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遭反叛死于非命改部署坚守太平下

看到孙瑾凌的关切焦急的心态,马秀英连忙抢过包裹,拦住她言道:“我的傻妹妹,就是因为知道你的一片孝心,你义父才不让你知道他的处境的。再有就是,你义父现在很有可能不在‘大都’了,现在兵荒马乱的,你一个姑娘家,孤身一人去北境,太危险了。不如这样,让我夫君打探一下你父亲的下落,有了他的具体去向,你再去找他也不迟。”

孙瑾凌眼中闪着泪光,颓废地做到床上,哽咽地言道:“我十二岁就没了父母,是义父把我养在身边,教我骑马射箭,教我读书习字,一直待我视若己出。”

听到这儿马秀英坐到孙瑾凌的旁边,诧异地言道:“原来你是汉人,我们还以为”孙瑾凌连忙打断马秀英的话言道:“父亲虽是蒙古人,可他与大伯(脱脱帖木儿)崇尚汉学,尊儒崇孔,就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

马秀英接过话:“可惜他们的宏图大业,没有人能理解,更可怜的是,自己人都说他是异类,排斥他,反对他,甚至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你义父是做大事儿的人,自古做大事的人,总会受到排挤。”

孙瑾凌惊讶地看着马秀英:“你知道我义父的事?”马秀英轻笑道:“我也是从我夫君那儿听到你义父的一些事,你义父与你大伯一生致力于整顿吏治,造福百姓,可惜孤木难支,这千疮百孔的朝廷,仅靠他们二人,是很难力挽狂澜的。”

听马秀英这么说,孙瑾凌有些伤感,理解义父的人,居然是他每日都要剿杀的红巾军首领。

朝中的事儿她不懂,她只知道谁给义父添堵,谁就是她的仇人,现在义父吉凶难料,敌人的娘子还要帮她打听父亲的下落,心中一时百感交集,面对马秀英宽容大度,她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马秀英见孙瑾凌神情缓和了些,继续劝道:“妹妹,你义父在那样的环境下,将你托付给郑家照顾,看来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为了他老人家,你也不能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你说呢?”

孙瑾凌抬眸看看马秀英,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可之前自己咬牙切齿地要杀了朱元璋,怕是人家未必愿意帮自己,遂试探地问道:“我,我几次三番刺杀于他,以后都不知如何面对他,也不知他,还肯不肯帮我。”

马秀英轻笑道:“他一个大男人,若如此小心眼,那他就真不如我们这些小女子了。放心吧,就是他自己说,要帮忙打探你义父的消息,还让我一定要留住你,不能让你一个小姑娘只身犯险。”

孙瑾凌听完这话很是感动,朱元璋比她想像的还要光明磊落,有些不好意思地言道:“那姐姐替我谢谢你家夫君。”

马秀英轻笑道:“要谢你自己去谢,你们现在误会都解除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认识的孙瑾凌可不是这种扭扭捏捏之人,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侠女。”

孙瑾凌被马秀英说的更加无地自容了,遂低着头不言语。马秀英继续言道:“好了,不逗你了,以后你就住在这儿,什么时候有你义父的消息了,你再走。留下来自当是多陪陪我,好吧?”孙瑾凌点点头,安抚好了孙瑾凌,马秀英放心地回去了。

第二日一大清早,孙瑾凌老早就到正房门口来站着,站在旁边的李淑朦有些纳闷,孙瑾凌这也不用晨昏定省的,今日这是怎么了。虽纳闷,但李淑朦也没多问,她是客人敬着就是了。

不一会儿朱元璋与马秀英从里屋出来,孙瑾凌抢在李淑朦前面,给二人深深鞠了一躬,之后便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剩下院中的几人目瞪口呆地站在那儿,朱元璋不一会儿反应过来,这是来道歉了,不由地失笑道:“这位孙姑娘,够有意思的,来致歉都同旁人不同。”

马秀英轻笑道:“不说她了。”说完转身对李淑朦言道:“淑朦咱们一起去用早饭吧。”李淑朦应是上来,三人一起用过早饭,朱元璋就去办公了。

几日后,晌午时分,常遇春与徐达拿着书信来找朱元璋,这是常遇春派去的两个兄弟来了消息,朱元璋撕开书信看完之后,感觉有些不妙,常遇春见朱元璋脸色不太好,遂急声问道:“大哥,怎么了?”

