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新媳妇三天回门,顾康俊和黄文婷一大早就上了军区家属院这边,让闺女和女婿也来让爷爷奶奶见见,热闹热闹。

顾家老爷子老太太年纪越来越大,也越发地爱热闹,一大家子聚着,眼睛都要笑成一条缝,看着小辈们生活美满,欢喜得不行。

黄文婷和妯娌钱静芳与吴婶一块儿忙活着午饭,苏茵本也想帮忙,却被众人拦了出去。

顾康俊在外是轧钢厂厂长,在内也有拿得出手的厨艺,不过就三道菜,红烧肉,清蒸鱼和白斩鸡,顾承慧这么形容他爸的——做菜三板斧。

今天是闺女回门,他自然也要露一手,做完三道菜就出了厨房,剩下的便不够看了。

刚走到客厅,便听见小军军正跟三弟的儿媳妇说话。

“舅妈,你肚子里的小娃儿什么时候出来啊?”

苏茵摸了摸日渐大起来的肚子,清浅一笑:“还要几个月呢,估摸得明年一月去了。”

“哇!”军军在地上蹦了蹦,黑灵灵的眼珠子盯着舅妈的肚子看,低语道,“那我到时候要过来看。”

这回,军军是前天跟着爸爸妈妈过来的,从东北一路坐火车到了京市,专程来喝承慧姨姨的喜酒。

吃了喜糖,吃了香喷喷的喜宴,他还要和父母待几天才离开。

这回过来,他惊讶地发现,承安舅舅要当爸爸了,茵茵舅妈肚子圆鼓鼓的,里头有小娃!guqi.org 流星小说网

军军可喜欢当哥哥,不管是堂哥还是表哥,来者不拒,今天就眼巴巴望着,恨不得茵茵舅妈明天就把孩子生出来,他好带着弟弟或者妹妹玩。

顾承安没想到有人比自己这个正牌的爹还急,他放下手里的蒜,单手一把将外甥搂起来,已经十岁的军军,个子又窜了一头,小身板也结实了些。

“嚯,还挺沉了。”

军军扑腾两下双腿,忍不住为自己辩驳:“我吃得不多,我妈说了,我长身体呢,得结实点。”

顾承安举着人在空中抛了几下,听着外甥的欢呼声,肯定他:“那是得高高大大的,别瘦得跟小鸡仔似的。”

苏茵坐在沙发上,手里仍剥着蒜,看着这舅甥玩得疯,忍不住提醒:“你当心点儿,别摔着军军。”

“摔不着。”

顾承安跟外甥玩儿了会儿,将他放下来,看着这孩子真是长高长俊了不少,便问他:“听你妈说你高小考试考得挺好,语文数学都是九十八分。”

军军在去年结束了小学四年级的学习,于当年九月参加了高小考试,考试顺利通过的学生能升上高小再学习一年,一年后才能考试上初中。

高小考试失利,便只能拿着初小文凭毕业。

“那当然,承安舅舅,我学习可厉害的!”军军骄傲地扬起小脸,“比你还厉害。”

他知道的,承安舅舅高考没考上大学,自己可不一样,自己高小考试成绩好!

顾承安嘴角抽了抽:“得了吧,我当年高小考试还是两个

一百分,还不是没考上大学。你这九十八?_[(,还需努力啊…”

军军:“…!”

坏了!自己这时候就不如承安舅舅聪明,那以后岂不是也考不上大学了!

苏茵看着军军被男人打击得小脸沮丧,忙招招手让他过来:“别搭理你承安舅舅,你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的。”

开玩笑,这孩子毕竟是原书中的男主,各种配置自然都是拉满了的。

听到这话,军军又扬起笑脸,他决定听舅妈的!

