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故人心易变

第二十一章故人心易变

傍晚时分,夏日的凉风扫过庭院,带着声声蝉鸣。

小镇上各家各户都开始烧晚饭了,炊烟袅袅,带着几分宁静。

祝英台和王兰看着放在桌子上的请帖,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又各自垂下了眼。

月影给的请帖,上面写着十日之后,马文才要与黄雪雨大婚。

“小江公子与我们少爷也算是有一段缘分,故而来请他一起喝杯喜酒,还望江公子一定到来。”

说完这句话,对方就客客气气地离开了。

“怪不得啊,我就说怎么小江受伤这么严重,马文才都没有露面,感情是有了新桃忘旧竹,琵琶别抱娶新人了!”祝英台越想越气,忍不住拍了拍桌子骂了起来。

“我看马公子也许是有苦衷。”王兰想到马文才对小江的情意,那种深情挚爱的眼神,是不可能装出来的,忍不住开口为马文才辩解道。“眼下还是先想想这请帖要如何处置?”

“若七日后小江醒了,就交给小江处置。他要去,我便陪他去一趟。如果他不愿意去,那就算了。如果小江没醒,那你我就一起去一趟马府,看看这马文才的苦衷。”祝英台思索了一番,开口道。

“你我?”王兰疑惑地看了祝英台一眼。

祝英台点了点头,“我要修书一封,将此事告诉山伯,让他也来一趟。他向来聪慧,也许有办法坏了这件婚事。”

祝英台扫了庭院一眼,将葛洪还未归来,开口道:“山伯说过,小江此人看似冷情,却实则温柔。他这样的人,最容易委屈自己。这婚事我不管马文才有什么苦衷,一旦婚事成了……”

王兰顿时明白了祝英台的未尽之言,若是婚事成了,等小江醒来,也许他就未必愿意去找马文才了。人皆有远近亲疏,比起未曾谋面的黄姑娘,王兰自是对小江和马文才更亲近一些。

想到这里,王兰点了点头,开口道:“行,那我便与你一道去。说起来,这黄姑娘突然冒出来,从马文才回家到现在,也不过才近一月时间,竟然就要办婚事了,这短短的一个月,只怕三书六礼都走不完,这婚事必然有很大的问题。”

祝英台点了点头,望着院子里的余晖,心中暗道:马文才,你可是真要有苦衷才好……

转眼又过了七八日,小江的身体已经大为好转。他偶尔会有手指微动的情况出现,葛洪说,这是他将要清醒过来的表现。王兰和祝英台心中欢喜不已,可是到了第十日的清晨,小江还是没有清醒。

“葛先生,小江今日就交与你照料了,若是他醒了,你就跟他说一下来龙去脉便是。”王兰将东西收拾好,开口说道。

葛洪摸了摸胡子,点头道:“自然。若是真的故人心变,你们也就不必勉强。”

马家势大,又哪里是好相与的?若是马文才真的变了心,凭两个姑娘又能做什么呢?

“我们有分寸的。”祝英台说完,就带着王兰出门了。

此时天空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朝霞映紫,带着晨间的丝丝凉风。

祝英台和王兰翻身上马,便飞驰而去。

婚者,昏也。

一场婚事真正到了拜堂的时刻,应该是傍晚时分。但是这起婚事明显有着不寻常,她们早到马府也可以早做准备。

到了马府已经到了辰时,马府里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门口早已经挂满了喜庆的灯笼,小厮和丫鬟们个个喜气洋洋,在门口撒着喜糖。

见到祝英台拿出请帖,门口的丫鬟连忙引着二人进入。新郎去别院迎接新娘,府中只有马太守和前来祝贺的客人。

月影见到祝英台和王兰,愣了一会,很快便恢复了神色。

他走到祝英台和王兰面前,开口道:“怎么是两位前来?”

这个小江居然没有来,这下岂不是错失了杀他的机会?

“我与马文才也同窗三年,王兰更是在书院对马文才诸多照顾,莫非这喜酒小江喝得,我和王兰喝不得?”祝英台冷笑一声,开口道。那日送请帖的时候,月影就已经知道眼前的女子不是谢道韫,而是祝家的祝英台。谢道韫在会稽与王凝之成亲之事天下知晓,月影自然知道那日的人不是谢道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