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规模种植的设想

野猪桥。

煤油灯燃烧着, 昏黄的灯光下,谢溧与许秀芳、卢大舅公、卢大舅婆、还有被邀请过来的卢大柱、卢前进以及大娃、二娃,在灯下吃饭, 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气氛温馨又和乐。

因为村民送过来的饭菜太多, 大家都敞开了肚皮吃,吃到一半时, 大娃与二娃就吃不下了。

二娃顶不住,睡着了,由卢前进抱着。

大娃没睡着,但小脑袋瓜也一点一点, 就跟小鸡啄米似的, 卢大柱就将自己的大孙子抱过去, 路大舅婆笑着说:“让两个孩子去房里睡觉。”

卢大柱笑着摇头:“没事,抱着就行了。”

两个孩子睡眠浅,且自从他们亲妈抛弃了他们后, 就变得特别的敏感,尤其是睡觉时,总是会中途惊醒。

平时, 是卢前进带着两个孩子睡觉的,卢前进忙的话,两个孩子就跟着卢大柱。

父子俩都已经习惯了带着两个孩子的生活。

卢大舅婆知道孩子们的情况,提了一句后, 就没有再继续,接着,卢前进就道:“咱们后面培育的野茶幼苗, 都已经到了可以移栽的程度了。”

说话时,卢前进看着许秀芳与谢溧,等着两个人的决定。

许秀芳闻言,便道:“前进哥,移栽的位置,已经选定了吗?”

卢前进:“选定了。”

卢大舅公笑道:“我亲自带着他们去选定了,不要担心位置不好,那地儿适合茶叶种植,我瞧了土壤成分,又移栽了几棵过去,以后那边的茶叶长出来,品质一定非常好。”

许秀芳听了,就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们选定的位置,移栽吧。”

农资社的新产品,已经确定好是果脯与蜜饯了,但许秀芳并没有就放下黑山野茶与黑山苦茶了,这两种茶叶,是农资社的中流砥柱,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茶叶的市场,许秀芳非常看好。他们农资社已经开拓了国外的客户,但国内的市场,还有待开发。

许秀芳相信,国内的市场,也一定是大有前景的。

所以,她一定要把控好茶叶的品质,只有品质到位,才能打响他们农资社的名声。

交给卢大柱、卢前进父子培育的茶树苗,所有的菜籽,许秀芳都提前用空间潭水浸泡过,因此,当时的出芽率非常高,成活率也很高。

卢前进听到她的话,就笑着点头:“明天我们种茶叶的时候,你们不急着回去的话,就跟过去看看吧。”

这是怕自己不放心,让自己去盯着呢。许秀芳明白,但没有点破,不过她确实也很想看看长到小腿肚高,可以移栽的那批茶叶苗,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了。

于是,许秀芳就点头:“那我们明天去看看。”

几个人继续闲聊,卢大舅公忽然问:“秀芳丫头,你说在老虎洞那边发现的毛梨儿……就是你说的那个猕猴桃,咱们野猪桥这边,能不能也移栽一部分过来种植?”

刚才,听到许秀芳与谢溧两人提及那片果子,可能带来的收益后,卢大舅公顿时就心动了。

老虎洞可以,他们野猪桥也一定行的啊。

况且,野猪桥这边可以用的土地,还比老虎洞多呢,要是他们这边也成功培育、移栽一大片的猕猴桃果林,那以后这部分的收益,野猪桥的人,也可以分配一部分了。

许秀芳听了后,笑道:“大舅公,我确实是想要找一个地方,重新栽种一批猕猴桃果树。”

其实,在看到那大片的果林后,她就有个想法了,能不能在其他的地方,也培育、移栽一部分呢?

在G省农研院,许秀芳与谢溧学到了很多果树种植的技术,虽然是囫囵吞枣似的学的,但大致是个什么样的过程,种植途中的注意事项,病虫害的防御……

这些,他们都已经有了了解。

接下来,就是实践了。

农研院那边,再有半个月,就会送过来一批柑橘果苗,送到坝子村与谢家村,用来试验。

这柑橘,在黑山山脉这一片,其实比较少有,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片的土地与气候,不太适合柑橘的生长,偶有一些农人种植,种出来的果子结的果实味道也差。

农研院这次送过来的,就是经过精心培育、改良的品种,据说经过实验,已经可以适应黑山山脉的环境。

许秀芳当然会去尝试。

但!

她更想要尝试种植、培育一部分本土的果树,像猕猴桃,就是许秀芳认为的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经济作物。

老虎洞那一片的猕猴桃果林,确实很多,很多,但相对于农资社以后的发展来说,还是太少了。

培育!

