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七月十四的夜晚

农历七月十四民间祭祖节。

“七月半”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古人选择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后来随着文化的演变,又俗称“七月半”(华南地区为七月十四,一些地方为七月十三),有些地方俗称该节日为鬼节、施孤,或亡人节等。一定意义上,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烧包祭祀这是一种传统:“七月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节期,分别有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

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

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

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总之,后来就有各种民间传说,流传在这一天里鬼门大开之类的故事。

对于火葬场来说,这一天也是很重要。也不知道是不是迷信,这东西只能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为了安心也是为了精神寄托。

按照火葬场的规矩,从农历七月十四当天中午十二点开始就停止焚化炉的工作,直到第二天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午才恢复。

除此之外,还要焚烧特别多的纸钱,每一个员工都要出一份份子钱进行采办。

其实也不多,一个人八百。

想不起一个月过万的工资来说,这点钱算不了啥,就图一个心安理得。

各种锡箔金银元宝,送来了十几辆卡车。

每一个焚烧炉都要烧一辆卡车的纸钱。

四百多名员工每人八百,三十多万元采办的纸钱,足足可以烧一个通宵。

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销的规矩,反正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执行。

只烧纸,不点香,这是规矩。

吴凡明显感觉到七月十四这一夜火葬场的气场明显不对劲。

阴风阵阵,很像自己跟瞎子半仙学艺时候听说过的一种场景,百鬼夜行。

所以自己多了一个心眼,拿出朱砂画了几张护身符,又跟小孩刘枸要来了一壶童子尿。

一部分童子尿洒在门口画出一个半圈护住房门。

拿着开过光的朱砂护身符折成三角形,绑一掉红丝绳,做成吊坠。

自己一个,臭宝一个,陈新月一个,小瑶一个。

自己身上还随身携带了一面小小的口袋八卦镜。

这都是吴凡闲着没事在网上买的,没想到现在就派上用场。

这一夜,一早就催促这臭宝洗澡睡觉。

陈新月在吴凡的嘱咐下,也早早的搂着小瑶睡去。

看似平静的一夜,却有着大事发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