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十万强军

朱慈烺问询之时,神态真诚无比,满是期待的眼神中,甚至还有些炙热,就好像真的是一个历经磨难,终于找到了依靠,要为君父家国报仇雪恨的赤子一般。

但听到这句话的一众大臣勋贵们,却是直接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不止是史可法,徐弘基,赵之龙,吕大器,高弘图等人,便是刚刚还因为自己昨日的当机立断,得到了皇太子殿下恩宠,得意洋洋的马士英,也着实被朱慈烺的这一波突然袭击打晕了。

而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等武将,听到这话,同样顿时就蔫了,纷纷低下头,不敢再昂首挺胸,好像生怕自己会被这个虎狼一般可怕的皇太子殿下注意到似的。

这便是“以臣就君,恩威必显”了,这些大臣勋贵,甚至是武将们,此时都根本不敢再产生任何轻视之心。

朱慈烺掌握了主动权之后,随即面色一变,又厉声问道:“难道,诸位是怕了闯逆和鞑子,所以才不愿意支持本宫北伐?”

大堂上,一众人面面相觑,百般无奈之下,最终只能由史可法硬着头皮开口道:

“殿下,非臣等心生畏怯,不愿支持殿下北伐,恢复江山,雪耻国仇,乃是当前天下大乱,南直隶人心惶惶,北伐之事,实在是得从长计议啊!”

史可法刚刚说完,勋贵之首,魏国公徐弘基,也当即拱手抱拳出言道:

“史部堂说得没错,北伐之事,着实需从长计议,当前最紧要的,便是巩固南方各省民心,择首辅,组内阁,使各部运转如常,恢复朝廷威严,然后才是选名将,扩军备,议战守,严赏罚......”

而随着史可法和徐弘基这两个文臣和勋贵之首出言,左都御史刘宗周,右都御史张慎言,兵部侍郎吕大器,忻城伯赵之龙,诚意伯刘孔昭等人,也齐齐出言应和,便是刘泽清,都跟着说了几句敌情不明,粮草不足的话。

由于此前朱慈烺选择了直奔凤阳平逆,而非南下,等待诸将的拥护,此时便是所谓从龙首功的高杰,在这样的场合,也不敢跋扈,只能是小心翼翼地跟着应和几句。

毕竟,现在朱慈烺就算马上要登基,这天子也不算是他们立的,相反,若是要追究他们当初在消息未明的情况下,企图拥立福王的罪责,他们也只能担着。

而不只是他们,南京的那些文臣勋贵们,也同样如此,他们此时都没有拥护之功在身,便也就没了原本历史上在朱由崧面前嚣张跋扈的底气。

“南方诸省不是还有数十万大军吗?难道都不能一战?”朱慈烺依旧没有松口,甚至继续搬出了所谓的崇祯遗言来压服众人:

“若是不能北伐,恢复江山,本宫岂不是成了一个违逆父皇,对不住祖宗的不肖子孙?这南下登基,继承大统,又有何意义?”

此言一出,大堂之上更是鸦雀无声。

朱慈烺必须要第一时间确定“北伐”这一政治正确和南京朝廷的第一准则,此时已经殉国的崇祯皇帝,还有他的所谓遗言,是这些文臣武将们,无论如何,都不敢出头违逆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