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历史

要想攻略一个人,最先应该做的便是了解他!

而要想攻略大司马,那么首先要做的便是了解他,然后再理解他,最后再拿下他!

而了解一个人最好的途径,是看他在做什么,他想要做什么……

踏马的,这个狗老贼现在想请辞!

不对,他为什么想请辞?为什么偏偏在这时候请辞?他应该知道,现在我不会也不可能放他离开的……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

表达对选妃的不满?不对,如果只是不满,不会递上请辞的折子,而是只会是假装请辞一番便可……

他真的想要请辞?也不对,就这种能混迹朝堂几十年的人,不可能看不清局势,谁都不可能放任他离去……

而且他为什么不是在朝会的时候请辞,而是下了朝会,单独来御书房请辞……

既然不明白,那么就假设,感谢上辈子学过的数学,让我有应对的方法……靠科学的方法当皇帝可还行?

假设他在朝会之时请辞,那么会造成的影响是:朝局动荡,大臣们人人自危,不思国事。举国上下都会觉得永朝将倾,连文臣之首都在请辞找退路,那他们岂不是更要找好退路?结果:加速永朝倾覆。他没这么做,就是不想永朝快速倾覆。

不想永朝快速倾覆,可以理解为他没做好永朝倾覆的准备,也可以理解为,他对永朝任然抱有希望,还可以理解为,他已经被牢牢地黏在了永朝这艘船上,跑不掉了……

不过即使是在御书房中请辞,这也会传的人尽皆知吧,皇宫中哪儿有保密的地方?那有什么区别么?

不!不对……人尽皆知……好你个老狐狸,原来如此!不过既然黏了永朝这艘船上,还是燃尽最后的骨血吧!

“来人!”杨伟的眼中闪烁过明灭不定的眼神。

“遮~”青衣太监第一时间便跪伏在御书房之中。

“去吧司马所著之书,都给朕取来!”

“遮~”

太监有三好,听话、办事、不问因。跟上辈子我当社畜的时候一模一样啊……啊呸……我怎么老是把上辈子的自己和太监相比……

不一会儿,太监们便捧来了十多本书。

《论语浅析》不是!

《尚书浅析》滚!

《中庸共论》一边去……挑挑拣拣,杨伟从十多本书中拿出了三本摆在桌上。

其他的都是对经典文章的解读,唯有这三本书是老家伙自己写的。这种饱含心血之作,才会吐露出自己的理想,就让我看看你这老家伙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第一本《五字鉴》。

三皇纪

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形如卵白,地形如卵黄。

无行生万物,六合运三光。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

无为而自化,岁起摄提纲。人皇九兄弟,寿命最延长。

各万八千岁,一人兴一邦。分长九州地,发育无边疆。

有巢氏以出,食果始为粮。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

燧人氏以出,世事相迷茫。钻木始取火,衣食无所妨。

结绳记其事,年代难考详……

这是蒙学,而且还是夹杂着神话传说的历史,杨伟迫不及待的翻到了最后一页,只见上面记载的赫然便是永朝……

这之前的则是下唐纪……

三皇纪、五帝纪、陶唐纪、有虞氏纪、夏后纪、商纪、周纪、春秋纪、战国纪、秦纪、西汉纪、东汉纪、三国纪、西晋纪、东晋纪、南朝宋纪、南朝齐纪、南朝梁纪、南朝陈纪、隋纪、唐纪、下唐纪、永纪。这就是五字鉴上二十三朝!

永朝取代了唐之后的……唐朝之后是什么来着,宋朝么,不,前面好像还有朝代……玛德,历史没学好,穿越没得搞!

那究竟是历史的偏移,还是……会不会永朝的开国皇帝也是穿越者,才会造成历史偏移……不对,王莽那货都被刘秀这个位面之子用陨石砸死了……不还有种可能,是我处的那个时代,才是历史偏移的时代……这世界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问题来了,我要是大规模的更改历史,会不会步上王莽的后尘?被这世界的位面之子用飓风、用陨石或者是海浪给拍死。不,或许是更简单的喝口水呛死?掉茅坑……啊呸!我这辈子都不会去茅房!

处在这要死的时代,哪儿还管的了那么多!被位面之子打了是死,永朝破灭了,不还是死?我哪儿有选择的余地……

翻开第二本《训诫二十四条》。这是家训和劝诫的书……

翻开第三本《太平要略》。这居然不是讲权谋的书,而是写的治国之书……

第一本《五字鉴》——蒙学!

第二本《训诫二十四条》——家训、劝诫!

第三本《太平要略》——治国!

这老家伙,好好的司马不当,权谋之术不想。却是从骨子里透出了儒生的思想啊,修身、齐家、治国……这之后呢?

原来如此,老家伙,你的野心可真大啊!可是既有野心,又瞻前顾后,还想保全己身……你想要的未免也太多了点儿吧!

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一个追逐梦想的机会,你又敢不敢赌上一切呢?

将所有的筹码,都放上命运的赌桌,去与这天地一搏——究竟是能赢到梦想的洒脱,还是沉沦于命运的蹉跎。

赌上我们所有人的性命,就此一搏!

当杨伟看完三本书之后,天色早已暗了下去,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时分。

“来人,备驾,司马府!”杨伟坐在龙椅上,脸色在烛光中显得明灭不定,眼中却是蕴含着被逼到极致的疯狂。

“遮!”青衣太监立即跪伏于地,不过这次他却是没有立马退下,而是唯唯诺诺的说道:“只是陛下,现在城中已经禁宵,皇城之门也已经关闭……”

“朕要出去也不行?”杨伟俯视着跪伏于地的太监。

“当然不是!”青衣太监的冷汗瞬间就打湿了后背:“只是恐夜中出行,若有乱臣贼子前来,则会把陛下至于危险之境!”

“哈哈哈……”杨伟大笑着:“在这皇城之中,朕都要害怕乱臣贼子的袭击。那永朝的其余之地,是不是早就千疮百孔,乱臣贼子们想取谁的性命就取谁的性命?这究竟是朕的永朝,还是乱臣贼子的永朝?”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青衣太监跪伏于地,连连磕头:“永朝当然是陛下的永朝!”

“哈哈哈哈……”杨伟绕过书桌,走到青衣太监的面前:“起来说话!”

青衣太监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可以看的出来,他很紧张。

“你叫什么名字?”

“都叫我……小团子……”青衣太监浑身抖动,声音结巴。

“你要记住,这天下是永朝的天下!你是永朝的臣子!”杨伟伸手搭住他的肩膀,双眼平视着他:“若有一天,当你遇上了乱贼,你可以告诉他,你是朕的臣子!”

“若他们敢划你一刀,朕便划他们十刀!若他们敢动你一指,朕便切他们十指!若他们伤了你性命,朕便诛他们一族!这是朕对忠臣的承诺!”

“奴才谢过皇上!”青衣太监立马又跪伏于地,双眼含着泪的磕了一个响头:“奴才对永朝、对皇上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是不知是真心还是演戏,毕竟处于权谋中心的皇宫之中,谁又不会带上一两副面具,演上一两把戏呢?

“去吧!”

“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