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计划上

今天说了这么多,要说别的,汪闻逸也许或多或少地有些吹嘘的成分,倒是这个“助学贷款”汪闻逸有着十足十的把握,因为他上辈子就是靠助学贷款上完4年大学的。于是汪闻逸信心十足的准备开口,突然脑子里一闪,把他给噎住了——他很肯定的是3年之后肯定有“助学贷款”,但是他不敢肯定的是这项惠及全中国许许多多贫困学子的善政3年前的今天有没有启动。

其实汪闻逸不知道,国内的助学贷款正式启动是在1999年,2000年上大学的他正是第一批被这项善政惠及的学子。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正式在BJ、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等8个城市启动。2000年2月和8月,国家对该政策进行了两次调整,将贷款范围扩大到全国高校,承办银行扩大到工、农、中、建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对象扩大到研究生和攻读双学位的全日制学生,并将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zusu.org 茄子小说网

汪闻逸眼珠子一转,立马把主意打到了家里的“能人”大姨夫李爱国身上。李爱国是隔壁饶北县一中的老教师,平时最好面子,但是汪闻逸知道这人肚子里其实没什么干货——不然也不至于干了40多年的教职工作,混了一辈子也没在学校混上个一官半职。但是相对于汪家在家的这些人来说,怎么说也是个“吃公家饭的”,也就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和影响力。

正好今天还要给饶北县大姨家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汪闻逸自告奋勇的抄起电话,等电话接通,汪闻逸先给大姨报了平安,就要求请大姨夫来接电话。三两句就聊起“助学贷款“的事

“我是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从报纸上看到的,大姨父不是高中老师吗?助学贷款这样跟教育挂钩的事情,我这样的学生都能了解到,大姨父肯定知道的比我更多更详细,对吧,大姨父?”

汪闻逸耍了个小小的心眼,他太了解他这个大姨夫了,看不起清贫的汪家,又为自己高人一等的教师身份自矜。

别人或许听起来没什么,但是李爱国却听出了这小子话里的陷阱,要说自己不知道,岂不是显得自己还不如个读初中的小孩子知道事?不过说起来,国家新的政策颁行一般都会事先透露那么点一鳞半爪的,也就是俗称的“吹吹风”。李爱国还真听过这么一耳朵,好像是有谁跟自己说起过有这么回事,于是沉吟了一会,带着点含糊的应道

“恩,应该是有这么个事”

汪明辉两口子闻言都有些松了口气的样子,毕竟助学贷款这样的事情从一个16岁的初中毕业生口里说出来和从一个50几岁的高中老教师嘴里说出来分量完全不一样。张凤琴心里最大的石头也落了地,只是还有些发愁高中这三年怎么办,而且,万一闻逸高考没考上呢,要不要补习?尽管儿子表现的很成熟很稳重也很自信,但是她还是下意识的担心,也许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吧?

挂了大姨家的电话,一家人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汪闻逸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也不说话,就把今天卖冰棒赚钱的事情挑一些好听的说给老爸老妈听。张凤琴听着,也知道大概现在这样已经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了。只是看着儿子常年营养不良瘦弱的身体,心里越发心酸和愧疚,儿子才16啊,眼泪不知不觉开始往下流。汪闻逸见状心里也挺不好受的,只好一边帮老妈抹眼泪一边安慰老妈

“现在冰棒真的挺好卖的,我们今天去的晚了等于只卖了半天就赚了20多,明天早点去,肯定还能多卖一点。妈,你也别去菜市场卖菜了,赚不到几个钱不说,还那么辛苦。”

张凤琴摸摸儿子的头,心理不好受,她何尝愿意这么辛苦?只是想到家里的情况,又都咬咬牙坚持下来。

眼看着就快11点了,明天还要早起,张凤琴就招呼儿子去睡觉。汪闻逸也不说话,和爸妈打了个招呼,转身回自己的房间。

汪闻逸想着心事,一时间没有一点睡意。读书上大学,无非就是为一场高考冲刺,汪闻逸知道自己或许只有一次机会。也许有的人有父母可以依靠,自己却和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基本上要完全靠自己,那现在自己就要好好规划和打算了。毕竟高考自己参加过一次,也多少能为自己提供些参考。说起上辈子的高考,汪闻逸忍不住又有些得意。

