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定良缘待娶佳人抢地盘明争暗间上

婷烟见众人为此事纠缠不清,在一旁言道:“姨娘已同我家主母说过此事,主母说邓将军应不会在乎这世俗之事,还言明只要陈家同意此婚事,她定会全力成全。”

众人一听有国公夫人从中说和,都放了心,陈氏与洪氏也都不再坚持,也同意陈迪

的建议。

婷烟回去之后,将陈家的态度告诉了马秀英,马秀英明白了情况之后,也原原本本地将陈素瑶的情况告诉了邓友德。

其实邓友德那日听她在廊亭下吟的词,大概猜到她有心事,没想到她被人如此相待,不由地心生怜意。

遂拱手对马秀英言道:“陈小姐过去被人伤害过,我愿用我的余生,抚慰她受伤的心。”

马秀英听到这话甚是暖心,点头笑道:“难为你的一片痴心,我就替你把话传到。”

翌日,马秀英亲自来到陈府说明了邓友德的意愿,这次她让邓友德一起来,让陈老爷夫妇都看看邓友德本人。

二老一看小伙子,一身家鸦青色常锦缎袍子,束发纶巾,剑眉星目,眉宇间透着阳刚与俊逸,笔直地站在庭院,微风吹过,头顶的枫叶落到小伙子的身上,一派刚毅柔和兼并的画面,让人心生赞叹。

陈家夫妇见了邓友德,甚是满意,尤其是洪氏,看到邓友德之后是从里到外的喜欢,真应了那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陈素瑶在屏风后偷偷也看到了邓友德,她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少年刚毅俊朗,从里到外散发着一股阳刚之气。

虽没让她心有波动,但也承认这是个良人,遂点头让丫鬟出去告知父母,算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当时两家人就下了定贴,应了这门婚事。马秀英当时就应了纳三礼六聘,两个月后高抬花轿迎娶陈小姐进门。

邓友德回去的路上,骑在马上,如痴如醉,对着前方一个劲儿的痴笑,马秀英坐在马车上撩帘将邓友德的样子看在眼里,也有衷地为他高兴。

这孩子自小没了父母,他在众多将领中年龄最小,他虽叫自己一声嫂子,可马秀英一直把他当成孩子,邓友德的亲事自然是由马秀英来操持。

至正十六年十月,转眼到了枫红稻黄的季节,李淑朦又生下一个儿子,朱元璋为儿子取名叫朱樉,‘樉’有树木茂盛之意,朱元璋见家中两年之内接连添丁,故而给二儿子取了这个寓意着家中人丁越来越旺盛之字。

军营内朱元璋之前派人开垦的四千亩荒田,足足收获了一万五千石粮食,比预期的好很多,朱元璋当着全军的面,特意大肆褒奖了种田的营队。

并且给种粮多,特别突出的小组以及个人给予金帛奖励,对于重点突出的小组长记军功,升职。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今年再向下派发种田任务的时候,军中已无不甘愿者,更有甚者主动报名,种粮对于耐得住性子的人来说,是个好出路,不用以命相博,便可衣食无忧,种的好,还可多贴补家用,自然多情愿。

朱元璋见此法已深得军心,便大力开展开垦规模,除在应天开垦军田,同时命人在濠州、滁州、定远、和州、太平、广德、镇江等地都大力发展开垦荒田,如此若不出意外,来年秋季水稻收割完毕之后,各大城内粮仓便可皆是充盈。粮草丰沛,便可着手加固所管辖城墙的事宜了。

面对朱元璋的稳扎稳打的一番部署,张士诚不得不承认这个凤阳小和尚将是他的劲敌。

虽说他们作为邻居的时间不长,但他从这个小和尚身上看到了超乎常人的远见,他每做一件事儿都有明确的部署。

张士诚心中很是后悔当初对朱元璋的轻敌,故而他给张士德写信,让他在常州时刻注意镇江的一举一动,有机会要尽快拿下镇江,打开朱元璋大本营的西南门户。

很快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张士诚抓到了打进镇江的机会,此人正是原镇江守将陈保二。

陈保二从镇江逃离后,见四处都是起义军,便放弃了去找元廷的打算,心中打算干脆投靠起义军。

既然要投靠起义军,那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实力雄厚的起义军。于是他找到了实力最为雄厚,经济最为富庶的诸侯张士诚。