必须培育。

许秀芳已经下定决心了,但这第一批培育的场地,到底选择哪里,她还没有确定下来。

卢大舅公主动提及,许秀芳心动了一下,不过她做事情一向来就图稳,因此,没有马上答应,就接着道:“但是要选择哪里,还需要考察过后,综合评估一下,才能确定在哪里种植。”

卢大舅公闻言,就笑道:“没事儿,丫头你做啥决定都行,只要我们野猪桥这边能帮到忙的,你吱一声,我们肯定都来帮忙。”

许秀芳被感动了,便道:“大舅公,您放心吧,要是能移栽到野猪桥这边,我也一定会安排过来的。”

野猪桥这边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地点,这里人口稀少,可以种植的山地非常多,山里本身就有不少的野生猕猴桃,如果将培育过后的果苗,移栽到这里来,那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问题是——

许秀芳更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黑山野茶的种植基地。

以后,随着农资社的发展,客户群体的增加,那么,野茶就必须要规模化的种植了,像现在这样东边种一片,西边种一片,哪个山坳坳里面又随便栽种一片……

就肯定是不行的。

到时候不仅整改起来麻烦,还会浪费人力物力……

这个问题,必须要一开始就考虑到位。

许秀芳看了一眼谢溧,谢溧笑着对她道:“这是咱们大舅公,咱们的家里人,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有啥忌讳。”

卢大舅公捧着茶杯,听到这话,不由抖了抖眉毛,笑问:“你俩在打什么哑谜呢?”

说着,卢大舅公转向许秀芳,笑道:“秀芳丫头,你要跟我们说啥,就直接说,别顾虑那么多。”

整个卢家,血缘关系最近的年轻小辈,就只有谢溧、谢清、卢前进三人了,因此,卢大舅公等人,是把他们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疼爱的。

卢大舅婆、卢大柱舅舅两人,也立马说了同样的话。

许秀芳有点羞愧,微微垂头,再抬起头来时,她的一双眼睛又黑又明亮:“大舅公、大舅婆、还有大柱舅舅、前进哥……我其实是这样打算的,我想要将整个野猪桥,打造成咱们农资社专门的野茶种植基地,以现在的这点规模,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茶叶。”

接着。

许秀芳把自己对黑山野茶这款产品的设想、顾虑、以及各种安排,都跟在场的人说了一遍。

大家听完了,顿时就明白了许秀芳为啥刚才没有立马就同意他们种植猕猴桃,原来是因为这样。

卢大舅公笑道:“秀芳丫头,你的想法非常好,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我就是在地底下,也能高兴的蹦几下。”

“呸!”卢大舅婆立马呸他几嘴:“大晚上的你说什么胡话,别乱说那些乱七八糟的,吓着孩子们,我可不想那么快就去地下,我要活到一百多岁,亲眼看看这一幕成真的那一刻。”

说着。

卢大舅妈笑嘻嘻道:“秀芳啊,你以后有啥想法,就直接跟我们说,你大舅公还当着村长的职位呢,村里人也服气他,由他去说服村里其他人,也都容易。”

“你放心,大家知道农资社是干事实的,是给大家带来收益的好单位,绝对不会有人阻扰你们的工作的。”

“我觉得吧,那茶叶基地的设想,就非常好。咱们野猪桥这边,特别适合种植茶叶,要是将来咱们整个国家的人,都能喝到我们野猪桥的茶叶,都夸咱们的茶叶好,那该多好啊。”

“我心里想一想,就觉得美。”

卢大舅公很不客气的推了一下自己老伴,笑骂道:“你就做美梦吧你。”

卢大舅婆不服气:“怎么就是做美梦了?怎么就不可能是真的?没听秀芳说吗?咱们的野茶带到那个广交会上去,喝过的人都说咱们的野茶好。”

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

许秀芳笑道:“大舅公,喝过的人,确实都说好。”

接着。

卢大舅公便道:“明儿我就带几个青壮,跟我去附近转转,探查一下还有那些地方适合种植茶叶的,咱们都考察一下,这茶叶栽培的事情,必须要提前就做起来了。”

那茶叶,从培育,到移栽,到最后能采摘收获,可需要几年的时间,所以,这件事如果真的要去做,就刻不容缓了。

必须马上就办起来。

卢大舅公是个急性子,魄力也强,性格更是坚韧,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支持几个儿女都去战场打小鬼子,最后孩子们都没有回来,他肯定就受不住打击去了。

但卢大舅公硬是拉着自己老伴,艰难的活到现在,还努力带着野猪桥的人,将日子过起来。

卢大舅公道:“秀芳丫头,阿溧啊,你们把这件事交给我,就放心去搞你们的事情,我肯定给你们办好。”