上辈子自己因为家里的变故,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没办法上学。老爸被打伤住院后,家里本来就没什么钱,为了给老爸看病把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里都借了个遍,最后还把家里唯一值钱的祖传的瓷板画低价处理了才勉强凑够。店也没办法开下去了,女房东不知道找了什么关系,一毛钱都没赔。小叔气不过找她们家去理论,没什么结果不说,还把自己搭进去了,因为故意伤人被判了3年,3年后一出来,小婶张澜就和他离婚了,带着堂弟汪闻贤南下粤东打工,没几年就改嫁了,一个家就这样生生的毁了。等汪闻逸因为交学费的事情老爸被人羞辱而受到刺激重新振作起来,已经是高二了。所以,上辈子的高考汪闻逸严格算起来只是用了高二高三两年。但是,哪怕是比其他人少用了一年时间,汪闻逸还是在平安县200多人中杀出一条血路,以超过本科线20多分的成绩名列全县第九,要知道,这200多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往届复读生,只论应届,更是排名第三。

上辈子汪闻逸一直对自己文理分科时选的文科耿耿于怀,真要论起来汪闻逸真正擅长的是理科。只是上辈子分科的时候毕竟丢了一整年的时间,理科的物理化学又都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再加上汪闻逸知道自家事,家里不可能让他再重读一个高一,于是一咬牙在高二的时候选了文科硬着头皮迎头往上赶。偏偏还就真让他赶出了点名堂,知道他的事情的很多老师都替他惋惜,只叹可惜了一个“水木燕大的好苗子”。而这些,也是汪闻逸现在信誓旦旦跟老爸老妈保证自己半工半读的底气所在。

汪闻逸琢磨着,现在既然早做打算,自然要提前考虑好文理分科的事情,毕竟自己说半工半读不是闹着玩的,高一的时候少操心两门课要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是,要不要弥补上辈子的遗憾,重新来过之后选理科呢?汪闻逸有些怦然心动,只是,仔细想想。汪闻逸又有些遗憾的摇摇头,相对来说,选文科对他更为有利。毕竟他唯一经历过的一次高考就是文科,哪怕那次高考的绝大多数题目他都忘记了,但是高考语文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他是记得很清楚的,只是当时他解题没找到重点,他记得当时是以“选择”切入题目,写了两个小故事来表述选择不同结果自然不同,现在想想,有点离题了,而且写的时候没收好,字数都写超出卷面下面去了,自然没能得高分。不过现在,他却可以早早的偷偷的琢磨一篇好文章,到时候直接抄上去,不但比其他人在作文上有了巨大的优势,还可以多出许多时间用来好好琢磨其他的试题。要知道,高考语文作文可以是60分的大题,占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整整百分之四十。再说,很多高考的题目他不记得没关系,平时学习的时候遇到了就有那么一点可能想起来,哪怕是有一点可能是将来的高考题目,换了任何人都会仔仔细细的把题目吃透。最关键的是,汪闻逸上辈子毕竟已经经历过一次高中的学习,对其他高考场上的对手来说,其他人都是在学习,而汪闻逸是在复习。凡是读书成绩好的人或者是成绩不好的应该都知道,学习和复习完全是两码事。当然,还有些其他的优势,比如心态什么的就不一一列举。哪怕只有这几点,理智的汪闻逸也不会为了情怀去选理科。所以仅仅是那么一小会的犹豫,汪闻逸还是很快“迷途知返”的下定决心选文科。

再一个,汪闻逸听说99和00两届的命题老师都喜欢从海定黄冈两所全国知名重点高中的历次测试题目为蓝本,虽然具体的题目肯定会改,但是改来改去也就是那些题型。上辈子汪闻逸没办法,不代表汪闻逸这辈子还会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海定黄冈也只是一所学校,也不是什么国家机关绝密单位,等以后找找关系还是有机会弄到两所学校内部测试试卷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