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蜀国见闻(八)

大唐天佑十四年十一月中旬,蜀国朝廷发生了一件不小的事。

历任十年宰相的张格被贬为茂州刺史,被贬的权宦唐文扆以谋逆为由,被下旨处死。

此事传出,在蜀国朝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唐文扆的死是很多人都能猜到的,毕竟都被流放了,距离死也就是早晚的事。

但张格作为拥立王衍为太子的大臣,历任十年宰相,在朝中的亲信和盟友不少,这样的人居然被贬了。

还是贬去茂州。

茂州是什么地方?那里居住的人大多是吐蕃、羌族、温末人,汉人不到两成。

加上这里地势较高,被贬到这里担任刺史,这前途基本上是完了。

张格被贬的原因,不少人也能猜到,因为他是唐文扆时期的盟友。虽然其未参与唐文扆的谋逆,但如今看来,还是被牵连了。

唐文扆就是被王宗弼除去的,后者为了更方便的把控朝堂,自然不会容忍唐文扆的盟友还继续在朝廷。

所以便借这个机会,处死唐文扆,贬谪张格。

同为宰相的王锴、庾传素等人得知这个消息,也有些神色复杂。

特别是后者,算是张格的政敌,可如今却有些不是滋味。

至于为张格求情,那是不可能的。先不说他跟张格本就是不同阵营,而且他也不愿意去得罪王宗弼。jiqu.org 楼兰小说网

如今王宗弼和宋光嗣掌握朝廷大权,其他人根本不敢得罪二人。

而王宗寿得知这个消息,则是气愤不已,因为他觉得就算是贬谪张格,也应该等李唐的使团走了之后。

如今李唐使团在成都府,朝廷就处死唐文扆、贬谪张格,这不是让李唐使团看笑话吗?

可他的身份注定了他改变不了这件事。

还不只是如此,接下来数日,在李唐使团在永陵拜祭王建的期间,王宗弼以多个理由,把十余名张格一系的官员贬出成都府。

一时间,不少官员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被贬的就是自己。

当杨赞图和李严等人回到成都府得知此事时,也很惊讶。

“这蜀国看来挺乱的啊,几天内就贬谪十几名官员?其中还有宰相这样的重臣?”李严听闻颇为惊讶。

杨赞图却不觉得什么,当初圣上诛杀晋王李存勖一系官员、将领,直接是杀绝了几个府邸。如今王宗弼做的不过是把一些官员贬到偏僻之处任职,算不上什么。

“杨尚书听到怎么一点不惊讶?”李严好奇问道。

杨赞图淡淡道,“不过是贬了一些官员而已,算不上什么大事。”

李严却是不以为然,“新帝登基,蜀国就这么做,可见其朝堂上有些乱啊。而且贬谪张格等人的官员都是王宗弼的意思,可见这是为了除去政敌,跟蜀主王衍主动下旨贬官不同。”

“这对我们不是好事吗?乱就乱,跟我们又有何干?”杨赞图笑着道。

李严一听顿时愣住,也突然想起自己此行目的,这的确跟他无关,反倒是蜀国越乱越好。

“杨尚书倒是看得透彻。”李严点头道。

“蜀国这边是真的打算派遣使团去太原,你怎么看?”杨赞图不管张格等人被贬的事,反而关心起蜀国准备出使大唐之事。

这件事是宋光嗣告诉他们,出使的官员也定好了,是庾传素。

在王建在位末期,因为毛文锡跟唐文扆、张格等人争权,庾传素被牵连,先是被罢相,又改任工部尚书,没多久改任兵部尚书。

到了王衍继位后,他复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太子少保。

总的来说,他还是王衍继位后的得益者,所以对于张格被贬,他虽然神色复杂,但并未阻止。

有时候默认,就是最大的纵容。

王衍同意了王宗弼的建议,派人出使大唐,签订和约。可需要以为能代表蜀国的人,王宗弼和宋光嗣不愿意去,就只能从一众宗室或者宰相中选人,于是庾传素就成了出使的第一人选。

因为签订和约本就是蜀国主动提及,为了表示善意,所以宋光嗣就趁着杨赞图等人去永陵拜祭的时候提及此事。

听到杨赞图提到此事,李严听闻神色严肃,“恐怕圣上并不会同意这和约的签订,朝中的大臣反对的也会很多。”

他们此行本就是为了打探蜀国国内局势,摆明了就是为了他日伐蜀做准备。先不说那些武将,就连文臣里,也有不少人支持伐蜀,只是早晚而已。

这种情况下,支持跟蜀国签订和约的,恐怕不多。

杨赞图点了点头,“的确是如此,不过蜀国愿意派使团去洛阳,我们也无法干涉。不过他们可能要无功而返或者付出很大的代价才有可能签下这和约。”

庾传素出使大唐并准备代表朝廷跟大唐签订和约一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也不知道是传出去的。

这件事很快就压过张格一系官员被贬的风头,成为成都府上下热议的一件事。很多人支持签订和约,有些人又反对。

支持的自然担心大唐来伐,想要以和约来换取和平共处,即便是付出一些代价;反对的人认为和约根本阻止不了大唐伐蜀,反而会让大唐认为蜀国没信心一战。

可作为如今蜀国掌权的王宗弼和宋光嗣二人都支持此事,其他人反对也没多少用。

但这件事却是闹得很大,就连很少出门的普慈公主居然也得知了此事。

在宋光嗣过来取信的时候,普慈公主忍不住询问道,“枢密使,本宫听闻朝廷要派使团去唐人那里,并计划跟唐人签订和约?”

宋光嗣有些意外,下意识点头道,“没想到长公主殿下也得知了此事。此事是巨鹿郡王提议的,圣上也准了。”

“可这一纸合约能阻止唐人来伐吗?本宫听闻唐人大军已经占领了江淮之地。”想到安康公主心中所提的事,普慈公主有些担心。

若大唐真的大举来伐,蜀国能挡住吗?

若是能挡住还好;若是蜀国挡不住,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