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指南针开造,蒙古降伏

“小海子,你可知此物所指方向是何方?”

李佑堂赶紧叫着海公公,听着皇帝的话,海公公忙让人送上司南。

结果发现,不论如何样的移动,指南针所指方向,依然还是南方。

并且反应的速度,比起司南来要迅捷许多!

司南还需要专门的托架,特定的摆放,而指南针拿在手中就行了。

“好,太好了,唐稷,你又立下大功了。”

李佑堂接连点头,有了此物,还愁大海迷路?

“敢问唐稷,此物是由何材料制成?”

工部徐青云在李牧之的眼神暗示之下,上前一步,问着唐稷。

“和司南相同,当然是要用上磁料。”

唐稷倒也没有隐瞒,这东西装备之后,一般的工匠检查一下,也就能够知晓制造的原材料为何物。

“启禀陛下,唐稷吹牛!”

李牧之闻言,马上开口。

唐稷皱眉,这“吹牛”二字,还是由自己传开,现在这些家伙,居然也都用这词来针对自己了?

“哦?何解?”

李佑堂话语声淡然,明明已经是事态好转,却又有人跳出来。

这些事情,让李佑堂十分不满。

“制造司南之所以慢,皆因这磁料难得,开采极慢,提炼不易。”

“现如今这所谓的指南针也是用的相同材料,虽然看上去变小变简易,但原材料之事不解决,如何能够快速制造?”

李牧之再次拱手,言之凿凿,一脸坚定。

“唐稷,此事你可有应对之策?”

李佑堂望向唐稷,既然唐稷开了口,当然应该有着后手,要解决原材料之事,也还是非唐稷莫属了。

“陛下,大周磁矿极少,产出也极低,这也是为何我工部无法制造更多司南的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工部徐青云也赶紧上前一步,也再补了一记,对唐稷又追加一记重锤。

“唐稷谎言灼灼,期盼陛下,实为害军误国,请陛下治罪!”

“请陛下治唐稷之罪,以正清朗之风!”

“唐稷此举,实在令人怀疑西域诸之事的实情如何啊!”

随着工部徐青云开口,其他众人也都同样是纷纷开口,落井下石之举不断。

“唉,还来!”

唐稷轻轻摇头,李佑堂再次皱眉。

“西域诸王都派有使臣入京,且有降书国书,还能是假?”

李厚照此时站到了唐稷的身后,一句话间,刚才兴奋的臣子,也都下意识地闭上嘴,低下头。

“唐稷,赶紧给朕解决此事,倭寇一日不除,朕一日难安,你非要让朕夜夜失眠?”

李佑堂拧紧眉头,再次大手一挥,高声命令。

“父皇别急,唐稷早有应对之策。”

李厚照轻轻地捅了捅唐稷,示意他说话。

“陛下,太子与臣早有考虑,此事由太子说吧。”

唐稷笑望着李佑堂,此等事情,该显眼的时候能显眼,该收时候就收。

李佑堂这位帝王,也逃脱不掉狗屁的帝王之术。

权衡,这是帝王之术亘古不变的行事方式。

自己嘛就是那个磨刀石,李厚照是刀,群臣也是刀。

当然,李佑堂也是清楚,有的臣子不仅是刀,更是钝刀,更有可能是腐刀,是烂刀。

但他就不会亲手去毁掉,反而让自己去受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太子,你且说说。”

李佑堂望向李厚照,眼里边多了几分的亲切。

“回父皇,儿臣与唐稷在西域之行时,发现了一座磁矿,并且产出极好。”

“而这指南针也就是唐稷采其磁料制成,要大规模生产,十分容易。”

“父皇,唐稷功在大周,功在社稷,功在千秋啊!”

李厚照说到这里,也不再多言。

只是将自己的目光朝着其他的臣子看了看,一切都在不言中。

众臣低头,李牧之则咬了咬牙。

“好,很好,唐稷,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制造水师所需要指南针。”

“并且此举过程当中,但凡有所需,不论涉及到谁,必须全力配合。”

“如若有不服或是不配合者,你的先斩后奏之权!”

“小海子,回头将圣旨与尚方宝剑送到唐稷手中!”

李佑堂朗声而语,大手一挥,海公公赶紧躬声回应,李牧之等人咬牙切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周朝堂,皇帝李佑堂正召集众臣进行着朝会。

海公公今天的声音很响亮,最近的国事都极其顺利。

“大捷,北疆大捷!”

也就在海公公的话语声之后,殿外传来高呼。

“小海子,快,快扶朕起来!”

皇帝李佑堂闻声一脸欣喜,站了起来。

“报,启禀陛下,北疆大捷!”

“蒙古骑兵粮草不足,饥饿失去战斗力,蒙古已递上降书,愿意称臣,自此,北疆将无战事!”

随着报喜之声,李佑堂站直了腰身。

“好,好,太好了!”

“自此之后,朕可放心了!”

李佑堂大喜,话语声中,接连拍打着龙案。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北疆平息,陛下功贯千秋!”

文武百官纷纷跪倒,高声对皇帝李佑堂贺喜。

“现如今大周国事通顺,政令人和,真是好光景啊,朕心甚慰!”

李佑堂大赞,一时之间都舍不得落座了。

“父皇天威浩荡,声震四海,区区蒙古,当然望风而降,此举实乃父皇之威所致啊!”

二皇子李厚梁往外站出,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口中连声嚷嚷。

只是在李厚梁说话之间,一双眼睛不断转动着。

双眼深处,分明有着一种深深恨意。

原本借刀杀人,结果现如今连刀也都被震断。

而想要杀之人,则还能够立于朝堂之上。

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因为唐稷的原因,让李厚梁得到更加多的奖赏,声望高涨。

这样的事情对于李厚梁来说,那更加是心愤无比,恨不得能够将唐稷彻底解决而后快。

“厚梁,朕正想着你之事呢。”

李佑堂看到了自己的二儿子,微微一笑,又轻轻地点了点头。

“厚梁,来年开春之后,你也可以就藩了,这个冬日,好好准备一下,别误了就藩大事。”

皇帝李佑堂望着自己的儿子,淡淡然开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