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京都安庆坊,张王两家面面相觑。

他们在安庆坊开了十几家大小食店,供应一两千人吃饭。

主要就是御用监,尚宝监,宝钞司,灵台门侍卫,每日两千多人的三餐,赚得还不错。

其实宫里有膳房,但谁让这附近的西膳房做饭不好吃,岂止是不好吃,简直难吃得要死。

这生意一做就是好几年,张王两家从中获利不少。

但对他们两家来说也有麻烦。

一个是因为这次食客多,竟然有其他食店想跟他们抢生意,这哪能忍,该被赶走的全被赶走了,没赶走的也是距离宫门很远,还不算太搅和生意。

第二个麻烦则是跟宝钞司总管打好关系。

在人家跟前开店,人家又是宫里的人,自然要关系好点。

西膳房迟迟不改善,宝钞司总管迟迟不提这件事,甚至还阻拦西膳房改善,为的就是吃这份利钱。

按照正常来说,自己宫人吃不好饭食,还要出去花钱买饭,早就学御用监去投诉了。

哪像宝钞司总管这样,非但不投诉,还故意让他们都去安庆坊吃饭,自然有利可图。

是的,当初投诉西膳房的人,就是御用监正总管,但人家投诉的又没问题,是绝对合理,绝对给自己宫人争取利益的。

所以西膳房也好,尚食司也好,都没有多说什么,跟御用监关系还是很好。

至于关帝庙基本没人,尚宝监两个总管都不管事,旧监库又是绝对的自己人。

但御用监正副总管投诉,掌权贵人也是不是很在意的,宝钞司那边的事她多少知道点,自然不可能主动开口损害手下的人利益。

也就是西丞副那个偶发事件,这才让她把御用监投诉拿出来用。

人家也不是为了解决西膳房伙食,就是用这个当借口克扣西膳房的例份而已。

事情闹到现在,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掌权贵人想夺权。

尚食司想趁机改善伙食。

但唯一在意料之外的,可能就是张王两家了。

你们宫里的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可细细想来,还是宫人去哪吃饭的事,他们两家指望赚宫人们的钱。

这样一来,肯定不会盼着西膳房真正改善。

宝钞司总管也是拿这个理由劝他们的:“只要熬过这几天,西膳房就能彻底搞垮,到时候一个宫人都不会去西膳房,那些宫人不还要依赖你家的食店?”

这几天里使劲折腾西膳房,并且阻挠尚食司调人过去。

这调人可不是送过去使用,而是经过内务府名册直接划人到西膳房那边,等于增加西膳房宫女数量。

在调宫人去西膳房之前就把那边弄垮,到时候又能追个失责的罪名,再加上之前说的三月之约。

掌权贵人顺手接过西膳房合情合理。

宝钞司总管还劝:“就这几天时间,你们忍忍就好了,很快宫人们就过来吃饭,所以这几天门庭冷落也不要着急。”

“我就把宫人们调走几天,很快再让他们回来吃饭。”

这些话张王两家也记在心里,但记在心里跟看到往日红火的食店无人问津,这还是两回事。

两家心里纵然明白宫里贵人们的计划,可心里到底埋怨。

给了你们银钱,却不办事,那还不如不给钱。

这个月的孝敬可没少给。

而且宝钞司总管一句话,就把宫人全都调走,不在安庆坊吃饭,实在太突然了。

这事对西膳房突然,对安庆坊大小食店何尝不是突然。

开饭店的,谁不是提前定好食材。

突然这么一来,对张王两家损失可不小。

十几个大小食店,那么多食材,那么多员工,赔钱赔的他们两个闹心。

昨天晚上已经让他们不好受了,今天一大早又传来这个消息,而且一停就要两三天,张王两家只能坐在食店里叹气。

可再叹气又有什么用,先熬过去再说吧。

如果超过两三天,那他们真的要再去找宝钞司总管。

给的银子不能白花!

张王两家刚想出门,只见门口有人鬼鬼祟祟的,好像看了店里确实没人,这才想溜走。

但能没事赶走其他同行的店里,会让这种人走吗?

