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茶室碎语(5)

黄默山又问:“抖音上好多当医生的在视频里说,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这样保健那样保健,他们说得对吗?我感觉有的就是在胡说八道。”

季虹说:“不能说是胡说八道,但听一半就够了。不否认有的就是蹭流量,没有经过普罗大众的验证,就是一家之言,不用理他。”

“现在的人一检查就是这癌那癌,”林倩说,“我爷爷那辈人,活八九十的不少,吃东西的哪有啥讲究?我印象中,以前人穷,剩饭剩菜哪里舍得倒掉?有时候变味儿了,我爷爷还照吃不误,我爷爷活了91岁,死之前就是有些脑血栓,其他都还好。”

“时代不同了,要综合起来看的。”王晓瑞说,“你爷爷那时代,吃的东西多健康啊!看看现在,大米中有石蜡,猪肉中有瘦肉精,鸡蛋鸭蛋里有苏丹红,火锅里有福尔马林,银耳里有硫磺,牛奶中有三聚氰胺……”

“对对对,你给咱科普科普。”黄默山一叠声地说。

“那我就给你们科普科普。”王晓瑞说:“你们知不知道?在海鲜里常常会被加入孔雀石绿,这玩意儿虽然可以抑制鱼体的水霉病和鱼卵的水霉病,但是能引起肝、肾、心脏、脾、肺、眼睛、皮肤等脏器和组织中毒,还能致癌、致畸,导致基因突变。

“皮革奶事件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就是把白色皮革水解成蛋白粉末,也就是利用皮革下脚料,甚至是动物毛发,经水解而生成的一种粉状物。这种皮革奶多次在国内牛奶市场中出现。如果长期食用积累,就会中毒,使人体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三聚氰胺事件你们应该都知道,三鹿牌奶粉仅仅是冰山一角,这个我不多说。它的危害,主要是肾功能和泌尿系统。

“再说地沟油。这个不足为奇,那些开工厂的,厨房里基本上都是地沟油,我一亲戚是开工厂的,一大桶油,30斤吧,25块钱。这个东西,我们只要点外卖,就避免不了。地沟油一般会影响消化功能,或者导致脏器的癌变,如肠癌、胃癌、肾癌、肝癌等。”

顾娟惊道:“我们几个中午有时候忙,都是点外卖的,照你这么说,我们几个天天都在吃地沟油?”

“你以为呢?”王晓瑞说,“现在的商家竞争激烈,谁正规谁倒闭。投诉都投诉不赢,也没用,都那样,除非你别吃。所以嘛——”

季虹接住话茬:“你才在家里招待我们。”

“没错!就是这么个意思。”王晓瑞继续道:“还有瘦肉精,这东西几乎天天不离我们左右,包括火腿肠、火锅肉、烤肉、烤肠、自助餐肉、串串肉等等。它的危害不那么明显,吃多了就会出现肌肉振颤、心慌头疼、恶心呕吐,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有可能导致死亡。

“还有塑化剂添加到白酒、保健品、果冻、功能饮料、果酱等食品里面,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酯等等。塑化剂会伤害人类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对肝肾功能、心脑血管危害很大。

“老酸奶添加工业明胶。这个你们可能都不熟悉,老酸奶很可能是破皮鞋制成,也类似前面说的皮革奶。不仅老酸奶,多种果粒酸奶、谷物酸奶,甚至普通酸牛奶中,几乎都含有明胶、琼脂、卡拉胶、果胶等食品增稠剂。

“工业明胶会破坏人体骨骼以及造血干细胞,骨质疏松,还有癌症。

“另外,很多餐饮行业都有罂粟壳,特别好吃的品牌饭店,尽量少去。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绝招’,缠住你的味蕾,让你吃上瘾。”

林倩问:“改革开放以前,食品好像是没这么多问题的。是吧?”

王晓瑞说:“说正规点,是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是1949年到1978年。我问你们几个一个问题:那个时候有食品安全问题吗?”

林倩、季虹、顾娟和黄默山面面相觑,回答不出。

王晓瑞继续说:“我也是听我爸说的,说起来寒心呐。那个时代不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还非常严重!是咋回事儿呢?

“原来呀,那年代的粮食精贵,各地的粮油店管理不善,卖的都是两三年前的粮食,即‘陈化粮’;由于储存的时间太长,‘陈化粮’中含有一种致癌的物质——黄曲霉素。

“吃多了这种粮食,自然会得癌症。那时候人太穷,生病后没钱去医院,有的是活活地疼死。另外,还有一种东西叫糖精,它是从煤焦油里提炼出来的甲苯,经过碘化、氯化、氧化、氨化、结晶脱水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制成的。它是不会被人体代谢吸收的。

“由于那年代我国每年糖的产量很低,买糖需要凭糖票限量购买,很难买到糖,于是穷人们只能买糖精。可想而知,吃多了糖精是啥后果。

“再说说猪肉。计划经济时代,猪肉里有寄生虫是可以卖的,因为不触犯法律法规,只不过要求销售前要进行所谓的‘高温处理’,这种肉就是当年著名的‘高温肉’。

“而现在,我国的法规是禁止屠宰这种猪,禁止销售这种肉的。但在计划经济时代,穷啊!吃不起好的,不就买差的嘛!就像大饥荒的时候,人们啃树皮、吃草根,这是一个道理,就是退而求其次嘛。”

季虹说:“我听明白了,以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因为穷,因为要解决温饱弄出来的;而现在呢,食品的这问题那问题是因为商家们要多赚钱,纯粹是资本家要发财,不顾老百姓死活而弄出来的,对不?”

“精辟,总结到位。”王晓瑞打个响指,“改革开放把人改革富裕了,但是把人的心也改革坏了。这些年,全国各地到处搞经济搞创收,政府比着gdp哪家高;农民们比着谁家房子漂亮;生意人比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