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王衣之求

“爱妃这是干什么?为何行如此大礼?”

看到这位本来有些刁蛮的蜀国公主,李柷惊愕不已,连忙上前准备扶起对方。

大唐不兴跪拜礼,即便是臣子面圣,也都是鞠躬加上手势礼而已,跪拜这种一般是拜天拜地拜父母这种才会出现。

王衣作为贤妃,日常也不需要行跪拜礼的。

面对李柷的搀扶,王衣并未领情,依旧跪在地上,语气颤抖地说道,“请陛下饶妾身一族之性命。”

听到这话,李柷更加惊讶,眉头紧皱,对着一旁的高升示意了一下。然后后者便让在场的其他宫女、宦官撤下,没一会儿,整个寝宫正殿就只剩下李柷、王衣和高升三人。

没有了外人,李柷语气变得和缓起来,蹲下看着眼前举止怪异的爱妃,有些好奇,“爱妃这话是什么意思?爱妃族人的性命并不在朕的手上,为何要朕饶他们一命。”

王衣擦着眼角的泪水,抬头看了一眼李柷,又低头解释道,“如今妾身父皇病逝,蜀国定会陷入混乱,妾身那十一弟也无本事,朝廷肯定会趁机伐蜀。

妾身只盼陛下他日灭蜀之后,可以饶妾身族人性命,妾身愿意修书劝降他们。”

本来还有心搀扶王衣的李柷,听到这些话,双手收了回来,然后起身站着,并未回答。jiqu.org 楼兰小说网

王衣连忙抬头,拉着李柷的长袍着急道,“陛下,妾身就这一个请求,陛下若是答应,妾身愿意做任何事。陛下。。。”

看到自己的女人如此模样,作为正常的男人,李柷应该会心软才是,但不能以正常的男人来对待他。

王衣成为贤妃本就是和亲,是蜀国为了跟李唐休战,采取的和亲政策。当然,王衣也给李柷诞下了一个皇女,还是有一定的夫妻感情,但也看得见。

“爱妃说笑了,蜀国那么强大,朕并没有伐蜀的意思。就算是伐蜀,以蜀国的天险,朝廷大军也未必能攻破。”李柷笑着回道。

若是不熟悉李柷的人,或许会相信他的这话。

但王衣是谁,是李柷的身边人,李柷一个月至少有两次会在她这里就寝,三年时间下来,也算是有些了解。

在王衣听来,李柷的这话太假了。

伪梁和杨吴宗室的结局,让王衣怕了。若是父皇还未死,或许她还不会这么担心,但如今父皇一死,她知道王衍这个弟弟根本守不住蜀国,被大唐灭国是迟早的事。

可主动归降跟被朝廷大军攻灭意义不同,她自然是希望族人平安。

王衣依然哭泣道,“陛下,妾身知道,朝廷一定会伐蜀的。杨吴比蜀国强大都覆灭了,蜀国肯定没法避免。

妾身愿意修书劝降他们,只盼陛下看在他们主动投降的份上,可以饶他们一命。”

李柷听闻觉得有些好笑,“爱妃有些想当然了,你能劝降你那十一弟?好好的皇帝不当,为何要归顺朝廷?”

王衣听闻不禁沉默,她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劝降王衍。

她又不是王衍的胞姐,也不受大小徐妃的喜爱,如何能劝降王衍?

但她依然不想放弃,“陛下,妾身只盼陛下他日攻灭蜀国后,可否为王氏一族留下一条活路?”

没有办法的王衣只能退而求其次。

徐温这样的人都能有子嗣或者,为什么蜀国宗室不能活下来?蜀国又不是伪梁?跟朝廷虽有摩擦,但并无深仇大恨。

看到王衣那楚楚可怜的模样,李柷有些不忍,但这件事他也不敢贸然答应。

他是天子,说过的话肯定地算话。在敌人面前言而无信倒也无所谓,可以说是兵不厌诈,可在自己人面前却是不行。

李柷瞥向高升,后者见状连忙低下头,显然不想掺和这件事。

见这个高升不接茬,李柷只能看向王衣,突然色心大动,可想到对方父皇刚去世,好像也不合适,便抛弃了脑海中那不太好的想法。

“你起来吧,若是他日蜀国上下愿意归降,我可以饶王衍那小子一条命,但前提是他投降才行。”李柷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他并未说王建的其他子嗣,包括义子这些。

说实话,南方割据势力中,他就忌惮王建。

谁让这个家伙的儿子和义子很多,若是不杀了,岂不是都会成为不稳定因素。

所以李柷肯定会在蜀国大动干戈的,但也得在控制蜀国后才行。

王衣毕竟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子,而且从小娇生惯养,哪里能听清这话里的深意。

“谢陛下,妾身一定想办法让他们归顺陛下。”王衣连忙磕头,一脸的感激。

或许是觉得自己蒙骗了对方,李柷把对方扶起来后,今晚就没有在这里就寝了,只是安慰了一会儿,用了晚餐便离去。

李柷也在思考,连王衣这个久居深宫的女子都能察觉到蜀国的好日子恐怕不长了,也不知道蜀国自己知不知道这个情况。

。。。。。。

十月初一的朝堂上,李柷正式宣布了以刑部尚书杨赞图为正使、太常卿李严为副使,组建使团前往蜀国吊唁王建的病逝以及恭贺蜀国新君继位。

其实在前两日,不少朝臣都得到了一些风声,毕竟圣上先后召见了杨赞图和李严,只是不知道什么事而已。

其实如今的朝会,很少商议琐碎的朝堂之事。

民政事务上的事都是呈交内阁,军事上的事是呈交枢密院或者兵部。

一般的小事都是内阁或者枢密院自行做主,但需交由李柷审批;重大的事需要在决断前呈李柷这里。

这样一来,李柷这边清闲了很多,也没有完全不管内阁事务。

这种操作方式,也让例行的朝会少了很多事,不再商议琐碎的小事,品级低的官员也不需要天天上朝。就算是遇到大事,圣上一般都是召集六部九寺的主官以及内阁大学士、枢密使等官员商议。

不过在宣布完出使蜀国使团一事后,便有一名从五品的官员便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如今杨吴覆灭,洛阳城以及紫微宫修缮完毕,臣以为朝廷应还都洛阳,以便朝廷更方便地管理中原和南方之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