张家的头一个瞧见,立刻让人拦住,在他家门口鬼鬼祟祟做什么呢!

可不管怎么问话,这人就是不开口。

跟宫里接触时间长的王家忍不住道:“不会是个太监吧?”

太监?

宫里的人穿着普通百姓衣服过来做什么?

等苏菀得到消息,就知道这太监是谁派去的了。

按照西丞副的话来说,她刚把苏菀写的纸条送到尚食司长官手里,那边就开始行动。

现在早饭时间没过,张王两家已经坐不住。

主要是他们把探听消息的太监“收买”下来,这才知道宫里的“真相”。

反正根据那个太监来说,以后安庆坊的食店定然开设不了。

这次关门几天只是让他们提前习惯。

因为想让西膳房改善伙食,就是宝钞司总管上面贵人的主意。

那位贵人指名了要西膳房改善,要西膳房尽量多让宫人去西膳房吃饭。

宝钞司总管既是她的人,自然听话。

昨天不就听了吗,今日又让宫人去西膳房吃饭,就是为了表忠心。

你们这些食店早晚会关掉的。

宝钞司总管知道突然关门肯定不行,现在就拖时间呢,拖段时间久了,你们店里一赔钱可不自己关了?到时候跟他可没关系。

什么?

你们给了钱?

你们给的钱能跟宫里贵人比吗。

那才是长久的靠山。

只有这个宫人是谁?自然是内宫贵人派来打探消息,看看安庆坊还有没有宫人在外用饭,看我的牌子就知道,我确实是内宫的人。

若是有的话,那就是宝钞司总管没做好。

那为什么我跟你们说实话?

自然是给你们给的银子够多。

反正就这种事情,不管张王两家信或不信,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就等着生根发芽。

等“内宫”太监走了之后,这两家恨得咬牙切齿,都没说信不信。

但一想到西膳房改善好,那这些宫人岂不是都去西膳房吃饭?有免费的食堂,谁也不想花钱吧。

以前花钱是因为那的伙食太差,也因为宝钞司总管明里暗里监督。

若总管的靠山要握住西膳房,要改善那的伙食,岂不是抢他们的财路?

但到底只是小道消息,他们还是要多打听才是!

苏菀听完这些话,笑道:“不出一天,他们绝对坐不住,要来抢宫人去他们那吃饭。”

“一天?”西丞副疑惑,“但方才长官同我讲这些的时候,说要两天才行,这两天要消磨他们的耐心。”

等张王两家实在没了耐心,就会去找宝钞司总管闹事,要么把银子要回来,要么让宫人们再去安庆坊吃饭。

否则就鱼死网破,把给孝敬钱的事说出来。

不过这会听着厉害,其实都在互相试探,看看最后到哪一步。

这对苏菀她们来说就足够了。

而且还有了盼头,只要西膳房坚持两天就好,大家咬咬牙,也是能成的。

反正现在要着急的不是她们。

至于说一天?

自然是苏菀的后手。

想必这会西膳房早饭时间差不多过去,安庆坊李家猪蹄,也应该收到方子了吧。

还要顺便传出自己让他说的那句话。

那便是:“以后安庆坊做饭食不能太糊弄了,西膳房做的饭菜太好吃,若比西膳房饭菜差,人家为什么要花钱来安庆坊吃饭呢。”

这句话只要传到张王两家耳朵里,那就有意思了。

之前御用监跟尚宝监在他们那吃饭,是因为西膳房饭菜难吃得太厉害。

等西膳房伙食改善,他们两个地方的人骤然减少,这可是实打实的情况。

张王两家早就感觉到了,还去找过宝钞司总管问原因。

现在再提起来,绝对危机感更强。

再有什么:“什么只关门两三天,明明是以后都没客人。”

“跟贵人比,你们算什么啊。”

“西膳房免费啊!还好吃!让宫人们自己选,也不会选安定坊吧。”

其他的也就算了,最后一句深深刺痛张王两家的心。

是啊。

西膳房饭食好吃的话,那他们一点优势也没有了。

要不然去打听一下西膳房的情况?