“茵茵舅妈,那等你的娃儿出来,记得告诉我,我没有电话,你就打给我姥姥。”

“好。”

谢承英正从厨房端菜出来,闻言笑儿子:“你倒是激动啊,又要当表哥了是吧。”

“咱们军军乖,是个当好哥哥的料。”老太太揽着重孙,亲昵地摸了摸他脑袋。

说话间,门口传来动静,客厅里的人纷纷探头看去,那一对新婚燕尔的般配小夫妻正拎着大包小包进门来。

“爷爷奶奶,爸妈,三叔三婶。”顾承慧嘴甜地向长辈们迎过去,手中是这次回娘家的回门礼,一袋白糖一袋红糖和两斤酥心糖两斤橘子糖,魏秉年手里礼的重些,是两罐麦乳精,三斤五花肉,两匹布。

这都是流传已久的习俗,回门礼越重越好,显得新娘子在婆家日子越好。尤其还得花样多些,各类吃的用的都沾一些,说明方方面面都红火,全是好彩头。

“承慧,快来快来,我看看。”老太太冲孙女招招手,将人紧紧揽着,过去的可爱小丫头也长大嫁人咯。

今天一回来,穿着一身紫白格子连衣裙,乌黑油亮的头发披散着的顾承慧,整个人由内而外透着一股娇俏动人。

再看旁边的孙女婿,也是一表人才。穿着深色衬衫,胸口的口袋上别着一支钢笔,模样英挺,又因为鼻梁上架着的金丝边眼镜多了份文化人的气息。

这一动一静,老太太由衷地觉得,真是般配!

魏秉年平日里再沉默寡言,这下见到媳妇儿的家里人也是尽量配合,叫了人,与老丈人和三叔以及爷爷说话,他们问什么自己答什么。

顾承慧偷摸昵了他一眼,见他仿佛在学校参加论文答辩似的,忍不住偷摸笑笑。

“四嫂,你身体怎么样?”顾承慧见到家人,心情更加放松,整个人笑靥如花,挨着苏茵坐在沙发上,怀里还抱着军军。

“还成,就是最近老感觉孩子爱踢我。”苏茵说着说着,就摸了摸肚子。

顾承慧小心翼翼也伸手贴了贴,只觉得奇妙,她也想看着可爱的宝宝出生。

“茵茵,你是明儿去产检对吧?”钱静芳端着黄豆烧猪蹄从厨房出来,闻言确认一句,“我陪你去吧。”

顾承安拍拍手,抢先接话:“妈,我明天有空,我去就是。”

“成,那你多听医生说的话,都记着。”

“您放心就是。”

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挤得满满当当,今天的主

角是顾承慧和魏秉年这对小夫妻,大家自然不会放过他们,纷纷打趣起来。

谢承英虽然人在东北,可回来也听说了表妹追求魏秉年的壮举,她简直想拍手叫好,真是好样的。

人就该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人或者事物。

“魏同志,当初承慧是不是借口要高考找你补课,才把你拿下了啊?”

小辈开口,长辈们平时再端庄严肃,这会儿也竖起了耳朵,钱静芳笑得嘴都合不拢。

“承慧真是机灵,这法子多好啊!”

顾承慧笑盈盈看着大家,却有些害羞,忍不住反驳:“哪有,我真是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的。”

苏茵吃着顾承安给夹到碗里,替她分出来的猪蹄肉,肥颤颤的猪蹄肉软糯喷香,入口糍糯,满满的胶原蛋白。

她也道:“你这算盘打得可好了,既考上了大学,又找着了对象,一举两得。”

桌上欢声笑语不断,魏秉年却是淡淡开口,唇角勾勒出笑意:“其实当初是我想给她补课的。”

吴婶跟着起哄:“哎呀,那小魏是不是早就对承慧有意思了啊?”

“是。”魏秉年大方承认,回答地脆生。

顾承慧惊讶地扭头看着丈夫,似乎想从他沉稳的表情中找到一点开玩笑的迹象,可他过于认真,没有半分玩笑话的意思。

回家的路上,她心里惦记着那事儿,忍不住开口问他:“你前面说的话是真的假的啊?”

魏秉年一下就听懂了爱人问的什么,大大方方地,丝毫没有遮掩:“当然是真的。”

“什么?你…你的意思是,你早就喜欢我了?”顾承慧水洗过般水盈盈的凤眼看着他,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眼底满是期待。

魏秉年俊美的脸上浮起一丝笑容:“嗯,我喜欢你,比你以为的要早,早很多。”

像是有头小鹿在心口乱撞,顾承慧睫毛轻颤,笑得温软。

喜事过后,生活总归是要归于平淡。

苏茵在顾承安的陪同下照例去医院妇产科检查。

其实,这年头怀孕生孩子,大部分人并不会考虑去医院折腾。

条件好的基本就吃个鸡蛋养着,条件差的连点营养品都没有,还不是那么过来了。

更别提去医院产检,或者是生孩子。

等日子一到,孕妇肚子发动了,在家叫来接生婆便能直接生了。

苏茵和顾承安到底思想年轻些,凡事还是求个稳妥,加上钱静芳也是经历过这种难事儿的,也让儿媳妇多注意,按时检查。

“你歇着,我去挂号。”

