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战后部署

邺城,***腾后,清晨显得有些冷清。

寒冬腊月中,人们最喜欢的是待在家里,守着家人吃火锅。

自从天然居出现后,渐渐引领着齐国的饮食文化,香料渐渐普及,酱油和味精也开始生产,进入了百姓家里。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有有一则消息快速传播,风雪都难以阻挡人们的热情,无数人奔走相告。

“听说了没有,朝廷新开办的百家书局马上要开业了,号称藏书百万卷,平价售卖给百姓!”

“百万卷?这不可能吧,整个齐国的书加起来,都不够百万卷吧!”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太子殿下心念天下读书人,知道我们读书不易,特意改良了造纸术和印刷术。”

“什么意思?就算技术再精良,纸难道不花钱么,印刷的工匠要吃饭的,要我看都是噱头。”

百家书局的消息传播开来,有人兴奋,有人不屑,有人观望,其实所有读书人都在期待。

平价售卖,人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概念,自古以来书籍都是很贵的,唐朝时期一卷书最少一千钱,此时也大抵如此。

而高顺改良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使成本大大降低,如果不追求完美的质量,可以使书籍的价钱降低十倍!

一百文一卷书,虽然比不上明清的价格,但在此时已经非常难得,已经可以让很多人买得起书,读得起书。

而科举的出现,也让私塾这个行业兴起,有些富人子弟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经开始请家教了。

所以无论古今,补习班都是孩子难逃的噩梦,更何况此时没有公办学校,孩子们也没得选择。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之前高顺想要发展教育,明显有些不合时宜,因为之前朝局动荡,边境不宁,百姓们都吃不饱饭,哪有心思读书。

可如今不同了,北面有辽州经略,南面已无外来之地,西面周国自顾不暇,东面是海。

虽然陈国故地会有些动乱,但那都不成气候,那些世家只要不造反,高顺也不急着收拾他们。

上兵伐谋,对于那些世家,高顺打算从两方面入手:经济和教育。

在高顺的推动下,齐国的商业已经形成规模,但国内市场必然有限,所以他需要开拓市场。

在国内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想要发展必然开拓,但之前齐、陈两国结仇,光凭走私远远不够,所以高顺开拓了辽州和高句丽。

这次南征,朝廷从高句丽买了不少粮食,对高句丽的态度十分友好,看起来真像是友好邻邦。

但在高顺的心中,高句丽已经是齐国的地盘了,只是现在实力不允许,他不敢轻易动手。

要知道高句丽虽小,却很顽强,历史上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

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所以发动战争是有前提的,不是想当然的,除非高顺能像其他穿越者一样,弄出ak、大炮,可惜他做不到。

既然步子无法夸的太大,那就一步步来,如今南方的阻碍已经清除,接下来就可以发展经济了。

对于后世之人,自然不敢小觑经济的威力,那些世家固然有实力,可无论是经济还是财力,都无法和国家比。

单说经济这项,高顺就有绝对的优势,身为国家的主宰者,他掌握着制钱的权利。

在齐国境内,已经禁止民间制钱,谁掌控了货币的发行,就等于掌控了经济命脉。

如此就可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侵蚀那些世家,那些世家争来争去,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利益。

除此之外,书籍的推广,给了寒门更多的机会。

其实在隋唐时期,科举刚出现,世家贵族并没有受太大影响,主要就是读书成本太高。

这种情况一直到宋朝才得以改善,寒门才渐渐崛起。

此时高顺提前降低了书籍成本,对于世家无疑是一种威胁,只要南方开始有读书人,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势力崛起。

而高顺身为国子监祭酒,他只是名义上的指导,如今更是推陈出新,打算建立三座书院。

三座书院的建立,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其中北方一座,坐落在淮州加上国子监两座。

南方两座,分别坐落在建康和豫章,在全国选大儒入驻,接纳寒门学子进学。

高顺这一举动,也算是一种怀柔,陈地之内只要没有人造反,高顺就不会妄动刀兵。

甚至原有的一些官员都没动,只是改了官职,陈朝原有的一些大臣被带到建康,高顺一直忍着兴奋没找他们。

对于王朝更低,并不是所有大臣都是忠贞不二的,死节殉国的并不多,否则历史上有名的怎么会只有几个。

萧摩诃被高长恭打败后,直接被高长恭带走了,怎么处理的高顺也没问,估计不会轻易杀了。

而徐陵、裴忌、江总等陈国的大臣,高顺的选择非常简单,照着史书列传选,评价好的留下,评价不好的送回老家。

在那些发配的人里,不乏奸臣,但高顺之所以不杀他们,是怕吓到留下来的人。

至于留下来的大臣,高顺没急着启用,文臣让他们去教书,武将交给高长恭调教。

父子二人分工明确,着实吸纳了不少人才,朝中大臣不明白高顺选人的方法,于是开始有人提意见了。

“殿下,陈国旧臣皆是读书人,如今南方新治,正是用人之际,为何要区别对待,臣不明白。”

说这话的是魏长贤,自从入阁以后,魏长贤仿佛是换了一个人,大事小事都要问两句,看不过去就说两句。

对于这种情况,高顺一开始新鲜,觉得当年李世民可能就是这种感觉吧。

可随着时间长了,高顺有些受不了了,魏长贤仿佛一个好奇宝宝,凡事要是没有充足的理由,他总会提醒。

“先生不必担心,我之所以选他们,是有原因的,实不相瞒,我曾学过相人之术,而且看人很准,从来没看错过!”

高顺不知如何解释,想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哪成想魏长贤脸色一正,道:“胡闹,子不语怪力乱神,相人术无据可依,岂能因长相而识人!”

“……”

高顺一阵无语,终于体会到李世民的不容易,要说魏长贤其实还算收敛,估计魏征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咳咳,先生说的没错,只不过我对自己有信心,你不用担心,反正他们现在也没当官。”

“殿下此言差矣,殿下凭面貌识人,若长此以往,很容易被人蒙骗,对有些士子也不公平!”

“……”

魏长贤明显是想多了,怕他养成坏习惯,若说对士子不公平,这就冤枉他了,他现在很少参与科举考试。

“先生之意,孤明白,只是孤自有办法,只是不方便明说,先生若是不信,可以看看孤身边的人,可有一个滥竽充数之人?”

高顺这么一说,魏长贤仔细一想还真是,高顺手下的人,不是忠义之辈就是饱学之士,总之没有一个普通人。

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世人总喜欢听好话,可高顺却不喜欢阿谀奉承之流。

朝中有不少人想巴结高顺,可高顺理都不理,原因没有别的,因为史书上查不到。

当然也有真正表现好的,但上位者又不只有他一个,吏部的考核在那,想要升迁好好表现就是。

想到这里,魏长贤突然有些吃惊,难道高顺说的是真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