常在宫门口做事,自然能打听的,顺便印证一下内宫那边的消息。

在张王两家做这些事的时候,传出去留言的李家大猪蹄正在做卤肉饭,也就是苏菀给的方子。

这方子粗粗一看,就能让人觉察出里面的精妙。

他们本来就做猪蹄有些门道,如今一看卤肉饭,更是立刻动手。

也不知是谁给的方子也太厉害了。

给方子的苏菀此时正在准备西膳房今日午饭。

跟苏菀想的差不多,忙完早饭,就要开始准备一千五百多人的午饭,基本上一刻都不能停歇。

洒洗的宫人更是如此,她们负责打扫食堂,负责把碗筷收回来,也忙得厉害。

这会还要帮忙刷碗,因为厨房的宫人在处理食材。

就连切豆腐,都要切很长时间,还要保存好不能变色。

倒是宫保鸡丁的鸡肉好处理一点,昨天熬汤用鸡架的时候已经切的差不多。

整个上午,西膳房切菜洗菜的声音都没停过。

负责蒸饭蒸馒头的于淑则蒸了往日五倍的饭食,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

一时间,很多不用的灶台今日也重新点燃,八十个人准备这么多人饭食实在太容易。

这也是之前已经习惯这样的菜单,大家做事也有条理了,否则更会手忙脚乱。

所以苏菀才决定等事情结束,再更改夏日菜单。

昨日揉面忙了那么久,今日做菜又是如此,已经有宫人隐隐抱怨。

这种情况下不抱怨才不正常。就在西丞副准备去找人帮忙的时候,西膳房侧门被人敲开。

来的人苏菀也认识,就是旧监库的掌事小太监,他带了二十多个人过来,一来就道:“我们总管说你们肯定很忙,让我抽点人手过来。”

苏菀看着有些惊喜。

这种时候偷偷送人过来,可再合适不过了。

谁知道不仅旧监库送人,御用监尚宝监也送了些人。

特别是尚宝监,他们那活计清闲,随便就来十几个。

三个部门都有同样的想法。

那就是西膳房不能垮!

若是西膳房垮了,他们去哪吃这样好吃的饭菜?

苏菀看着他们笑:“幸好你们来帮忙,最近确实很忙,要不然就要换菜单了。”

换菜单?!

经常吃西膳房饭食的御用监尚宝监听此,立刻瞪大眼睛。

虽说如今的菜单已经很不错了,但谁不想吃更多的美食?

反而旧监库没什么想法,只道:“还是看你们的情况,若是太辛苦,也不用换。”

“嗯,最近肯定不成。至少等西膳房稳定之后,我定然做出让你们都喜欢的菜单。”苏菀几句话,就让来帮忙的三司宫人想法不同。

但接下来苏菀什么都没讲,带着众人到西膳房帮忙。

见到来这么多人帮着做事,西膳房众人算是松口气。

现在事情真的太多了!

她们各个都是腰酸背痛,甚至有些头晕眼花,这些都是累的太厉害了。

还好有三司宫人过来帮忙,一来就是三四十人,瞬间减轻很多压力,有些不怎么要紧的活计就可以交给他们做了。

虽说大家都知道其他地方宫人过来帮忙不长久,可是先把眼前几顿饭解决之后再说。

苏菀自然也跟在其中,但她方才说的话却在三司宫人心中。

隐隐觉得苏菀的意思是,若不是内宫跟宝钞司捣乱,他们就能吃到其他美食了。

可转念一想,苏菀不过十二,就是个可爱会做饭的小姑娘,她懂什么啊。

估计就是随口一说,说了真话而已。

现在到了夏季,别说换菜单了,平日里的绿豆汤也应该煮起来。

但现在谁也不会埋怨西膳房不做事,人家做了,只是事情太多,眼看着就知道辛苦。

像北膳房吧,要负责三千一百人的伙食,是西膳房的两倍。

可人家有多少宫人呢?有三百二十个,干活的人是西膳房的四倍!

按照正常来讲,西膳房应该有一百六十人才行的,如今只有八十,还想让人家怎么样?