顾承安已经轻车熟路,陪着苏茵来过两次便什么流程都懂了,便让媳妇儿坐在妇产科外的走廊长椅上,自己先去跑腿。

苏茵看着人来人往的孕妇,要么没有显怀,要么肚子圆滚滚的。自打怀孕以来,她似乎多了一个肉眼能分辨别人怀孕几个月的功能,还挺有意思。

常规的检

查还算迅速,顾承安去拿了报告回来,医生照例提醒一些注意事项,其他倒没有什么问题。

顾承安算了算,再来医院检查个两次,应该就要到孩子出生了,男人心中生出些滚烫热意,无比期待孩子的降生。

从妇产科出来,苏茵走到半道突然想去趟厕所,顾承安在走廊等着她。

一路上碰到好些个孕妇,也有没怀孕来医院做检查的。苏茵洗了手出来,突然在拐角处见到个熟面孔。

辛梦琪正快步往妇产科医生的办公室去,苏茵看了她一眼,又想起她和闻军结婚多年,应该是怀孕了吧,也不稀奇。

“医生,怎么样吧啊?”

会诊室门一关,辛梦琪便焦急地问起上午自己和丈夫来做的检查。

结婚好几年,两人没有任何避孕措施却一直没怀上孩子,辛梦琪备受煎熬,不管是辛家的人还是闻家的人都在怪她,天天催着她调理身体。

她好说歹说,劝了闻军半个月,终于在今天将他忽悠来了医院,美其名曰检查调理身体,闻军最近正忙着生意,顾承安的收音机厂生意越来越红火仿佛要了他的命,辛梦琪只觉得这人越来越阴沉、焦躁。

早上做完检查他就匆匆走了,似乎丝毫不关心要不要孩子的事儿。

医生将两份报告递过去,有些遗憾地道安慰她几句。

辛梦琪翻开报告,看见两份报告上写着迥然不同的结果。

一份是一切正常,一份是…

辛梦琪手攥紧了报告,心里直犯嘀咕,原来这么多年没怀孕,真是有原因的。

——

苏茵就请了半天假去产检,其实也没耽误什么功夫,她最近还正好准备在做一期医院治病的报道,也算是去实地取材了。

“茵茵,产检怎么样?”杨友卉的肚子已经很大了,九个月左右,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

照她的说法,生第一胎的时候,她上午还在写稿,下午就生了,真真儿是奋斗到最后一刻。

“挺好的,一切正常。”苏茵整理好文稿,又听组长分配起任务。

“还有一个月到中秋,需要提前预热,从中秋特供商品到月饼供应,就…小苏和贺刚跟吧。”

跟这种新闻不会太累了,还能享嘴福,何国强显然是照顾了苏茵的。

贺刚一脸兴奋:“知道了,组长。到时候我们去食品厂采访,他们送我们试吃月饼,我们给大家拎点儿回来啊。”

周瑾眉弯眼笑:“那感情好啊,就怕你们是吃得高兴了,忘了我们。”

“那不能够。”

苏茵还没去过食品厂跟这种新闻,一时有些好奇,可见贺刚一脸喜色,也知道是好差事。

半个月后,二人一块儿前往京市第一食品厂,对负责部分京市月饼供应的车间主任进行了采访。

食品厂对京市日报的记者自然客气,宣传科主任好茶泡上,对着两位记者说着今年的月饼产量问题,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可谓是

一颗红心赤诚。

“杨主任,我们参观下车间可以吗?”

