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五卷 第六章

再说梁中国听见连日本人布直源沼也承认自己的父亲胜利,于是在梁亮峰的耳边道:“爹,你赢了,这局你胜了南川原重

梁亮峰叹道:“太好了,我梁亮峰今天可以死,但是绝对不能输给日本人,我梁亮峰绝对对得起国家了,不愧于一个中国人。”

程长英哭泣道:“孩子他爹,你别说话,我赶紧给你找医生吧,你撑着点,你一定没事的。”

梁亮峰苦笑道:“我这一刀中了要害是肯定没药救了。”言毕,梁亮峰说了让梁中国听不懂的话,道:“孩子他娘,他知道你心意已决我拦不住你,也罢,那就随你的便吧。”

程长英露出苦涩的笑容,道:“你到底是我的丈夫,我在想什么你都知道,你不拦我就好。”

梁中国糊涂道:“爹,娘,你们在说什么呀?”

梁亮峰并没有回答自己儿子的话,道:“中儿,我问你,你这招怒心斩是你自己悟出来的吗?”

梁中国点头道:“是呀,我一个月前见你和吉科赤所斗,双方都使出自己的必杀技,我发现其实我们梁家刀法最后一式其实是从梁家刀法前三十六式最后一式的气吞河山演变而来。”

梁亮峰欣慰道:“中儿,好样的,爹自负也是资质聪明之人但是当年爹练这招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些,你居然能想到这些,你的悟性在爹之上,来日的成就不然必然不可估量。”

梁中国哭道:“爹,我不需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我只要你平安无事就行。”

梁亮峰安慰道:“中儿,你不要太难过,人都是要死的,爹不在你的身边只是早晚的事情你要看开,爹现在唯一的就是担心你的感情事,中儿,你确定的告诉爹,你是不是真的心意已定?”

梁中国坚定的点了点头,道:“爹,中儿绝非信口雌黄,我是很认真的,此生绝对不改。”

梁亮峰长叹道:“罢了,我现在也没有力气管你了,你好自为之,但是你要牢牢的记住一件事情,爹之所以给你取名叫中国就是要你今生今世都记住你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千万不可因爱情做投敌叛国的事情。”

梁中国正色道:“爹,你放心,孩子自有方寸。”

梁亮峰仰天悠然道:“今日我梁亮峰和南川原重决斗就料到会有此结果,现在我梁亮峰不负重望是死而无憾,中儿,徒弟们,你们唱那首《抗敌歌》跟我听听。”

《抗敌歌》是我国第一首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固主义大规模武装无理侵略我国东北三省,造成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两个月后,任职于上海国立音专的作曲家黄自创作了这首歌,并带领国立音专爱国学生高唱这首歌,为东北义勇军募捐,这首合唱曲铿锵雄壮,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可遏止的民族义愤和奋起反抗的坚强意志,同年十一月九日,《抗敌歌》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并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

梁中国含泪道:“好,爹,我唱给你听。”

言尽,梁中国开了个头,高声唱了起来,然后秦海夺和一干振身武馆的弟子也加了进去,接着黄香素和黄凯父女也进来,还有二十九军中人和王冷斋,然后演变成了在场的全中国人一起放声高歌,最后歌声传到了振身武馆的门外,门外的人也情不自禁的唱了起来,其众人的声音雄浑无比,激荡传入蓝天白云之中,响彻全场与在振身武馆内尴尬的日本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歌词如下:“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拼将头颅为国抛!我们四万万同胞!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永久抗敌将仇报!家可破,国需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杀敌誓不饶,努力杀敌誓不饶!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文化疆土被焚焦,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血正沸,气正豪,仇不报,恨不消!群策群力团结牢,拼将头颅为国抛,拼将头颅为国抛!”

当所有人的人唱完《抗敌歌》的最后一句“拼将头颅为国抛”后,梁亮峰长叹道:“如今小鬼子入侵我们中国,可惜蒋介石处处对日本人退让,我们中国有志之士是空有大刀不能杀敌,以至于我的手上未沾染一个小鬼子的鲜血实为我的憾事,我更恨我看不到了我们中国人一定会把日本人赶出我们中国的土地的情景,。”说毕,梁亮峰用尽平生的最后一口气力念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当梁亮峰念完这首词后,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口力气也用完,他无力的把头一歪,鼻子内再也呼吸不进任何的空气,倒在了自己儿子梁中国的怀里。

“爹”,梁中国见状嘶声喊叫道,其他的梁亮峰的弟子也大声的叫起了师父,他们的眼睛里面尽是蓄满了泪水,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实在是让他们不能不哭了,哭的还有很多很多人了,唯独程长英没有哭,她的脸上是一脸的平静,古井不波好像是千石也击不起一层浪似的。

当然没有哭的还有日本人,除了南川原重和南川盛樱父女两以外,他们都很高兴,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

井田造对布直源沼道:“布直司令官,我们不适合待这里,我们走吧。”

布直源沼笑道:“不,井田君,这种事情我们是百年难得一见,走了岂不是很可惜,我们在待会。”

滋赖佐丰道:“各位,你们可知道刚才梁亮峰念的那首绝命词是谁写的吗?”

井田造道:“这是宋朝诗人辛弃疾所写,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滋赖佐丰微笑道:“井田君,你知道这些并不稀奇,你能说说这首诗的背景吗,能说出来你才算厉害。”

井田造自信满满道:“滋赖司令官,这首词约作于一一八八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弃疾和陈亮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一一八八年,辛弃疾、陈亮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这首词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在词人的笔下,看似信手拈来的点兵场面,火热的战斗却自然喷涌而出。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下片以两个特写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吉科赤道:“梁亮峰死前念首词很明显是把南京政府比喻成偏安一地的宋朝,把我们日本人比喻成金人,把自己比喻成辛弃疾,抒发了心中的郁闷之气。想我们日本处处对支那政府发难是早在了清朝,从以前的清朝到现在的民国都是一样的,不管是们日本人怎么挑衅他们支那,支那人只会退让,同样他们支那人从古至今对付自己人都是不惜一切代价积极镇压内贼,清朝镇压天平天国、义和团,国共十年对峙,可见中国人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宁可对外人退一万步,也不向自己人退一步,实在是低贱至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