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落户闵洼村

清晨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没有孩子们追逐打闹的身影,也看不到人们辛勤忙碌的情景。若非偶尔听到几声鸡鸣,是谁都会以为这个村子里已经没有人了。一位老人带着一名青年走在冷清的道路上,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

这名青年正是孔继臣,自从那晚他从众人的视线消失以后,便重新捡起了被他丢弃已久的理想。没有了父亲的干预,加上自己也足够勤勉,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

今天是他第一次来到闵洼村,也是他新的人生的开始!他不可能一辈子背着罪犯儿子的骂名,他要为自己正名,为家庭洗刷耻辱!做事不果断也好,懦弱也罢,无论曾经别人对他是怎样的评价,现在的他都会勇敢的面对。再说想改掉自身的不足也并非难事,只要心中牢记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父亲的错误将永远不会出现在他自己身上。

如今的孔继臣的确和以前大不一样,脸上严肃无畏的神情,颇有他父亲年轻时的风采。自从那日选择去探望父亲以来,他就变成了现在这样。想起那天的情形,虽然只是数月未见,但父亲已经老的不成样子。事发之初,他确实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可斩不断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最后从父亲声泪俱下的忏悔中,他还是选择了原谅,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欲望没有尽头,一旦开始就会让人欲罢不能。父亲就是他最好的镜子,也是永远悬在他头上的利剑!xizu.org 柚子小说网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聊着,孔继臣终于提出了心中的疑惑,“老支书,咱们村到底有多少户人家?也转了小半圈了,怎么一个人也没见到?”在进村之前,孔继臣满心期待的同时也有丝丝的不安,他有那么一点想让村民迎接的虚荣,又生怕村民们过于热情。可现实和想象截然不同,迎接他的只有老支书一个人,而且这一路下来连个打招呼的人都没有。

老支书不免有些难为情,“以前最多的时候也有近二百户人家,现在恐怕也只剩下几十户了。很多房子都是空着的,甚至过年的时候都不见主人回来。尤其是年轻人,结婚的前提就是城里有房,谁还记得这里还有一个家。说到底还是我这个支书没用,也让村子变得一天不如一天。”

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孔继臣并不知道这些,可仔细想想也是人之常情。现在外面的发展一天一个样,谁还愿意守着贫苦的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加上教育力量的薄弱,即便他们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下一代考虑。孔继臣微微一笑宽慰道:“这怎么能怪您呢?每个人都有追求向上的权利,我们只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把更多的人吸引回来。”

老支书苦笑着摇了摇头,“人都没了,又怎么可能发展得起来?剩下的这几十户人家也是以老人居多,你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根本听不懂。据我所知,其中的一部分人也待不了多久了,很快就会被子女接往城里了。”

“接往城里也没什么不好?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把儿女培养成才,也该到了享享清福的时候了。”孔继臣随口说道。

“享福?如果真像你说的还好了!”老支书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口口声声都是说去享福的,可真正享福的又有几个?就好比前面老三家两口子,清贫了大半辈子,把儿子供到了大学毕业,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下了,结果儿子结婚买房又花光了他们全部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账。所有事情都办完了,老三家小子也说接他们去城里享福。结果高高兴兴地去了,怨气满天地回来了。大家一问才知道,他们去的这几年除了帮忙带带孙子,其他时间跟坐牢一样。现在孙子也上学了,他们说什么也不愿意继续待下去了。”

“每到一个新的环节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其实习惯了都一样。现在孙子也上学了,那不是挺好的,他们的负担也减轻了。”孔继臣说道。

老支书又是一声叹息,“你们这一代人的想法和我们就是不一样,你们眼中的负担在他们看来却恰恰相反。以前他们在家带带孙子,不仅让他们觉得有个伴,也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用。现在孙子上学去了,老两口什么忙也帮不上,也没什么文化,出了门两眼一抹黑,想找个说话的人都困难。还有他们的儿媳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整天不是嫌弃这,就是嫌弃那,老两口在那着实受了不少的委屈。”

听了老支书的这番话,孔继臣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很多父母都是这样的,辛辛苦苦照顾了一代人,然后又开始照顾下一代。可对于儿女而言,是否真正懂得他们想要什么?除此之外,他也感到异常的愤慨,于是说道:“儿媳不懂得感恩,难道他们儿子也坐视不管吗?那可是他的亲生父母,千里迢迢地投奔过去,多少也得尽份孝心吧?”

