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心有意动

“中常侍荀攸何在?”

“臣在!”荀攸出列道。

“联系马腾与韩遂之事便交由你来负责,他们提出的要求也尽可能满足,无论如何都要将他们成功招安!”

“是,陛下!”荀攸抱拳道。

早朝结束后,刘辩将蔡邕单独留下,并将他带去御书房。

蔡邕不知道刘辩有何吩咐,他内心有些忐忑。

刘辩坐下后,小黄门送来一杯参茶,这是御厨特意为他熬制的,只要他在宫内,小黄门都会及时送来。

其实这参茶的味道并不怎么样,但据说对身体很好,所以刘辩喝着喝着也就习惯了。

刘辩捧起杯子,浅尝一口,他看了一眼蔡邕,说道:“也给蔡中郎拿一杯参茶来。”

“是,陛下。”小黄门微微点头,他走了出去,然后又很快拿一杯参茶进来。

刘辩将小黄门打发走后,他指了指面前的座位:“蔡中郎坐吧,这参茶可是好东西啊,你也尝尝。”

“多谢陛下赏赐。”

蔡邕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然后拿起参茶品尝一口,他不禁连连称赞:“陛下这茶真是好喝,臣家中茶叶与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哈哈哈哈,蔡中郎要是喜欢,朕让人送几罐给你拿回去。”

“臣先谢过陛下!”蔡邕起来抱拳感激。

刘辩摆了摆手,让蔡邕再次坐下,其实在私下他还是喜欢随和一点,不太喜欢这么多规矩。

“蔡中郎,刚才朕在朝上如此待你,你可会怪朕?”刘辩问道。

“陛下所指是……”蔡邕有些不明所以。

“刚才在朝上,朕让你站队,你身为文臣阵营,却偏袒卢植,如此做法势必会得罪袁家。”

“陛下言重了,臣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汉,为了陛下,臣心中无愧便可,又何须介意他人如何看待。”

蔡邕身为当世大儒,一直秉承中庸之道,效忠的并非袁家,更非袁隗,而是当今天子刘辩。

他虽是文臣阵营,可不会是非不辩,黑白不分,不管对错一直蔡邕。

更何况刘辩曾经有恩于他,所以无论什么事情,他都会偏袒刘辩。

既然卢植支持刘辩的计策,他自然而然就会跟着一起支持。

刘辩见蔡邕如此明理,他十分欣慰:“蔡中郎不亏是当世大儒,帮理不帮亲,朕有此等大臣相助,何愁不振兴大汉,只不过你今日得罪了袁隗,日后恐怕会遭他算计。”

“承蒙陛下关心,然臣平时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区区袁家,不值一提。”蔡邕一身正气,全然不怕那些旁门左道的手段。

刘辩微微点头,不过内心还是替蔡邕捏一把汗。

蔡邕这人吧,还是太老实了,不知道势力斗争的凶险,仅仅是一个卫仲道就能把他整治得毫无还手之力,更别说对抗整个袁家了。

也幸亏刘辩是站在蔡邕这边,否则袁家想要算计蔡邕,那简直是轻而易举。

刘辩叮嘱几句后,忽然想起蔡琰,连他自己也不知为何,一看到蔡邕的样子,就想到她那美貌。

“蔡中郎,你家……”刘辩嫩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提起蔡琰。

毕竟那是人家的女儿,聊着聊着提到蔡琰名字,这多少有些不礼貌了。

“陛下想说什么?”蔡琰有些好奇,他罕见地看到刘辩扭捏的样子。

刘辩厚着脸皮,直言:“自从上次卫仲道强迫你家闺女出嫁后,卫家可有再来为难她?”

“多谢陛下,卫家并无再来。”蔡邕有些愕然,不知刘辩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如是甚好,对了,不知蔡小姐她……”

“她怎么了,陛下?”

“她最近可有喜欢的人?”刘辩脑子一片空白,嘴巴不受大脑控制,突然间就冒出了这一句话。

话从嘴边出来,他瞬间就后悔了,此时他真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为啥自己就这么没用呢,好说不说偏偏问起人家闺女。

这个时候蔡邕就算再怎么糊涂,也明白刘辩的意思,他心中暗想:看来孟德猜得不错,陛下真就是对琰儿有想法,否则何以说话吞吞吐吐,还突然问起她的情况。

刘辩见蔡邕不说话,他也很是尴尬,连忙说道:“咳咳,蔡中郎勿要误会,朕只是关心一下你女儿,若你没有物色的好人家,朕也可以给你介绍……”

刘辩本想化解一下尴尬,但他现在反而越说越解释不清楚了。

“多谢陛下关心,琰儿她若知陛下如此关心,她必定万分感激,若臣猜测不错,琰儿她目前应当还没有喜欢上的人家。”

“果真如此?”刘辩听此,不禁内心暗喜,就连说话音调也提高了几分。

“臣岂敢欺骗陛下,若她能得陛下看中,那是她前世修来的福气。”

都到这个时候了,蔡邕也不能继续装糊涂,他干脆直说出来,以免刘辩尴尬地遮遮掩掩,身为臣下,他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蔡中郎勿要这样说,蔡小姐长得国色天香,又知书达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在洛阳不知年轻才俊喜欢她。”

“哈哈哈哈,臣先替琰儿多谢陛下夸奖,琰儿才疏学浅,又岂能称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过有年轻才俊追求,这倒不是假话。”

蔡邕表面谦虚,但内心还是颇为得意,他这辈子最为得意的事情就是把蔡琰培养成才。

古语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蔡琰在他的熏陶之下,却拥有不输男子的才学。

事实证明女子根本不比男子差,能够培养成才,全看是否有人愿意教学罢了。

既然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刘辩也不装了,直接明言:“既然蔡小姐没有心上人,不知道她对朕有何看法?”

“陛下……这……”蔡邕不知如何回答,他自是想说蔡琰对刘辩有好感。

可他没有问过蔡琰的意思,这样说那就是欺君之罪,所以他不敢回答。

可要是说蔡琰不喜欢刘辩,他又怕得罪天子,这无论怎么回答,他都里外不是人。

“蔡中郎无须为难,你只要直说即可,即使说得不对朕也绝对不会怪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