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06【一更】 吃饭这件小事儿~……

***

昨天折腾到半夜三点多才睡下,秦蔻一直睡到中午才起来。

睁眼时,她听到了空调睡眠模式之下发出的吹风声,整个人紧紧地裹着蚕丝被,听到手机在震动。

她迷迷糊糊地在床上蠕动了一下,伸手去摸手机,连打来电话的是谁都没看,就直接摁了通话键,沙哑地说:“……喂?”

——刚睡醒的人,说话语气总是有一种浓郁的倦怠。

对面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沉默了一下,秦蔻不明所以,又“喂”了一声。

对方说:“醒了么?打算蒸鱼。”

这个声音是很有辨识度的,又低沉又沙哑,说话言简意赅,极为短促,好像多说一个字出来就能要了他的命一样。

是一点红。

秦蔻坐在床上睡眼惺忪,呆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在此期间门,对方既没有挂电话也没有说话,手机听筒里只传来他又浅又稳定的呼吸声。

哦……他是问她醒了没有,如果醒了,他就准备把那条鱼给蒸了。

秦蔻满腹狐疑:“……你可以么?清蒸鲈鱼感觉很难的样子。”

一点红:“…………”

他说什么来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她会做饭就有鬼了。

他淡淡地说:“不难,很简单,我在网上找了个视频学。”

秦蔻:“啊……那调料呢?你都认识?”

一点红:“……瓶子上都有名字。”

不过他倒是蛮欲言又止的,在他们来之前,秦蔻明明就是一个人住的,自己又不会做饭,家中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倒是齐全得很,就连刀具也一应俱全,讲究得很,甚至还有一把乌兹钢锻造的刀。

如果他去当面问一问秦蔻,可能会得到一个理直气壮的回答——差生文具多嘛!怎么啦怎么啦!

其实是因为……那会儿大学刚毕业,终于可以自己一个人住了,她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总觉得自己可以过上每□□九晚五、平时喝喝茶做做饭运动运动,非常健康自律的生活,然后就买了一堆东西……

结果就是四五年都放着落灰。

一应俱全地调料台不太一样,她毕竟不是真的一点厨房都不进,蒸个米饭、弄个番茄炒蛋或者煮个面什么的还是可以的,所以调料不管用不用吧,该有的都得有!

她这样一个生活技能刚刚及格的人,还对一点红各种不放心呢,想了一会儿,又想起个很重要的问题,问他:“那葱姜呢?我家里没有诶。”

清蒸鲈鱼,应该要有葱姜一类的东西提味的……吧?

一点红:“…………”

他无奈地解释:“我下楼了。”

秦蔻惊讶:“你去菜市场了么?怎么自己一个人去。”

他又不认路,迷路了怎么办?

一点红道:“……不是。”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下楼找人打听菜市场在哪,碰上个在楼下种菜之人,拔了几颗葱非要送我。”

……还热情得要命。

这就很怪……一点红哪里碰上过问个路人家非要送两根葱的,况且他又不爱欠人人情,结果对方热情似火,推推搡搡地往他手上塞,若放在以前,哪里会有人敢这样的近他的身?

结果这里的人,简直是个个都没感知危险的那根筋,他这样的冷脸往那里一立,那大姐居然还能一边给他塞葱一边热情地与他攀谈:“小伙子怪帅的,有没有对象啊?”

一点红:“…………”

他这样想着,就在电话中顺便也把这件事告诉了秦蔻,顺便问她:“‘对象’是什么意思?”

秦蔻笑得窝在床上起不来,像个虾米一样拱来拱去。

她抹抹自己笑出来的眼泪,跟他说:“对象就是女朋友的意思,女朋友……嗯,在你们那时代应该没有吧,你们那里应该讲究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了就直接结婚?那对象应该就是……姘头的意思?”

一点红:“……”

一点红:“…………”

一点红:“………………”

所以那热情大姐居然是问他有没有姘头?这……这该怎么说呢。

他的沉默简直震耳欲聋。

秦蔻安慰他:“没事啦,我们这里的人大部分都不这样的,就是有些年纪比较大的叔叔阿姨吧,就爱打听这些,其实他们倒是没有恶意,就是总喜欢给年轻姑娘小伙子做媒,随便敷衍一下就行了。”

这也是城市与城市之间门气质的差异,像是上海深圳这样的地方,一定不会有半个人来问这种问题,X市这样的现象其实也不太多,如果在秦蔻她爸爸的老家……嗬!那地方才叫夸张呢,每天她几点出门都有门口的大爷大妈顺嘴就告诉她爸!小区里住了个三十几岁没结婚的姐姐都被人疯狂说闲话。

