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明志

邢承恩和其他人商量到半夜,把事情安排好了,这才和大家吃了宵夜安心睡觉。

第二天一早,顾平连夜审问出结果,因为都是一个地方的人,有人嘴不严,说了领头的人物是个十一岁的娃娃,然后游民头子孔江北就起了别的心思。

游民这个群体天然就是慕强的!

而邢承恩的年纪可不像强者!

赵老大黄袍加身的例子可是在前边竖着呢!

所以,你要是单从权力更迭的方式上说,海盗也好、土匪游民也好,基本都不怎么讲血统,都要靠本事来争取。

很多海盗组织甚至是靠“选举”来决定新任首领的。

而反过来说,由于土匪游民、海盗本身就是在社会体系之外生活,缺乏“贬谪”、“入狱”之类的处罚手段,因此对于土匪来说,只要斗争失败,剩下的结果就只有死。

同时,假如其他人想上位的话,也只有通过杀死原来首领的方式才能达成目标。

在没有见识到邢承恩的手段之前,只是一听年纪幼小就很难让人信服,如果不是邢承恩有官身和王进等一众部曲帮着,怕是当初连岛都上不了。

邢承恩已经不是头一次因为年轻而被人轻看,这个真没办法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观念可不是现代才有的。

自有专人把这些闹事的人和事情说清楚,罪大恶极,直接吊死,挂在广场上警示那些不轨者。

随着这些人被处死,流民们迅速冷静了下来,晚上的夜校课程人人踊跃参加。

王进这边通过门路购入一批少年学生,这些都需要时间,而且为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泉州搞了一个庄子,这样也便于掩人耳目。

南宋海商都这么搞,邢承恩也是加入体系中,这样不冒头,大家都一样。

邢承恩也转变了一下思路,移民来源分散一下,优先一些少年人和老人。

老人能种地就好了,少年人学习两三年,经过学校的洗礼会是自己的拥护者,不管进入军队或者工厂都是自己的核心力量,这样不担心外人来鸠占鹊巢。

而且过个两三年自己的威慑力应该会更强一些吧。

邢承恩原先很反感王进他们的规矩,但是现在又无比感谢,当然也感谢家族和老爹,要不然人家凭什么认可自己,那是三代人养出来的忠心耿耿,有了这核心武力自己才能在琉求开辟基业。

邢承恩对移民也有了要求,最起码是具有主流社会共识的人,希望有秩序维护的人,而不是土匪类人格的人。

思想是最高级的监狱。

在蒙昧无知的年代里,一个名头就能镇压数十上百年,而在后世的现代,其实也同样如此。

你遵纪守法,是因为有警察天天看着你一言一行吗,是因为强大的现代武器吗?更直观的原因是,你的潜意识告诉你,不能违法。

皇帝为什么可以通过嫡长子继承制来维持政权的稳固和家族的安全,这是建立在主流社会的共识之上的。

华夏历史上也出现过皇子几个月大连话都说不了就当皇帝的,天下也不会大乱,这都是主流社会稳定共识的结果,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天下太平时节才能出现。

要是乱世吗?郭老大开了头当了把皇帝,结果赵老大就学了个全,也玩了把黄袍加身,难怪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日本的船队也回来了,除了带来的物资还带了一千多平氏武士,这些人经过隔离期之后加入突击学校,上一个月的加强课之后进入海外军团,有平日清统领。

邢承恩现在手下近卫军有二百多人,海军两个营一千人,陆战营三个一千五百人,海外军团组成两个营一千多人,这样下来自己的战兵有三千七百多人,维护自己目前的地盘完全够用。

时间进入十一月,邢承恩来到这个时空整整一年了。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邢承恩还在祠堂里跪着呢,当时的自己可是弱小的很,哪知道一年后自己在琉求开辟了一片基业。

石头在近卫军里训练中,整个人精神的很,晴雪也是学习管理船厂和各种事物,两人也都历练起来。

王进现在是军队副统领,练兵备战这些事都是他负责,邢承恩对王进的信任是很高的。

跟着自己来的邢国举五人也是各有安排,自己这摊子的铺开全靠他们帮着了。

于是在邢承恩在领这些人离家一周年的日子里专门准备了一桌感谢宴,感谢跟自己来的这些人。

邢承恩在席间给每一个人都敬了酒,感谢这些人对自己的支持,后世年会上经常干,信手拈来。

席间大家也是感慨万千,邢国举就说当时跟邢承恩走的时候以为就是了此残生了,自己当个师爷最多帮邢承恩立足不受其他武官欺负就算对的起家族了。

没成想一年后居然是这般光景,别看少爷年幼,这胸中是有乾坤的人物!