“当然可以。来,我们今年的月饼配方还改良了,不过你们不要提前漏出去,得中秋节前几天宣传起来。”

苏茵笑笑,想起有一年中秋节,自己就是听说了五仁月饼要加大产量,馋得不行。没想到,今年还能提前来看看。

生产车间里正紧锣密鼓地生产着月饼,杨主任找来负责今年月饼生产任务的车间主任邓主任给两位记者讲解。

“今年我们厂接到市里的订单任务,要陆续为全市生产十万五千枚月饼,今年口味主要是自来红两万枚,自来白一万五千枚,提浆月饼三万枚,最后就是这几年大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五仁月饼,生产四万枚。”

苏茵是第一次见到食品厂的生产机器,有些好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看着月饼从揉面到烤成型出锅,颇为新鲜,便拿着照相机拍了几张作为素材。

相信临近中秋,群众们看到报纸上一盘盘刚出锅的热乎的月饼,没有人不会心动。

“两位同志,你们尝尝看今年的月饼,我们和第二食品厂做了讨论,今年在配方上做了改良。”

这就是来采访食品厂的好处了!

苏茵看着面前几个颜色形状各异的月饼,正幽幽地散发着香气,瞬间被勾出馋虫。

虽说是每年都吃着的月饼口味,可今年的月饼,苏茵一尝还真的尝出了些区别。

不同于以往过于的浓郁的香甜,甜后有些微发腻发闷,今年的几种口味少了些腻劲儿,更爽口。

“这月饼真好吃,香甜可口,我都盼着赶快去供销社买了。”

“今年的改良配方味道确实不错。”食品厂宣传科主任发言时很有水平,“现在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不再一味追求甜到腻得慌,我们也要在口味上改变,把那股死甜的味道消了。”

采访结束,果然如贺刚所说,食品厂大方地送了两人一人一油纸袋子的月饼,每个口味各有三个,一共十二个月饼。

两人分别匀出四个月饼,准备了八个给同事们,剩下的便自己带回家去。

苏建强自打闺女一进院里就闻到股香味,带着糖的香甜和油的厚重。

直到看见闺女从油纸袋子里拿出个月饼给他看,他惊讶:“这不还没到中秋嘛,怎么都有月饼了?”

“今儿我们去食品厂采访,人家送的,香得很,爸,你尝尝,今年的配方还有改良,味道更好了。”

还剩下八个月饼,苏茵准备自家留四个,剩下四个送军区家属院去,给长辈们尝尝。

饭后,父女俩一人一半月饼,就着朦胧月色尝了尝,不是中秋胜似中秋。

顾承安今儿没回来吃饭,等到家后便被媳妇儿喂了一口月饼。

这个时间能吃到食品厂的月饼?他嘴里嚼出满嘴香甜,却也疑惑:“哪儿来的月饼?”

不到中秋前几天,怎么会有月饼卖。这种节日特供食品都是市里统一分配的

“去食品厂采访,人家送的。”

“哟,你这工作还真挺不错啊,能有吃的。”

“是吧?这是组长照顾我。”

顾承安吃了一个月饼,又喝了一碗汤,吃了两个馒头,这才消了加班的疲倦。

夜里,苏茵想要冲个澡,顾承安忙前忙后给她准备,毕竟挺着五个多月的肚子还是得小心些。

“好了,你快出去吧。”

“你自己行不行?不然我帮你…”

“行!”苏茵嗔他,“我自己可以洗,你快出去。”

就是再亲密的爱人,她也不好意思让他看着自己洗澡。

哗啦啦的水声响起,顾承安就守在四合院里单独搭的浴室外头,随时候命,不住叮嘱她小心点儿。

“顾承安同志,你太啰嗦了。”苏茵的声音透过层层水汽飘过门板缝隙钻进顾承安耳朵里。

男人的闷笑声又往浴室里传,朦胧雾气中,苏茵正小心翼翼擦洗着身体,决心不再搭理这个啰嗦的男人。

可没一会儿…

一阵悠扬的音乐声絮絮传了进来,不像是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苏茵擦洗身体的动作一顿,从没有歌词的乐曲声中听出来那首熟悉的,自己最喜爱的曲调。

她收拾好自己,穿着棉质长睡衣睡裤,将洗发香波、香皂、毛巾都放进搪瓷盆中开了门。

门外,男人拿着个口琴,吹响了《甜蜜蜜》。

披着湿漉漉头发出来的苏茵,似乎仍旧萦绕在蒙蒙雾气中,唯有清水出芙蓉可以形容。

顾承安口中动作未停,见媳妇儿望向自己的眼神里充满惊喜,更加游刃有余。

皓月当空,银盘皎洁无暇,洒下阵阵银辉,地上的人儿含情脉脉吹着口琴,分明在诉说着,你笑得甜蜜蜜~

苏茵就这么听了一会儿,眼里仿佛嵌着星星,亮晶晶的,当真笑得甜蜜蜜。

“你什么时候会吹口琴了?”