这就是“熟人社会”。

但其实,古代的“熟人社会”现象是更加明显的,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也就和不超过五十人在打交道,这样的环境之中就是没有秘密的,谁家老汉昨天晚上睡觉说了什么梦话都有可能传遍。

所以在这种熟人社会之中,出现一个外地来的陌生人真的非常显眼,因此史料之中才会出现什么某某人潜逃到某某处,结果被当地百姓报给了官府这种事。

这是生活在城市里的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社会形态。

而一点红之所以对这样的事情并不熟悉,想来也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游离在民间门百姓生活之外的人。

冷面杀手哼了一声。

虽然秦蔻所说的“敷衍”二字,他也觉得和自己本身知道的意思有不小的差距,但这话本是还是很好理解的,他没多说什么,只淡淡道:“嗯。”

然后就主动挂断了电话。

打了一通电话,秦蔻的困劲儿也完全过去了,在床上伸了个懒腰,准备起床洗漱,下楼和楚留香一点红一起吃饭。

洗过了脸,清醒了一把,她才忽然反应过来……哦,不对,家里又有别人了,是陆小凤和花满楼。

这时空乱流这两次的间门隔是不是太近了一点?

秦蔻挠挠头,打开微信,找到了她的妈妈安宁安老师。

秦蔻:妈妈在干嘛!

三秒后——

[麻麻发来视频通话请求]

果然!

秦蔻总觉得,像她爸爸妈妈这个年纪的人,用微信格外得喜欢打视频电话,很少纯发消息聊天。

……说不定几位古代男士在熟悉了微信之后,也会格外喜欢视频电话?

她摁下了接听键。

视频对面就出现了安宁安老师的脸。

她问:“最近店里生意怎么样啊?啊呀,才醒么?说了多少回了晚上不要熬夜……”

秦蔻的妈妈,安宁安老师,是X市师范大学的老师,只有秦蔻这一个独生女儿,宝贝的跟什么似得。

安宁老师或许是那种在传统的叙事之下最成功、走得最顺利的人,所以她对自己的女儿秦蔻最开始的期待,也是完全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大学读法律专业,出来考公|检|法单位或者读研究生继续深造,以后能当高校老师也非常好……

不过秦蔻自上大学之后就非常放飞了。

——安宁安老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这里了,她其实很清楚儿女长大了就是会自己飞掉的,不可能一辈子跟着父母的期待走。

所以无论是搞乐队,还是秦蔻毕业后去做律师,后来又辞掉工作自己开店,她在思考过后,最终都支持了她,偶尔还会跟秦蔻爸爸一起去她店里感受一下地下音乐现场。

不过再开明的妈妈一见了女儿还是会忍不住多唠叨几句。

秦蔻从善如流地撒着娇,又说自己要下楼吃饭去了,有鱼吃。

安老师:“…………”

安老师:“……你请了个阿姨?没听你说呀。”

秦蔻说:“没有啦,就时空乱流嘛,这一次可来了不得了的人。”

安老师追问:“是什么人呢?问清楚来历没?大橘要好好带在身边,要不把那几个人带回家来见一见吧,爸爸妈妈不放心。”

当然这份不放心其实也有限,毕竟安老师家里其实出过不少会引来时空乱流的人,属实是司空见惯了,在加上还有祖传大橘。

秦蔻神秘一笑:“好哦,不过再等几天吧,先教一教他们言行举止什么的,还有,叫爸爸还有外婆不要太激动。”

她外婆也是个武侠迷来着!

安老师狐疑。

秦蔻终于问到正题,说起了这两次时空乱流间门隔的事,安老师想了一想,说这事儿得问问外婆,等外婆回来再说吧。

——在秦蔻之前,遇上时空乱流次数最多的,是她的曾外祖母,也就是她外婆的妈妈,听说她的曾外祖母居然能够控制乱流,令乱流稳定的出现和消失,甚至还和几个异时空的旅人保持着长期的串门子关系。

听起来就很奇幻,有没有!

不过曾外祖母早就去世了,而她外婆这两天和老姐妹们出门旅游去了,这件事一时半会电话里肯定说不清的,所以得等她旅游回来。

母女两又说了几句,安老师要去给研究生上课,就挂断了电话。

秦蔻想了想,又给自己的二表哥打了个电话,借了样东西,一件这两天就很可能用到的东西。

***

她下楼时,餐桌上已经摆上了午饭——一条清蒸鲈鱼,香辣小龙虾拌面(一点红果然用昨天剩下的小龙虾汤下面),一盘西红柿炒蛋、另还有一盆虾仁紫菜鸡蛋汤底的小馄饨。

菜色不丰,而且这顿饭看起来有一种非常凌乱的混搭气质……但没办法,秦蔻家里连葱姜都没有,能有两个西红柿、几个鸡蛋来炒盘菜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虾仁紫菜鸡蛋汤……这很明显是半成品,那天去麦X龙的时候秦蔻顺手扔到购物车里的。

虽然如此,但陆小凤不知道啊。

汤色淡青,上头浮着一层淡淡的油花,虾皮与紫菜均是提供鲜味的吃食,带着股淡淡的海味微咸,蛋花冲得很散,也无半点腥气,里头下了馄饨,竟然是香菇馅儿的!一口下去,只觉得鲜上加鲜,叫人只觉得连舌头都想吞下肚子去呢!

