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之96**精神永远烛照我们前行

**这个名字,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提起**这个名字,有人崇敬,有人淡漠,也有人质疑,在今天,还要不要学**?我们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不光是过去学,今天学,今后还要永远学下去。

了解**的成长历程

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的成长过程。**的一生,只有22年,他出生于hun省望城县安庆乡,从1956年7月高小毕业,到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6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农民、工人和军人三种职业。**参加过儿童团、少先队、共青团和共产党等组织。他从事的工作有通信员、公务员、拖拉机手、推土机手和汽车驾驶员,其最高军衔和职务是,中士、班长。只讲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不曾想出名的**,却获得了许多荣誉,如,在湖南老家评为优秀拖拉机手;在鞍钢工作时3次评为先进工作者,18次标兵,5次红旗手,3次节约能手,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在部队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节约标兵,红旗驾驶员,五好战士,模范共青团员,被选为ln省fs市人民代表,还当过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主席等党、国家和军队几十位领导人为他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原名叫雷正兴,,身高只有米,体重不到110斤,据说还有鼻窦炎,但他并不感到自卑。他没有赶上战争年代,沒有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惊天动地的壮举,他的牺牲只是一场汽车倒车撞倒电线杆砸到他头部的意外事故,他只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士兵,但他也是一位极其善良的人。有人说:“**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例如,用自己的津贴费给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女买车票;领着陌生老人走数十里路寻找亲人;每逢过年过节带领战士帮着附近忙碌的瓢儿屯车站打扫候车室,给旅客倒水;把平时节约下来的200元钱(在上世纪60年代初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分别支援fs市wh区人民公社和辽阳水灾区,等等。他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不愧为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英雄,不愧为一名伟大的战士。

**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标杆,时代的一个典型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的标杆,这是一种精神,这是一种境界。我们的内心深处,应该持有一份像**那样的与人为善的心态。我们应该经常想到不光自己还有更多的人的艰难困苦,想着我怎么能使我们这个可爱的集体、可爱的民族有一种更好的发展,从而做到能够比较科学地把自己的发展放在大集体的发展当中。如果说一个民族,各个人都相当的自私自利,眼睛基本上都只盯着自己的钱包,盯着自己眼下的一小块利益,不惜为此打得不亦乐乎;甚至有人为了自己活得好,诅咒对方必须去死;为了自己发财,恨不得别人破产衰败,这种想法,绝对不是一个民族的健康的生存状态。

**在那个年代确是大公无私的。我们现在还要强调大公无私吗?当然要强调。**当兵时一个月只有几元钱的津贴费,但他舍不得花,他把以前工作时挣的钱和这些津贴费存在储蓄所里,需要的时候他把钱取出来,支援战友,支援灾区,支援一切应该支援的地方。当然,**也给自己买过二、三件好东西,皮夹克、料子裤、手表,他也向往美好的生活,但他更多的是时时处处想着他周围的同志,想着他的工厂,想着他的部队,想着他部队以外的社会各界人民,他内心当中,就有这么一种关爱。例如,他开军车,路上有乡亲要搭军车,按照部队规矩,不能搭军车,空车也不能搭,但当时老百姓穷,几十里山路不好走,有空车开过来,往车厢上站一下,一会儿就到了,多方便。可**没有不理不睬,即使不让搭,他也会停车跳下来,摸出一些小钱递给想搭车的大爷,并讲明道理,说军车尽管空着,但部队有规定,而且站在车后厢也不安全,前面有个长途汽车站,拿这个钱去买车票吧。他内心深处有一种对人民大众的最自然的同情。这就是一种标杆,这种精神的座标,这种精神的图腾,应该是可持续的,应该要永远存在下去。

**,他是我们看得见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冒雨步行2个多小时送带小孩的老人回家,坚持数年义务当小学生的校外辅导员,他在抗洪抢险中带伤奋战了七天七夜,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他用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帧帧共产党人风采的生动画面,演绎出一段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用实际行动激励教育了几代人。

**是一个精神符号,那个戴棉质军帽子的叔叔,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荡涤着我们的灵魂,忠于国家和人民,热心助人,艰苦朴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每每重读他的故事,重温他写的日记,都会一次次带给我们真实的感动,都会留给我们一抹温情的光。

**是一个精神偶像,他的身上闪烁着最能打动人心的生活本性和朴素的价值观:以集体利益为重,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少一点自我欲望的膨胀;多一点勤勉刻苦,少一点浮躁张狂;遵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有信仰,有理想,有原则……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将**精神想像得高不可攀,遥不可及,总想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感动全国的壮举,因为哪怕是按照秩序排队上公交车,排队办事,这种小事也不能不说是民族文化的生活缩影,**的身上正是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精神。

写作是**对真善美追求的记录

**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喜欢写作,1958年3月16日望城报发表他写的第一篇文章我学会了开拖拉机,**还创作了多篇文学作品,如1958年写的茵茵、短章、一个孤儿,1958年至1962年写的南来的燕子啊、台湾、参加市人代会有感等30首诗作,1958年至1961年写的9篇散文。**最重要的作品是**日记,写于1958年至1962年这5年间计330余篇,,他把对写作的热爱体现在记日记上,在部队里他工作紧张又忙碌,但每天再忙再累,他都忘不了挤出一点时间写日记,锲而不舍,数年如一日坚持写下来,直到他因公牺牲为止。他善于用恰当的语句来抒发自己的胸臆,且处处又充满哲理,如“革命的螺丝钉精神”,“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热情,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等等。**日记是**对真善美追求的记录,是他美好的心灵的真实的坦露和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的真诚的表白,在今天,我们读来还感到那么温暖,那么亲切,那么感动。他写的日记,他的作为,没有一丝恶念,他的父母在旧社会被当地的富人逼迫致死,他也曾表示一定要报仇,可最后他把所有的仇恨,转变为了对国家的感恩,转化为对人民大众的善行。

有的同学对写作感到头疼,老师一布置作文他就头皮发怵,感觉写文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好不容易东拼西凑成一篇交上去,这样的作文自然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同学不妨看看**日记,**写日记,是他真情实感的表露,是有感而发的。有的同学会问,那我没感又怎么发呀?其实我们身边是有很多感动人的事例的,只是看你有没有留心,善不善于捕捉了。还有,**那么忙那么累,每天都挤时间写日记,我们的同学,你们进学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老师还专门给你们时间写作文,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写呢?

新近出版的长篇**的作者黄亚洲说过“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是啊,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长久地住着一个**,他时时告诫我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能有一丝恶念,要待人为善,他人有困谁要尽力帮助……

只要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了,人跟人之间更加坦诚相待了,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昌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美满。

让**精神永远烛照我们前行。

写于2012年10月上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