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青衫红梅问卿意 夜探柳府说分明(上)

冬日的第一片雪花飘落时,梅林中绽开了第一朵殷红的梅花。

柳默来时尚早,雪尚未停,天地间洋洋洒洒,雪白如羽。

清漪还未开门,他便在梅林中自在闲走,踏着薄薄的积雪,在疏枝丛中忽然瞥见一点微红,近看时,那小小一朵红梅方才略略绽开,不禁欣喜非常。

清漪开门来,见他远远在那梅林之中,便也来至梅林。

柳默闻得踩踏积雪之声,已知她来,回身望着她,待她走近,牵过她的手,拉她站在自己身旁,将那红梅绽开处指与她同看。

清漪见了,亦自是欢喜。

“不枉你精心照护,今冬便开了。”柳默道。

“不想今日得见,与这初雪同至,更是难得。”清漪点点头,又对柳默道:“近来你只是修习剑术,很久不闻你笛声了,今日便吹奏一曲,可好?”

“你既会得,不如与我同奏,如何?”柳默道。

“好。”清漪点头道。

各自取出长笛,立于那梅林之下,雪羽之中,扬起笛声悠悠,仍是那曲《江梅引》。

只是如今二人心境已然不同,那笛声透着初雪的喜悦,袅袅冉冉,柔情满怀,又是双声同奏,其声清越,飘散在梅林之中、锦水之上。

笛声止时,雪亦飘停。

二人执手相看,心意自通。

稍时二人回至屋内,桌上残灯未收,一袭青衫置于桌上。

昨夜熬得晚些,今日便起得迟了,尚未及收拾。

既已完成,便对柳默道:“初次给你制衣,不知是否合身,何不试一试?”

柳默见此情景,已知她彻夜缝制,不免心有所动,将她拥住,轻声道:“不用试,自然合身。”

“到底试过方知。”清漪笑道。

拿来与他比了,果然无差,便道:“我且洗净收好,再与你吧。”

“好。”柳默点头道。

见那衣襟上所绣,竟是先前她描绘的绛石苏花样,道:“如何绣的绛石苏花?”

清漪顿了顿,轻声道:“你若不喜,我再换别的罢了。”

柳默拿过衣衫,细细端详,淡紫花瓣似能闻得微微幽香,可见缝制之人颇费了心力,柔声道:“如此好花,怎可辜负?”

揽过清漪,又道:“以后别这么辛苦了,别熬坏了身子。”

清漪轻轻点头。

一时话毕,柳默仍去军中。

柳默随方伯修习剑术已两月有余,如今仍是每日申时前来。

清漪也常去看他,只觉他身形更轻盈了许多,一管玉笛变化万千、风声凌厉,若再与那长鞭、九环刀战时,应是游刃有余了,精进之快,让清漪暗自吃惊。

不觉又已是元宵佳节。

榆儿初来慕州,逢此盛会,自是不能错过。

方伯与莲姨自然应允晚间带她前去,她却缠着清漪,要与她同去。

清漪便与他们约定,城中相见。

今日方伯未至,柳默仍是申时至林中练习,清漪在旁相陪。

酉时收了笛,对清漪道:“今日早些回去吧,榆儿还等着你呢。”

清漪亦点头。

二人回至清漪居所,梅林中已有半数盛开。

柳默道:“难得今日盛会,你何不换一身衣衫,我在这梅林之中候你便是。”

“好。”清漪应道,自进屋更衣。

柳默便至梅林中闲步。

梅林之梅已然盛开,红白相间,微香渺渺,观之忘神。

闻得人来之声,回头看时,只见清漪着了件藕荷色袄裙,披了件宝蓝披风,不觉恍然,这身装束,不是去年元宵灯会时所穿吗?

清漪直望着他,轻声道:“怎么,不好吗?”

柳默摇头道:“不、不是……很好……”

她的目光似乎又穿透了自己,望向那个遥远的人。

清漪侧身望那梅枝,伸出手去,轻轻摘下一朵红梅,拿在手中细看,眉间微蹙,似在犹豫什么。

柳默忆起,那时她发髻之间,确是插了一朵红梅。

为什么又是这身装束?为什么偏偏又是红梅?

数月以来,两人情投意合,两无参商,已很久不见她忧思之色,今日为何又面带隐忧?

此时此景,他无法再作他想,难道她,总在这一天,以这样的方式,念着他吗?

虽然他早已知道,清漪不可能忘记那个人,也并不想与那个人一争长短,只想陪在她身边。

但这样的纪念,仍然让他心中一阵刺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