邢国举观察邢承恩其实很久了。

这年轻人有些让他看不透。

邢承恩跪祠堂时,朝不保夕。

可是不到一年时间,就官居从五品,势力小成,如今不少百姓赖他活命,短短月余就赚取不少民心。

且他如此年轻,胆识谋略就已不凡,又能赚钱,用人不拘一格,驭人恩威并施,胸襟气度上佳,又善于笼络人心,借势借力,行事果断,颇见老辣。

这样的人,有成大事的枭雄之姿。

邢国举自信颇能识人。

这侄子他很是欣赏,而且又重情重义,知恩图报,他自是欣喜异常,跟着这位走未必不能有个未来。

其他几人也是纷纷吐露心声,说没想到跟着公子居然是这般光景,比当初做为家族弃子可没想到能过上如今的日子,而这些都是拜公子所赐,他们很是感恩,也想将家人都接过来一起生活。

“诸位都是我的心腹之人,如果想将家人接来的话,咱们自然安排,这是好事!”

邢承恩立马应承下来。

这些人也是安自己的心啊。

气氛到了,王进也问出自己的疑惑:

“公子,您在澎湖驻军是本职工作,进能理解,可在琉求开辟基业安置流民是不看好官家和朝廷吗?”

“你们心中有疑惑也正常,趁着今天大家都在,我也说一说…”

“公子请说,我等正好解惑!”

众人一听,赶紧接话。

“大家也知道我当日家宴上出言不逊,恶了官家,但这真不是我无知戏言,如今我大宋偏安江南一带,族叔,您是读过书的,您觉得我大宋现在和历史上的南朝有何不同?”

“观如今国家策略,我大宋和南朝未有不同,哎呀,我大宋已经视自己为南朝了?如此北地全面放弃了?”

大家闻言也是一愣,细细思索感觉确实如此啊。

主要是南宋北人归北的政策是个人都知道啊,这怎么都没法子洗。

“纵观华夏历史,如今金在北,宋在南,西夏在西北,汉末三国或者南北朝的格局就是如今的形式,我大宋已经无力一统中原了,如果北方出现一个强力人物,我南朝情形不妙啊。”

“北方都是我汉人,怎能无力一统中原了呢?公子此言武断了吧。”

“王进,我知道你有北伐之志,可是看看金国来的流民,金国占了北方六十多年了,两代人过去了,现在的北人都认为自己是金国人,不认为自己是宋人了,这北伐的基础可不是岳武穆时期了。”

“公子,此言差矣,汉人总还是要认可自己汉人的身份吧。”

“这话不错,可是宋廷不给力啊,北人杀大金造反的人后来都是什么下场?逃到南宋来的北人都是怎样的下场?朝廷自己把人送回去,这事干多了丧失公信力了,北人现在不认南宋朝廷了。”

目睹了赵宋无数无下限操作,例如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赵宋认为在辽、金统治下的汉人都不是宋人,都是辽国、金国子民。

赵宋甚至把大量南逃的北方汉人逮捕遣返回赵宋的宗主国金国。

北方汉人也对赵宋绝望,以赵宋为耻。

到了南宋末期,南北汉人已经俨然是两个不同民族,北方汉人为蒙元灭宋,无任何心理压力。

“唉,这事儿干的…”

王进也是说不出话来。

“我大宋现在应该叫南宋了,官家和朝堂上的诸位大人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要不然我一个少年的狂言怎么能引起官家的口谕,是因为我把一些不能言的事说明白了,所以诸位大人和官家对我不喜。”

“公子的见识,让我等汗颜,原来公子是如此惹官家不喜的,不过这倒也能理解,换成是我,心思被一少年人叫破确实是有些难堪,会做出些什么事真不好说。”

邢国举倒是豁达,说的话倒也真诚。

“科举之路已断,武官的处境大家都懂,为长远计,我在海外开辟基业也是为了防止靖康之耻再次出现。”

“大人慎言,这话不好乱说的!”

邢国举老成稳重,这话不好乱接的。

“大家是自己人,这话也就这里说说,出去我是不认的。”

说完,邢承恩拿酒水和菜比划了一下三国的形式。

“华夏自古由北向南统一容易,你等可见过由南向北的统一皇朝吗?”

这下众人皆不说话,互相看看,面色不由发苦,大家叹了口气不在言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