朱元璋放下信,言道:“你两个兄弟在信中说,昨日郭天叙他们就渡江了,他们并没有受到元军的阻击。”

在一旁的徐达言道:“事情进行了太顺利了,有些不对劲,大哥,我们要不要调整一下部署。”

朱元璋思索片刻言道:“要,因为这信中还提到,陈野先有办法让集庆的守将福寿开城投降。”徐达言道:“大哥怀疑此事有诈?”

朱元璋边在帐中来回踱步边思考着这其中的蹊跷,他失百思不得其解:“陈野先去劝降,以何条件让他们开城投降,七万红巾军对二十万元军,双方的境遇实力悬殊,元军着实不处下风,我实是想不出,能有何种理由能让城内的元军投降。”

常遇春言道:“我让我那两个兄弟再打探一下。”

徐达言道:“现在郭天叙他们还不知道其中有诈,怕是会迫不及待地进入集庆,等他们打探来消息怕是已经晚了。”

说完徐达换了思路继续言道:“我们试想一下,最坏的结果就是,陈野先有异心,那开城投降是诈降,那郭天叙他们就危险了。我若是陈野先这个事儿一定要趁早,以免被人识破,而且时间最好要选择在晚上,这样大事可成,可陈野先的家眷还在太平,这就有点说不通。”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元璋恍然大悟一拍脑门,言道:“说的通!”

说完朱元璋走到沙盘前继续言道:“他这是吃掉要郭天叙的七万人马之后,再来攻打太平,太平沦陷了,那就是陈野先说了算了。只怕他们这会儿已经做好了战略准备了,天德说的对,我们现在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朱元璋思索片刻言道:“去,击鼓命令所有将领进帐听令。”常遇春得令出去。

不一会儿传出鼓声,所有将领应声进入大帐,朱元璋来到中军位置言道:“常遇春与胡大海,我命你二人带领三万精骑火速前去集庆支援,给郭天叙他们的人打出一个突破口,让他们突围出来,记住要把两位大帅救出来,救出二人后,万不可恋战,赶紧奔采石方向回太平。”常遇春与胡大海得令应是。

朱元璋继续下令:“冯国胜与邓友德你二人赶紧带领三万人马,埋伏在采石,准备好滚石、火药,待常遇春他们安全通过采石,你们便截住追过来的元军。周德兴与汤和二人带领两万人马埋伏在牛渚矶,若有元军过来也是把敌军都拦住。善长你把粮草统统运回太平城内,我们要做好长期防守的准备,我与徐达再率领两万人马防守太平。”众将得令出去,各自准备迎战。

众人走后,徐达言道:“但愿我们这一番部署用不上。”朱元璋坐到椅子上,闭目言道:“我也希望是,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到敌人身上,否则他们会让我们万劫不复。”

朱元璋的猜测是对的,陈野先确实是已经反叛了,他不但要郭天叙的七万人马,还要朱元璋的十万人马。

他要让朱元璋家破人亡,以告慰儿子的在天之灵。他同集庆的守将福寿商议好,今日初更时分假意开城投降,待郭天叙的人马进入城内,再一举拿下,剿灭郭天叙的人马。

之后再挥师杀入太平,趁朱元璋没有准备,一举拿下这股红巾军,福寿一听这个计策甚好,这样一来可以一举歼灭集庆周围的红巾军,扫清集庆的威胁。

郭天叙也恐敌军有变,到了初更时分,他命令军队分成两队,一队由他带着同陈野先一同进城,另一队由郭天爵率领在城外二十里处接应。一旦有变,好做准备。

常遇春的两个兄弟周强与周战跟着郭天叙进到城内,殊不知他们都已进入了元军的包围圈,郭天叙来到集庆城下,先往上观看,见城上遍竖旗幡,西北角上,还竖有一白旗,心中暗喜。

陈野先上前叫门,不一会儿,城门大开,郭天叙引军进入城内,大军进城之后,大门还一直大开着。半个时辰后,郭天爵见郭天叙这儿进展一切顺利,便命大军向城内进发。

不料郭天爵的大军刚到集庆城下,就听城墙西门上传来号角声,一时喊声忽起,城内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天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在城外的郭天爵大叫‘不好,中了敌人的奸计了,快逃!’一时红巾军方寸大乱。

在城内的郭天叙也见势不妙,正要问身边的陈野先出了何事,只见陈野拿着他的长矛向郭天叙刺来,郭天叙躲闪不及,幸好周强的长枪替郭天叙挡住了陈野先,周强大喊道:“大帅快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