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文】宠辱若惊[1],贵大患若身[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4]?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5]。【注释】[1]宠辱:荣宠和侮辱。

[2]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3]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4]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5]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译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

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

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tiqi.org 草莓小说网

【解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之所以有惊恐之感,是因为有荣辱观念。

之所以有荣辱观念,是因为以自身为贵。以自身为贵,就是以大患为贵。

以自身为贵,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有大患。

“患”的字意是

“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吗!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祸患能不产生吗!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什么是

“宠辱若惊”呢?在有些人看来,人得宠则荣,荣则名利双收;受辱则贱,贱则无名利可图。

这种观念都是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在老子看来,因得宠而惊喜的人,是喜名利、贵自身的人,这种视宠为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

“宠为下”。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完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内。

目光在外的人,近名利而远人民;目光在内的人,近人民而远名利。远人民的人必有祸患,近人民的人必然获得人民的爱戴。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吾: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以魂为主宰。

我:真我、朴,是自我修炼的成果。《道德经》中的

“吾”和

“我”,不是同一概念,当区别对待。什么是

“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患,因为有自我观念,以自身利益为重。

但如果我到达忘却自我的境界,超越了功利、荣辱、得失,乃至生死,我哪里还有祸患呢?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所以,如果人民把治理天下的权力托付给我,那么,我一定以贵己之心贵天下人民。

——人以权为贵,贵天下人的人,必然让权力属于人民;如果人民把谋求福利的希望寄托于我,那么,我一定以爱己之心爱天下人民。

——人以福利为爱,爱天下人的人,必然让福利属于人民。本章是老子的政治论。

论证了荣辱、贵贱、上下、得失的辨证关系,说明贵吾、爱吾的人有惊恐之灾,丧身之祸;贵民、爱民的人得天下之贵、天下之爱。

这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贵民、爱民思想。治国之道也是治身之道,二者同一道理。

【证解故事】生活中就是有这么一些人,整个儿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里被得失纷扰寝食难安、终日忧心忡忡。

在一个很大的寺院里面住着一个游方化缘的和尚。这个庙的香火很盛,经常有人来上供一些好东西。

这个和尚就把这些东西卖掉,慢慢地积攒起一大堆钱。自从有了这些钱以后,和尚整天疑神疑鬼,无论白天黑夜,他都把这些钱抱在自己的怀里,不敢有一时松懈,生怕丢失或被别人偷走了。

每天每夜,他都感到心神不宁,痛苦不堪。为什么世间常人会存在这种普遍的弱点呢,就是因为过于置身于利益的困扰中。

古人说,

“得不喜,失不忧。”这话说起来不难,做起来却并非容易。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

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

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

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

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

“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面对得失成败,不同人有不同的态度,但患得患失却是不少人的通病。

面对得失,斤斤计较,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一个和尚肩上挑着一根扁担信步而走,肩担上悬挂着一个盛满绿豆汤的壶子。

他不慎失足跌了一跤,壶子掉落到地上摔得粉碎,这位和尚仍若无若其事地继续往前走。

这时,有一个人急忙跑过来激动地说:“你不知道壶子已经破了吗?”

“我知道。”老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我听到它掉落了。”

“那么你怎么不转身,看看该怎么办?”

“它已经破碎了,汤也流光了,你说我还能怎么办?”在得失之间,一定要有寓言中和尚那样的心态——得则得之,失则是之。

任何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必让自己饱受心惊的煎熬呢?古人有诗云:世事如庭前花,花开也有花落,又如天边云,云舒也有云卷,何必患得患失,终日萦挂于怀呢?

观世间万事,既得之,则安之;既失之,亦安之。不患不得,亦不患得而复失。

这是一种自然的、旷达、超然的人生智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