许秀芳忙道:“大舅公您办事情,我没有不放心的。”

卢大舅公就笑了,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他们喝的自然也是自己炒制的黑山野茶。

卢大舅公道:“也不知道咋回事,我跟你大舅婆这段时间,天天都喝点野茶,吃饭香了,睡觉也香了,就连腰酸腿疼的老毛病,都好像没了。”

卢大舅婆立马接口:“就跟自己重新回到五六十岁的时候了,感觉特别的好。”

话音一落,卢大柱也跟着道:“我听了你们的,最近也经常喝了,那些成年的老毛病,都感觉消去了不少呢,咱们这茶叶,是真的好,喝过的人 ,以后都会发现这是好宝贝的。”

卢大柱本身是有很重的驼背情况的,但因为喝了一个多月的野茶后,那驼背的情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也让卢大柱非常相信黑山野茶,卢大柱说着,心里却十分遗憾,早知道他们的野茶这么好,还能强身健体,就应该早早的采摘回来,炮制了,给自己的妻子大芽也喝上。

也许,妻子喝了后,也能救回来呢?

这——

卢大柱想到这里,微微垂低头,将眼里快要蹦出来的眼泪,又强行给挤了回去。

许秀芳知道这茶叶以前肯定是没有这种效果的,是因为有她的空间潭水改善,才有了强身健体的效果的,她没有直接说,只是笑道:“那好的话,你们以后都多喝,不要省着,咱们自己产的茶叶,就可劲儿喝,不给别人省。”

这话一出,逗笑了大家。

大家都吃不下了,卢大舅婆就起来收拾桌面,许秀芳也帮着一起,很快的,就将饭桌收拾干净了。

卢大柱与卢前进,抱着大娃、二娃回了自己家。

卢大舅婆把碗筷放在水槽里,不让许秀芳与谢溧去碰,赶他们去屋里睡觉,说:“这些放着我明天早上洗,太晚了,你们快去睡觉,明儿还要爬山去看种茶树呢。”

许秀芳还想要帮帮忙,谢溧把她拉回了房间,摁在了床上,笑着道:“睡觉吧,睡醒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如果你不累……”

许秀芳立马闭上眼。

这小动作,惹得谢溧禁不住轻笑出声,然后,他顺势给她盖上了被子。

许秀芳偷偷掀起眼皮,瞧了谢溧一眼,谢溧笑道:“睡吧,今天什么也不做,好好睡觉。”

许秀芳这才放心了。

她不是不愿意,主要是遭不住谢溧的体力。

……

一夜无梦。

一大早,卢大舅婆就做了好早饭,许秀芳与谢溧吃完了后,就跟着大家一起爬山种茶树了。

那些茶树苗,一棵一棵,长势极好,看着就很有精神,移栽到土里后,浇上水,哪怕是太阳出来了,依旧一点都不打蔫。

许秀芳与谢溧对选择的这一片山头,十分满意,而且,附近的几个山,都可以用来种植茶叶,一些不能种茶叶的点,也能穿插着种点别的作物。

许秀芳想了想,又叮嘱卢大舅公等人:“大舅公,大柱舅舅,咱们除了种茶叶,还有一个问题,你们也要考虑一下,就是要合理的安排种植,种点要预防一下山体滑坡之类的危险。”

关于山体滑坡,这件事住在山里的人家,无论大大小小,都是知道的,因为曾经发生过非常严重的泥石流,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因此,山民们建造新家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排除掉山体滑坡之类的危害。

许秀芳是认为不仅是住房要注意,种植庄稼、作物,也要注意一下。

卢大舅公笑道:“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我们都给看着的,绝对不会乱来的。”

许秀芳放心了。

接着。

两人又帮着种了一批茶叶后,就决定回去了。

卢大舅公等人要送他们,许秀芳与谢溧都拒绝了,走之前,两人又去跟卢大舅婆打招呼。

卢大舅婆准备了一兜子的山货,让他们带走。

许秀芳与谢溧想了想,就接受了,另外,许秀芳又道:“大舅婆,那个野生菌跟竹笋、金银花等草药,你们安排人去采就行了,还照旧像记工分那样给大伙儿都记下,回头我过来收获时,给大家发工钱。”

卢大舅婆笑道:“放心好了,我们肯定安排好。”

