国的朝堂思政堂发了一大通脾气,甚至当堂怒吼出“吾为天下元帅,曾不能恤邻难,将安用之!诸将跃马食肉,独不肯以身先我乎?有异议者,斩!”

一句话,我要福州,谁也别拦我!

李弘义的使者自来到杭州后一直不受待见,福州方面传来的消息又太过纷杂,真假难辨,他们也是每天都如坐针毡。

不过现在好了,吴越国王当场发飙,终于下定了决心,拍板了出兵。

并非常高效地组建了救援福州的最高统帅部,统帅部的最高统帅当然是吴越国王钱弘佐本人,以内都监使水丘昭券为总指挥,另一个内都监使程昭悦掌管后勤,丞相元德昭作为总参,派统军使张筠、赵承泰领兵三万,一部分走陆路,一部分走海运,水陆并进支援福州。

李达的使者得到这个消息后喜极而泣,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在福州的主公早已成了阶下囚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