这些道理一想通,自然只能暗暗嘀咕掌权贵人太狠。

要把人逼到什么程度。

苏菀听着众人小声讨论,却把泡好的绿豆跟薏米给端了出来。

煮绿豆汤到底不费什么事,该煮还是要煮的。

越是这种时候,西膳房越要把事情做得漂亮。

现在她们西膳房看着兵荒马乱,忙得脚不沾地。

可外面自有人在处理这些事。

西膳房只要把饭食做得漂亮,那就是给尚食司长官底气,就能让这场兵荒马乱早些结束。

混乱是台阶。

如今她也好,尚食司长官也好,就想踩着今日的混乱登上阶梯,彻底绝了西膳房的后患。

这种混乱的时候,煮一大锅清热解暑的绿豆百合薏米汤,也给大家去去火气。

其实苏菀昨天就想做来着,但晚上有事也就罢了。

这会来帮忙的人也多,很多事情都有条理,她也能在角落找个锅开始给大家煮消暑汤喝。

下午日头一大,大家都容易疲乏无力,此时有碗凉滋滋的绿豆汤,再好不过了。

绿豆跟薏米提前用水泡过,又放到冰窖里,此时拿出来煮汤,很容易把绿豆跟薏米煮开花,可以大大节省煮汤的时间。

而煮绿豆汤确实要快些的,很多人煮出来的绿豆汤并非漂亮的绿色,而是颜色发红,原因便是煮汤的时候没盖好锅盖,让绿豆水在煮的时候接触空气,这样就会变成红色。

如果有高压锅的话,直接上锅压,出来的绝对是清亮亮的绿色。

现在苏菀只等着锅里的水烧开,然后倒入百合绿豆薏米,其实这会就不用管了,等着里面的汤水再次烧开就行。

再次烧开之后,炉灶大火改小火,继续煮汤,期间不用开锅盖。

因为煮汤的时候水肯定放的特别特别多,没有糊底的危险。

毕竟这是煮汤,并非熬粥,两者有些区别。

前者喝的是汤汤水水,后者还要吃里面的食材,所以还是有些区别的。

绿豆薏米提前用水泡过,又冰镇过,转小火之后一刻钟放入少许冰糖,也便可以喝了。

西膳房的冰糖肯定要省着用,此时也就提个味。

不过苏菀并未立刻把绿豆汤水出锅,而是把炉火直接灭了放一旁冷却。

冷却后直接让人抬着到冰窖里。

冰镇的绿豆汤!

谁不想来一口呢!

因为绿豆汤煮的简单,苏菀基本没麻烦什么人,全都是自己动手。

等到送饭的时候,还送了碗到言沛那。

西膳房很多宫人还是等到午饭差不多结束的时候,这才知道苏菀竟然准备了冰镇绿豆汤给她们,一时间惊喜万分。

要是往常肯定很多人能发现此事,但今天太忙了。

从天没亮开始做早点,做完早点做午饭,现在终于把一千五百多宫人都送走。

每个走的时候,都在夸西膳房饭食好吃。

特别是宝钞司宫人,除了偷偷来过西膳房的几个太监之外,剩下的人抱着盘子在舔。

他们之前是傻子吗?

为什么不来西膳房吃饭,而要去安庆坊?

为什么会错过这里的饭食啊!

其实宝钞司宫人边吃还边有些愧疚,毕竟有些小九九他们也是知道。

这一愧疚,就有人主动帮忙收盘子收碗,甚至主动帮忙干活,倒省了西膳房不少麻烦。

没办法,谁让吃西膳房的嘴短,谁让西膳房做饭好吃!

也因为宝钞司宫人的做法,让西膳房宫人倒是消了些气,同时心里又有些骄傲。

看看,谁能拒绝西山的饭食呢?

同样的,谁也不能拒绝苏菀熬制的冰镇绿豆汤!

哇!

苏菀简直太贴心了!

忙碌许久的西膳房宫人,还有赶来帮忙的三司宫人,美滋滋地喝上一碗解暑解乏的冰镇百合绿豆薏米汤。

这种感觉也太舒服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