本来,茶叶采摘期结束后,大家都以为闲下来,不会有活儿干了,心里都十分遗憾呢,没想到许秀芳与谢溧两个孩子一过来,大家就又多了很多活干。

青壮年,都安排开垦、种植茶叶。

妇孺与老幼,干不了这个辛苦活,就被安排去采摘山货了。

采摘山货这种事情,他们熟啊,每个地方,有哪些东西,这些山里人家都一清二楚的。

他们也不怕累,不嫌弃苦,只要能改善生活就行。

许秀芳与谢溧准备走之时,卢大舅婆忽然又道:“对了,阿溧、秀芳啊,你们等下从卢晓慧家里路过时,将他们姐弟也带过去,他们要去卫生所看病,姐弟俩都没下过山呢,不认识路,回头到了谢家村后,你们直接让他姐弟来自己去就行了,你们那里到黑山集市的路,没啥岔路,他们肯定能找到的。”

这点小忙,许秀芳与谢溧当然不会拒绝。

关于卢晓慧这个女孩,许秀芳是很有印象的,那是一个年纪约莫十五六的小姑娘,长得很秀气漂亮。

卢大舅婆忽然叹口气,道:“那孩子也不容易,今年才15岁呢,她亲娘去的早,她爹后来又找了个外乡的女人,那女人带着一个小孩过来的,她爹5年前没了,那女人受不了这里的艰苦,卷了她家里所有的财产跑路了,那孩子也不要了,丢给了她养。”

许秀芳听到这里,张了张嘴。

卢大舅婆又叹口气,道:“她一个小姑娘,还带着一个体弱多病的弟弟,日子过得艰难呐……”

“村里人都劝她,叫她把弟弟送人,她没同意。”

“说是送人,可那孩子三天两头生病,一看就难养活,谁会要啊?就是送出去,也不会有啥好结果的。哎!”

“那小姑娘犟脾气,不肯送人,也不肯放弃她弟弟。”

“10岁的小姑娘,就自己独自带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过活了。”

卢晓慧那个女孩子,许秀芳是在给野猪桥的村民发工钱时见过的,那孩子领工钱时,还能握着笔,一笔一划的写自己的名字,许秀芳惊讶,问了一句:“你上过学吗?”

姑娘摇摇头,笑得很腼腆:“没学过,但我以前跟前进哥学过写自己的名字。”

卢前进是野猪桥里面少有的文化人,读到了初中毕业,可惜后面没找到好出路,还是回了大山里面务农。

许秀芳听了后,笑着夸奖了一句:“你的名字写的很漂亮,字体工整有形。”

卢晓慧闻言,眼睛骤然就亮了起来,许秀芳也是被那双闪发着光芒的眼睛给吸引了,所以对她印象深刻。

至于卢晓慧的弟弟,她没有见过。

卢晓慧背后的故事,她也不知道。

听了卢大舅婆的感慨后,许秀芳心里也很有些难受,说:“她家在哪里啊?我等下跟阿溧过去时,顺便叫她一声。”

卢大舅婆正要回答,就见卢晓慧背着自己的弟弟走了过来,立马改口,笑道:“不用去认门了,她带着弟弟过来了呢。”

许秀芳转过头,卢晓慧很有些腼腆,说:“秀芳嫂子,阿溧哥,我……我能带着弟弟,跟着你们一起出去吗?”

许秀芳点头:“当然可以。”

卢晓慧冲着两人笑了笑,就将弟弟放下,默默的站在一边,等着许秀芳夫妻与卢大舅婆聊天结束。

许秀芳看了一眼那个被卢晓慧扶着的小男孩,看着才六、七岁的年纪,实际上已经快十岁了,很瘦,皮包骨头的样子,眼睛大大的,很有神,见许秀芳看着自己,小男孩还努力朝她挤出一个笑,笑容里有点忐忑,似乎是怕许秀芳嫌弃的样子。

许秀芳朝他露出笑,说:“晓慧,等下让你阿溧哥背着弟弟,你就跟我一起走好了。”

卢晓慧很不好意思,想要拒绝,许秀芳笑道:“你阿溧哥的背篓大,再在里面放点干草、碎布头进去,能让他坐得舒服一点。”

卢晓慧一听,忙道:“我去拿碎布头。”

她家里其实有一张烂布头,是继母留下的,卢晓慧本来打算扯开后,给弟弟跟自己缝制几双袜子的……

许秀芳笑着道:“不用去拿,我这里有呢,来的时候要防着磕碰,就刚好备了几张。”

她笑着从背篓里面拿出去。

卢晓慧一看,这张碎布头,没有什么补丁,可以给弟弟做一件小背心了,用来做隔断、垫脚,真的很可惜。

从小日子穷困,她必须学会精打细算,还要学会物尽其用,因此,一看到什么东西,就想到了用法。

察觉到自己的想法,卢晓慧顿时十分窘迫,也十分羞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