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军东进袁州

关乎后续发展的重要决定既已作出,众人无异议。

刘安一声令下,众将官、分坛主、副坛主各自散去,随军休整待命。

议事厅内很快便只剩梁秋、黄诚、顾长生、刘安四人。

“原来首领有意往江北拓展,怎么之前没听你提起过?”黄诚从之前的话中听出端倪,十分疑惑。

“江南的空间实在有限,江东、浙西如今有淮西军、淮东军、殿前司禁军三支精锐大军,我们即便占领江西,再多几年发展时间,也很难打得过他们!”

刘安有些忧虑,“如果他们不给我们时间,直接调集大军向西压来,我们拿下江西也站不稳。”

“要想长远发展,北渡长江是更好的选择。但我看大家不愿远离故土,没有意愿北上,也只能作罢了。”

顾长生接道:“大家的根在潭州,现在家家户户都分了地,也有了营生,不再饿饭了,自然不愿意渡江远离潭州。”

“首领想得太远了,我们尚未出潭州,首领就已经看到江东、浙西。莫说是他们,即便是我们,谁又能想到那么远?”黄诚实在佩服刘安,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会想得那么长远。

当年跟着杨幺,他坐拥军民二十万,想的也只是固守、怎么击退官军进攻,五年时间,守着一座座水寨,从没想到要往更远处发展。duwo.org 比奇小说网

这半年相处共事下来,黄诚终于确定刘安年初在宋浩家里所作的诗词真是其志向,而不是文人墨客的虚言!

“你们早该知道的,潭州无险可守,四面漏风,我们能轻易打下来,朝廷大军来了,我们也守不住。”梁秋久在军中,对潭州之事也有自己的考虑。

刘安点头,“不错,不只是潭州,整个荆湖地区都无险可守。在朝廷派兵过来之前,我们必须走出去。”

“在我的设想中,我们要有两个主战场,一个在鄂州,一个在洪州,这两个地方都临长江,如果当真事不可为,我们便要果断渡江。”

“大军一旦出动,估计我们很难再聚了。我现在告诉你们,只是要你们有个心理准备,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希望你们能渡江。”

“当然,首领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梁秋毫不犹豫,当即表态。

顾长生急问:“如果我们渡江,潭州的百姓怎么办?”

“愿意跟我们走的,我们带走,不愿意走的,我想程黎会照顾好他们。”刘安道。

听了这个回答,黄诚点头道:“既然首领有长远考虑,不管江南还是江北,我自当追随。”

“虽然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潭州,如果真有那一天,我会带人跟首领一起走。”顾长生也随后表明心迹。

“好,有这句话就行了。”

“当然,我刚才说的这些也只是最坏的打算,毕竟朝廷在江东、浙西有二十万久经沙场的精锐部队,正常来说,即便我们部队规模是他们三倍,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如果我们不进江东,朝廷就不会派出全部兵力,我们占据江西应该不是太难。”

“刚才的话就说到这里,你们记在心里就行,不到那一天,千万不要外传,以免动摇军心民心!”刘安道。

“明白!”

三人当即应承下来。

“按我们之前的讨论,顾叔还是留在潭州,统领潭州各县留守兵力,继续招兵练兵,组织生产。”

“军师也先留在潭州,等拿下袁州之后,进驻袁州城,接管民政,就近组织后勤。”

“梁统制,率军东出的重任就交给你了。给你四万人,主力部队半年内务必抵达洪州,即便攻不下洪州城,也要控制外围区域。”

“我领湘阴本地兵力先拿下岳州,进军鄂州,对鄂州驻军形成牵制,必要的时候我也会转军东进。”

对此安排,三人没有异议,早有心理准备。

“首领,医疗队能跟我同行吗?打起仗来受伤的人不会少,如果得到及时救治,一旦伤情恢复,很快就会变成勇猛的老兵。”梁秋问道。

“好,我跟白医官商议,让他领队随军同行。”

“高统领就在衡州,与吉州相邻,要不要让他也派兵东进?”顾长生问。

对此,刘安早有考虑,“李若谷领了湖广招抚使之职,正在桂阳招兵,一旦他派兵顺湘江南下,没有衡州挡在中间,潭州便有危险。已经调了他一万兵力北上,再让他分兵东进,怕他力有不逮,就让他驻守衡州城吧,看护湘江航道。”

随后四人又讨论了大军离开潭州之后,前方、后方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梁秋、黄诚、顾长生来说都是未曾遇见过的问题,无一不是挑战。

问题实在太多,商讨至二更天,方才作罢,约定改日再聊。

出了议事厅,黄诚、顾长生先走一步。

刘安边走边与梁秋道:“这次你独自领兵东进江西,我会把潭州燕云阁的一部分人派给你,让他们组建秘谍队伍,随你东进。我帮不了你太多,以后要靠你自己了。”

“我从来没领过这么多兵,说实话,心里是有点虚,怕会辜负了首领的信任。”梁秋有些担心。

刘安拍拍他的胳膊,宽慰道:“没什么好怕的,我们都没领过这么多兵。只要军法够严,管住各路将官,大军就不会有问题。”

“你切记,要约束好他们,绝不可以滥杀!如果有人滥杀无辜百姓,不要手软!”

“我记住了。”梁秋应道。

“这次率军东出,你不只要管军,还要管政,责任确实重大,但也不用太担心,这些将官不少都有建立分坛的经验,大胆放权给他们。”

“此外,东进江西之后,全军将官职务升降调整,你全权决定,定期随同军报送回潭州就行。”

“行,我知道了。”

“还有......”

刘安细细交代,毕竟领兵四万,不是四百,也不是四千,难度远超想象,即便要他自己亲自统领,也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当晚二人又就大军进入江西之后的作战部署探讨许久,及至四更天,才各自休息。

半个月后,诸事准备妥当,休整待命已久的四万天道军将士东出潭州,兵分两路进入江西袁州境内。

“报!贼寇攻陷萍乡!另有贼寇直向袁州城扑来,已到新田镇!”

“新田?”

袁州知州赵象祖全身一颤,手中茶碗砰然落地,摔得粉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