陆小凤忍不住赞道:“没想到红兄的手艺竟如此之好?这般手艺,说是京城名楼的大师傅,也没什么不对的。”

他心中忍不住惊讶。

一点红这名字,自然也是流传到百年之后的。

相传他极有性情,乃是当时的天下第一杀手,杀人无数、冷酷残忍,与盗帅楚留香不打不相识,又成就了一段友谊佳话……

杀手做饭的手艺为什么会这么好呢?他难道还曾潜伏在什么大酒楼之中,所以才顺道学了这么好的手艺?可这“顺道”能顺成这样,也……也太有天赋了吧!

就说这馄饨,与寻常馄饨就有不同,皮薄如纱,下锅便化皮为冻,牢牢裹着肉馅,在淡青的汤中浮沉,肉馅若隐若现……汤的鲜美还尤可说是这紫菜与虾子的鲜味,但这一手擀皮包馄饨的手法,就真的是硬功夫了。

隔行如隔山,杀人的手艺与做菜的手艺,那可完全是两码事,能将完全不同的两件事都学到极致……这红兄的本事当真是大得很,若再会个琴棋书画,岂非就可与当日的千面公子王怜花相提并论?

陆小凤心悦诚服,毫不吝啬,大赞特赞。

一点红:“…………”

不,他只是把冻在冰箱里的半成品直接倒锅里煮了而已。

他心情微妙,看着陆小凤的表情,又瞥了一眼秦蔻,发觉她果然是一副嘴角止不住往上扬,一副忍笑不止的表情。

……所以他当时为那方便面心悦诚服,误认为秦蔻是什么酒楼名厨的时候,也是这幅蠢相么?

他面无表情不说话。

但陆小凤是谁呢,陆小凤可是天下第一会活络气氛之人,他早知道一点红的个性,见他不搭茬,也不生气,转而奇道:“这长安八百秦岭之中,竟还产香菇这一味山珍么?”

——他早上和楚留香聊了不少,自然知道这处就是昔日的长安城。

香菇——这在现代人眼里根本不算是什么,但是在古人眼中呢?

古有“敲木惊蕈”之说,便是讲一味名叫吴三公的养菇人,对着三四年不出菇的菇木十分懊恼,于是便一边叹气、一边用斧头敲击菇木,结果三四日后,香菇大出,后来这位吴三公便摸索出了一套“敲木惊蕈”的秘法。

这样的说法无疑是有一种十分浓厚的神话色彩的,但也体现出了古代香菇养殖技术的难,会者寥寥,更多的是山民们在山中挖野生香菇去卖,能卖出大价钱呢!

所以说山珍海味、山珍海味,这四个字在现代人眼中是被消解了的,只作为一种昂贵美食的统称代称,但在古代人眼中,山珍的确是山珍,海味也确实是海中奇味,离开了产地,再想吃一口好的,可不是什么容易事。

还有虾皮与紫菜,这也合该是关中不出产的东西才对。

秦蔻想了想,解释道:“主要原因应该有两个,第一,是香菇人工养殖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产量很大;第二,因为交通运输的快速和便利。”

陆小凤奇道:“交通?便利?不知是如何个便利法?”

——对,他还没见过车子呢。

话头说到这里,这顿饭其实也吃得差不多了,秦蔻就直接站起身来,去拿ipad,翻出几个科普现代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视频给他们看(听)。

从马车、牛车到汽车、蒸汽火车、再到现在时速高达到300km/h的高铁、动车,然后是飞机,这或许才是最符合古人心目中的、近乎神话般的“筋斗云”、“御风而行”吧!

隔着屏幕,或许这种冲击力是不够的。

但是陆小凤还是怔住了。

小小的屏幕里,是一只人造的铁鸟,有翅膀、有身子。

这屏幕并不大,所以这只铁鸟看上去也不大。但铁鸟身边,有着来来回回的人,似乎在检查着什么,那些人站在铁鸟身边,就好似是蚂蚁站在大象身边一般,渺小极了。

所以这只铁鸟到底有多大,只要稍微对比参照一下就能明白了。

这样巨大!这样沉重!

即便没有亲眼见到,仍觉得不可思议——人类居然能造出这样令人震撼的造物么?

而这样的巨鸟,居然能……飞上天空……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