老支书又对这个愤世嫉俗的年轻人平添了几分好感,笑了笑说道:“一看你就是还没结婚吧?其实很多家庭的矛盾都是源自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到底还是生活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他儿媳妇做事是有些极端,但也不能说全错。如果因为这些小事让矛盾升级,老两口的心里更加过意不去。再说老三家那小子在外面打拼也不容易,有些事情可能就忽略了。现在的这些年轻人,别看回来的时候一个个人五人六的,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很多事情都无法判定对与错,家庭生活更是如此。孔继臣没有再说话,因为对于他而言,根本就没有评判的资格。

老支书看着若有所思的孔继臣接着说道:“这就是现状,谁也改变不了。据我的了解,过段时间要被子女接走的那几家也是类似的情况。唉,起初只是年轻人走了,后来他们把孩子接走了,现在又把老人也接走。等我们这一代人故去,村子估计也该变成无人村了。”

“有我在,绝对不会让那样的情况出现!”孔继臣信誓旦旦地说道。

老支书先是一怔,可当他看到孔继臣异常坚定的眼神,顿时倍感欣慰,连忙称赞道:“好!你们这一批年轻人有学历,有见地,还有干劲儿,只要你有信心,我们村子就还有希望!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折腾几年,有用得到的地方随时开口。”

老支书也是诚心诚意的想为村民做一番贡献,可能也是受限于自身的能力,至今也没有大的作为。孔继臣也看得出来,当即向老支书表示了感谢。两人又继续向前走了一段,当再次停下时,已经来到了村外的田地,可眼前的一幕着实让孔继臣有些吃惊。虽然他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但庄稼长势的好坏他还是分得清楚的。眼看着一片片枯黄的幼苗,杂草丛生的荒地,他不由得皱起眉头。“老支书,庄稼的长势怎么这么差,是土壤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

老支书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村的土地还是挺肥的,主要原因还是疏于打理。这又回到了咱们之前所说的话题上,稍微还有些劳动能力的人都外出打工,谁还会在乎这一亩三分地。”

眼看着大片的土地被荒废,孔继臣的心里顿生不满,“该打工的时候去打工,地里的庄稼也不能不管吧?他自己不在乎,难道别人也不在乎吗?看着这么多资源被浪费,村里难道就不能想办法吗?”

老支书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你刚来,很多事情根本不懂!你知道小麦的价格是多少吗?知道大豆的价格是多少吗?知道亩产是多少吗?知道他们在外面做临时工一天的工资是多少吗?他们不是不想管,是他们学会了取舍。你以为我看到这些不心疼,你以为我每天就是吃饱喝足了混吃等死?”

面对着这一连串的质问,孔继臣无言以对。不错,他如果想在这个位置上有所作为,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看着越发激动的老支书,他有些愧疚地说道:“对不起,我没有质疑您的意思。虽然我是刚来,但我们也是一个整体。我只是认为问题既然出现了,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否则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误,也对不起百姓。”

话说到这个份上,老支书才稍微平复一些,“不是我不作为,我也一直在想办法。之前我们也开过动员会,甚至拿出了一些补助,可到头来情况还是没有一丝好转。你总不能让我去逼他们吧?我们也想把土地承包出去,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赞同,毕竟有些村里的老人还指着地里的庄稼生活呢,你也不能夺人家劳动的权利。结果就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承包方也不方便管理,最后只能作罢。以至于到后来租金越来越便宜,地还租不出去,自己又没时间种,最后只能荒着了。”

如果按照老支书的算法,村民们确实得不偿失。且不说误工的费用,单说来回路上的费用也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值当。那几块长势不好的庄稼地,估计也是主人实在不忍心丢弃,临走时草草撒上了种子,到时候能收多少算多少。对于个人而言,这也许是最无奈的选择。可对于一个整体来说,这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损失。眼下解决土地荒废的问题已然成了孔继臣到任后的第一个挑战,也让他不得不陷入了沉思。

老支书显然误解了孔继臣莫不作声的意思,用带有一丝嘲讽的口吻说道:“你也别发愁,即便没有解决的办法,也没人会怪你。你现在还年轻,说不定哪天又调走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孔继臣这才回过神来,他也听出了老支书话中的含义,连忙解释道:“别人或许可以这样做,但我不行!不瞒您说,我爸犯过错误。如果我做不出一定的成绩,那也失去了来这儿的意义。给我两年的时间,我保证让咱们闵洼村变一个模样!”如果换做以前的他,绝不会像这样毫不避讳的说出那句话。他知道自己要想有所改变,第一步就是要勇敢面对。绝对的坦诚相待不仅会给对方增加信心,也是对自己最好的提醒!

老支书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赞叹不已。他不是不知道孔继臣的底细,但这些话要从本人口中说出来,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单从这一点,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孔继臣的话。但愿真如他所言,闵洼村在不久的将来能变一个模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