“这个不难,有人带货来,我看到有这个玩意儿就试了试。怎么样?喜欢吗?就准备送给你玩儿的。”

“嗯,喜欢!”口琴吹出来的曲子虽说没有歌词,可别有一番魅力,听得人入迷。

“好了,快进屋去,别冷着。”顾承安收起口琴,担心媳妇儿着凉。

等她坐在椅子上,如瀑布般的黑丝泄下,滴滴水珠滚落,顾承安拿着干毛巾给她擦头发。

男人手劲大,没一会儿便把头发擦得半干,他垂眼看一眼媳妇儿,人正拿着口琴宝贝似的地翻来覆去地看。

苏茵还没玩过任何乐器,就这么个口琴小小的,似乎是最简单的乐器了,将口琴放到嘴边,轻轻吹动,渐渐也摸索出乐趣。

凭着记忆里的曲调,她试图吹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脸上满是欢喜和兴奋。

顾承安听出来苏茵吹的什么歌,自己是再熟悉不过,仿佛只听到曲子已经能想起歌词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

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一曲结束,苏茵激动地仰着头看向男人:“怎么样?”

顾承安噙着笑,点点头:“嗯,很好,知道你爱我很深了。”

苏茵眼珠子一鼓,昵他一眼,嘟囔道:“啧,不害臊~”

——

趁着星期日休息,苏茵拿上四个月饼,上军区家属院给长辈们送去。

老太太就好这口甜,吃得月饼屑洒落下来,老爷子佝偻着背脊,颤抖着苍老的手慢悠悠将老伴身上的碎屑捻开:“慢点儿吃,喝点水不?”

“不喝,这味道真好。还是咱们食品厂的月饼好吃,比外头那些糕点都香!”

顾康成和钱静芳也吃了半个月饼,夸起苏茵的工作,是个有本事的,福利还这么好。

转头,他又问起儿子的事业。

要说他一开始不赞成儿子去经商,现在不赞成也去了,就盼着他稳重些,哪成想,这人动作是真大。

报纸广告都打了好几回,他都看见了。

“你自己注意点,年轻人做事有冲劲是对的,但是不要太急躁。”

顾承安应下父亲的话,可听没听进去就不得而知了。

顾康成在心里叹口气,儿子这个性子与自己完全不像,自己主张稳扎稳打,凡事偏保守,偏偏儿子喜好大刀阔斧,真是像极了他爷爷。

来了家属院,二人在家里待了会儿,便上何家串门去看看干儿子。

小宝看到干爸干妈来了,咿咿呀呀地叫着,可爱得不行。

贺春梅正在织毛衣,看着苏茵抱着小宝晃着,让她多练练,毕竟她也快了。

“对了,松玲呢?”

苏茵左右没见到何松玲。

何松玲毕业后现在在京市红旗一小当老师,教语文,今天按理说也是休息放假的。

“在屋里写信呢,她那笔友又来信了。”

“她还在和笔友联系啊?”苏茵有些吃惊,这还真是处成朋友了。

听闻顾承安两口子过来了,吴达也匆匆赶来,他刚去粤市出差了半个多月,帮顾承安跑零件订单,收音机的改进,零件至关重要。

昨天晚上才到家,今天又是星期天,便没去工厂。

几人聊了会儿工作,吴达顺利完成任务,带了一批零件样品回来。

“安哥,粤市那边的零件厂商说,只要我们订单量大,可以多给折扣。”

顾承安手捻了捻零件,倒不着急折扣:“先试试货好不好。”

“成。”

工作聊完,顾承安问起胡立彬,他刚经过胡家门口,冲胡母打了招呼,听说胡立彬出去了。

何松平一副了然模样:“他和李念君出门去了,胡立彬嘚瑟,说是约会。”

说起这个,吴达一拍大腿,脸上表情更是复杂:“我跟你们说啊,这事儿闹的!我那天在承慧的喜宴上不是随口说了一句让两单着的胡立彬和李念君凑一对算了。结果他们居然真好上了!!!”

吴达陷入自我怀疑,自己真有这么厉害吗?随口一句就能点出鸳鸯谱?

现在不做生意,去当媒婆是不是能发家致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