陈保二到了张士诚的都城隆平以后,凭借他的统领能力,很快受到了当地官府的任用,之后张士诚的人方知此人担任过镇江守将。

如此重要的人物自然很快就有人去告知张士诚,张士诚正在为如何渗透进镇江而犯愁,陈保二的到来,让张士诚一下子打开了镇江的局面。

夜阑人静,不远处只传来打更人敲打棒子的声音,一处府宅门前,有人轻轻叩响房门,守门人问了一声:“谁呀?”可外面无人回应,守门人以为听错了,便没再理会。

不想刚要休息,又听有人敲门,这次守门人再次起身,边问来人是谁,边开门,打开门之后,只见一名男子身穿黑色斗篷站在门前,黑夜之中根本就看不清来人模样。

守门人提着灯笼想打量他一番,不想访客冷冰冰地言道:“我姓陈,是你家老爷的朋友,快去禀报你家老爷。”

守门人看着如此打扮怪异的人有些纳闷,呆滞了一会儿,言道:“这个时间,我家老爷早就歇下了。”

访客不紧不慢地言道:“你还是快去请你家老爷吧,我在这儿站的时间越长,对你家老爷越不利。”守门人一听这话,不敢怠慢赶紧回到院里禀报。

谢再兴的书房内,访客摘下头上的斗篷,露出一副端正的五官,此人正是陈保二,陈保二边打量着谢再兴满屋的书架边言道:“看来我做镇江守将之时,对谢指挥有所疏忽,您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

谢再兴亲自为陈保二沏茶,小声言道:“小人来回斡旋,不过是讨口饭吃罢了,陈将军才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说着谢再兴将茶杯双手恭敬地送到陈保二手中。

陈保二接过茶杯,慢慢地走到靠窗的椅子旁坐下,谢再兴连忙过来将窗户关上,看了一眼陈保二轻笑道:“夜深了,风大,大人别着了凉!”

说完坐到陈保二旁边言道:“将军如今在哪儿高就?”

陈保二边小口抿茶边言道:“在吴王张士诚部任个小职。”

说完陈保二放下手中茶杯,继续言道:“谢指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吴军,着实让人钦佩!”

谢再兴尴尬地轻笑道:“我那是侥幸、侥幸!”

陈保二冷笑道:“你劝退吴军实属大功,怎能算作侥幸,可那朱元璋就给了你一个小小的指挥做,岂不埋没了你的才能。”

谢再兴听完此话言道:“陈将军此话差异,当初我在将军手下,何时有过才能,更别提做什么指挥了。”

陈保二听了谢再兴的话,脸色顿时变了又变,可他想到张士德交给自己的任务,遂调整心态,笑脸凑到谢再兴耳边言道:“我家都督张士德对你甚是赞赏,你若去那边儿,有的是高官厚禄等着你。”

此话一出谢再兴手中的茶杯,差点没拿稳摔到地上,转过头诧异地看着陈保二。

陈保二回过身子言道:“之前我对你多有疏忽,是我的不对,可这也不能全怪我。之前镇江的将领大多都是走关系进来的,我也是不得已。他们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你看,如今城破,一旦没有了关系,他们现在混的都不如你。留下来的人当中,只有你高升了,这说明你是个踏实肯干的人。都督说了,你若到了我们那儿,至少让你连升两级,再有就是,让你的家眷都到隆平居住,比在镇江这小地方强多了,怎么样?”

谢再兴听着陈保二的话,心里又窃喜又惶恐,窃喜的是他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有朝一日被人许以高官邀请,惶恐的是毕竟这是敌军派来的人,很有可能这是个圈套,扰乱镇江的圈套。

他不关心镇江如何,但现在的形势看来,自己万一做出错误的判断,很有可能会成为这次暗斗的牺牲品。

故而谢再兴不敢轻易做决定,仍俯首言道:“大人,真是抬举小人了,我还真没有您说的那么有远见,小人觉得我在这儿做个指挥挺好的。一天到晚,守着老婆孩子,等老了享受享受天伦之乐,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事了。”

陈保二临来的时候大概猜到了谢再兴的反应,所以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他在镇江时,对这个毫无根基的人,也关注了些。

于是他起身言道:“不急,欲求良才就得耐得住性子”

说完陈保二转过头对谢再兴言道:“你!再好好想想,如今这天下大势,谁的实力最为雄厚!谁才有望得天下。人啊!得给自己找个好主子,就算不为高管爵位,也得为家人谋个生路不是?”说完陈保二轻拍了谢再兴的肩膀一下,带上斗篷便离开了。

书房外,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黑影闪过,只有受惊的鸟儿振翅飞走,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