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文思豆腐

说得好,众人纷纷喝彩。邹云航又逼问道:“说了半天,文思豆腐还没出场呢?”

丁尹道:“师父,能不能先让我喝口茶,嘴说干了,肚子也有点饿了。”

邹云航一脸黑线,这小子,贵客在这,他怎么老三老四。

吴茗笑吟吟地递上一杯魁龙珠,充满敬意的说:“你刚才说的太好了,我听得都入迷了,还录相下来,也录音了。”

咳,丁尹有些飘飘然,但故作愤然道:“个人**,谁让你乱拍的。”

吴茗瞪大了眼睛,你在怪我么。

不然呢?

不然呢?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萧婕见丁尹这个样子,恨得牙痒痒的,递上一只包点,却对着吴茗说:“茗儿,别把他当回事,不识抬举的东西。”

丁尹当即冷笑道:“吴茗,记住,工作时间,不得嬉皮笑脸;当然,也不能像萧经理那样丧心病狂,心胸狭隘。”

邹云航见几人嘀嘀咕咕,不耐烦的咳了一声。丁尹张口欲说,只见萧婕猛将包子塞进他的口中,低声道:“我现在正丧心病狂,说到做到。包你满意。”zusi.org 狐狸小说网

丁尹没料到萧婕这般操作,差点没被噎住,只得悻悻地瞪着萧婕,突然灵机一动,朗声道:“我刚才品尝了萧经理的手艺,太好吃了。萧经理也不好意思毛遂自荐,托我表达对各位贵宾的敬意,并决定代表第一楼,赠送每位贵宾20只‘萧婕手工版’包子,体现扬州甩手包子的绝活。”丁尹话刚完,大夏先生等人鼓起了掌,又坚决嘱咐费晨蕾补单。

还要在捏制两百多个包子,而且是向各位大咖展示技艺,萧婕不敢怠慢,但心中又惊又恼,望着丁尹得意洋洋的脸,她真想一巴掌扇飞这家伙。

丁尹不在理会萧婕,转过头十分开怀地朗声纵论,扬州人谈起豆腐,是颇眉飞色舞的,因为扬州最有名的两道菜——扒猪头、文思豆腐都与和尚有关,“文思豆腐”清乾隆时期称之为“文师什锦豆腐”。《扬州画舫录》云:“枝上村——天宁门下院也,……今归御花园,僧文思居之……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具法,谓之‘文思豆腐’。”

文思,字熙甫,是扬州天宁寺的和尚,他工于诗文,又精于烹饪,尤善做豆腐羹与甜浆粥,时人效其法而作豆腐羹,在淮扬一带颇为风行,后人干脆名之曰文思豆腐。文思和尚居址在枝上村,即扬州天宁寺西园下院。其南构有一座三间五架之屋,名“弹指阁”,为和尚驻锡之所,亦是风景,幽雅之地。有诗云:

阁回倚寒壁,凭栏延夕曛。野烟晴恋郭,古木冷留云。

诗自高中得,钟宜高处闻。诸天如咫尺,袅袅妙青熏。

扬州八怪之一高翔来这里,曾为之绘“弹指阁图”。俞樾的《茶香室丛钞》中亦说:“文思善为豆腐羹,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深受人们喜爱。上自皇帝,下至民间,皆烹享此味美食。乾隆皇帝南巡时,已成为六司百官所用的“满汉全席”上的菜肴之一。其本为素斋为食,后来据袁枚“素菜荤烧”之法,以鸡汤烧煮,加进火腿、鸡肉脯、香菇、竹笋诸多原料,就成了荤做的文思豆腐,流传于今,成为扬州名菜之一。

现文思豆腐以扬州内酯豆腐为主料,是刀工与火功的交响曲,起码切丝要在5000根丝以上,细如牛毛,可穿针引线。“文思豆腐”的风味特色是:腐丝纤细,轻浮不沉,飘盈透亮,盈口入味,五丝色彩相映,汤汁清、味鲜醇。一勺入口,软、柔、嫩、滑、清、醇、润、爽,未及咀嚼,已化臻液,唯留鲜美在口中缭绕,犹浮云浮生悦闲半日。扬州豆腐素以精致著称,与文思豆腐异曲同工的是,高邮的雪花豆腐以豆腐丁、香菇丁、火腿丁、鸡脯丁、松子丁、瓜仁丁为妙;蓑衣刀法把豆腐切成菊花绽,美名其曰:绣球盅。

那就开始吧!许多人已迫不及待一睹淮扬刀工。

壮硕的苗俊轩缓缓上场,凝神片刻,开始现场进行文思豆腐刀功演示,表演不徐不急,气势平稳,现场则屏声静气,凝神围聚。只听刀砧之声骤如密雨,节奏明了,蕴含着切、颠、斫、笃、捋等多种动作,一气呵成,干练利落。顷刻一块豆腐已滑入青瓷碗中,苗俊轩熊掌微微一抖,水中密密银丝印衬青花,缕缕云雾欲合还分,如江南氤氲呢喃飘出,在水中袅袅如烟动游颤。众人赞叹不已,相机、手机不停抓拍。大夏先生点点头,好刀工,是个好苗子。不过——

苗俊轩一脸紧张的看着大夏。

大夏道:“论刀工,我也未必能达到这个小兄弟的水准。但是三年前,曾听说京师来了个神秘人,其刀工臻入化境,无人能及。”

邹云航动容道:“哦,还有此人。当今天下,据闻当年菽藜春的老爷子刀工了得,能在手掌心切文思豆腐。那此人——”

“我当时在国外进行中华美食推广,并没有了解整个过程。只是零星听说是个年轻人,蒙着脸,挑战菽藜春,也是表演文思豆腐刀工,是蒙着眼睛在气球上切丝,据说,每根

豆腐丝都能穿针引线。”

现场一阵沉默,丁尹忍不住问道:“后来的故事怎样?”

“后来吗?这个事情很蹊跷,仿佛是个冷门事件,不了了之。不久,菽藜春突然离奇关闭,那个年轻人也神秘失踪,杳无音讯。”

“看来是一桩无头公案。”邹云航沉思道。

“邹哥,我有一事请教,你说天下最好吃的菜是什么?”大夏突然问道。

邹云航又瞄向丁尹,丁尹望向萧婕,萧婕望向苗俊轩。胖子挠挠头:“我觉得是三套鸭。”

为什么?

因为三禽合食,极富层次感。又兼火腿、香菇、冬笋点缀,运用传统的炖焖方法,将这集鲜美与滋补于一身的三套鸭用文火慢慢炖到酥烂而形完整。使肥、鲜、酥、软、糯、醇、香融于一菜,其味殊绝,美不能言。汤汁清鲜,多味复合,相得益彰。如此,三禽鲜美之味也就尽溶于清汤之中了。汤之美,七咂无穷,这也正是“三套鸭”备受中外老饕青睐的原因。

本站网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