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

从北膳房回尚膳监,苏菀停了四五天再去南膳房。

她最近就赶场了,天天在这几个地方转悠,李蓉蓉看到苏菀来的时候,下意识握紧手里抹布。

苏菀为什么在几个膳房里面换着做事,她姑姑南丞副跟她讲过。

绝对不是来过负责换餐具的事,而是借着这件事让苏菀熟悉各个膳房的工作。

过段时间大家对这心知肚明,所以别看苏菀只是小宫女,但无论去哪,都有人捧着。

这就是让苏菀彻底在尚膳监好做事了。

以后若是提拔女官,那她也会被率先提起,谁让她确实有资历。

反而自己,只能在南膳房做上什。

说话间,李蓉蓉算着时间,肉已经正蒸好了,今日有三品的官员在南膳房小厨房吃饭,特意叮嘱了要吃南膳房的蒸肉。

若是在其他时候,她肯定觉得高兴。

但如今看着,总觉得苏菀要比她厉害很多倍。

连姑姑也说过,以后好好跟在苏菀后面就行。

其实经过上次冬祭,李蓉蓉心里已经明白几分,但真的再面对,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在苏菀越厉害的时候,越明显。

苏菀一到南膳房,就感觉这里气氛不太对,同样是去北膳房做事,可这里的感觉完全不同。

不少人偷偷打量她,又不敢太靠近。

苏菀只当什么都没发现,正好闻到一股蒸肉的味道,这香味油脂感十足,让人忍不住侧目。

“好香的蒸肉。”苏菀说过之后,正好对上李蓉蓉的目光。

李蓉蓉勉强笑笑:“嗯,今日有大人亲点的。”

不愧是做上什起家的李家,这家传手艺果然不得了,李蓉蓉翻过年十七,有如此手艺也是不得了。

蒸食的方法在古代一直备受推崇,其中力求保留食材原汁原味的淮扬菜,就有许多清蒸的做法,也说明蒸食的妙用。

否则也不会发展出独自叫上什的菜系出来。

李蓉蓉深受真传,这一碗蒸桂鱼实在是妙。

不过现在二月初十,桂鱼才刚刚冒头,就做了这么一碗,实在是贵重。

古代不比现代,可以随意吃反季节的食物,就算以现代的技术来说,有些反季节的东西还是要贵些。

如今桂鱼刚上市就有这么一份,可见其用心跟贵重。

李蓉蓉见着苏菀赞叹的眼神,心里才舒服些,上次冬祭做的并不是她的拿手菜,所以没有展示的功夫。

也就做了一道在苏菀指点下的菌菇芋头,炸过的菌菇跟芋头一起蒸,味道着实美味。

冬祭回来,她还做了一次给姑姑南丞副吃,姑姑也觉得惊艳,只是让她不要再做,省的引起内宫注意,再把她要到内宫。

这次的清蒸桂鱼是她听说苏菀今日过来,又有三品大员要吃南膳房的蒸菜,这才定下此食谱。

如今时节的桂鱼是不好寻,但不代表南膳房没有。

谁让这里是整个尚食司最厉害的膳房。

清蒸桂鱼极尽鲜美,要用上好的火腿,新鲜的香菇,新鲜的冬笋,还要有不少猪肉,再有精细的调料,才能做好这一条蒸鱼。

吃起来鱼肉细嫩,而且这条桂鱼应当是这时间里算个头大的。

苏菀认真看了看,也觉得李蓉蓉手艺好,不愧是进宫就冲着女官位置来的,她也确实有这份本事。

苏菀对李蓉蓉跟南丞副两人还有些感激,过年期间,南丞副还派人去她家送了年礼,也算给了姨娘几分体面。

如今见面,自然一团和气。

苏菀都主动和气了,李蓉蓉也点点头,再看看她做的清蒸桂鱼,心里也有些底气。

想想也是,苏菀能有如今的身份,跟她去赈灾也有关系。

赈灾说起来简单,那么多流民,多么大的风雪,还被困在那边几天,可回来后都说苏菀临危不惧,丝毫没有胆怯的感觉。

小姑娘都如此,其他宫人也渐渐冷静,而且用心做事。

听说现在京都北郊还在流传,说宫里的女官们做饭特别好吃,还在效仿怎么用黄豆焖猪蹄,说那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饭菜。

这些消息也让皇宫的宫人们与有荣焉。

礼部更是因为此事多次赞扬尚食司,连带着苏菀也被重点照顾。

让她去各个部门,也是礼部那边默许的。

否则那个小宫女还能有行走令,还能经常去礼部?

李蓉蓉自己消化好这些情绪,主动道:“我今日也没事了,要不然陪你在南膳房逛逛,也带你认认人,南膳房稍微大一些,负责的饭食也多些,所以比较忙。”

有熟悉的人带着自然好,苏菀在北膳房待了半个月,在南膳房也是同理。

李蓉蓉做好清蒸桂鱼已经有人送到小厨房给大人们品尝,所以她确实没什么事。

苏菀点头,两人真的南膳房逛一圈。

南丞副这会不在此处,左右执掌跟五个大宫女皆是松口气。

即使是不爱理这些弯弯绕绕的南右执掌都明白李蓉蓉的心情,这南右执掌苏菀也认识,就是之前那个武将出身的女官,她当时还怼内务府的前总管,让苏菀印象深刻。

所以苏菀进来气氛不对,其实也没什么大矛盾,主要南丞副跟她侄女李蓉蓉有些介怀,所以才显得别扭。

苏菀进来一夸李蓉蓉做的蒸鱼,两人关系又好了,剩下的人能不松口气吗。

要说南膳房确实要更大些,几乎是西膳房的两倍,小厨房有十几个,大厨房也有两大间,这样才勉强够用。

主要是宫里的宫人确实多。

这点苏菀也发现了,宫里人浮于事,而且按照她在尚膳监看的资料,宫里的人一年多于一年,怪不得宫中开销那么大。

当初姜贵妃不就是想从中克扣银两,估计也受不了宫里的花销过多。

“现在一共供应四千二百人吃饭。”李蓉蓉有些自豪道,“但南膳房做的一直很不错。”

“而且现在南膳房又要多加十几个人的饭食,十几个人倒没什么,可其中一人乃是三殿下。”

李蓉蓉没看到苏菀微微惊讶的表情,只是苦恼道:“我们这接应三品官员已经是例外,没想到还有皇子在此,若是前朝也就罢了,也有这样的例子。”

“但南丞副说,当今圣人允准多数宫里都有自己的小厨房,就连兵仗局都有,几个皇子更不用讲,唯独这位三皇子要跟宫人们一起吃饭。”

苏菀问道:“到大厨房一起?还是拨个小厨房?”

“那倒不是,每日南膳房的人送饭食到重华宫,也就是咱们皇宫最偏僻的宫殿,过了南宫道,再往南,这才到那。”

李蓉蓉怕苏菀不知道地方,所以讲的这样更详细。

但苏菀岂会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她还去对面的观心殿。

可是把谢沛宫里的饭食扔给南膳房,还是她没想到的,不过稍微思索一下便知道,如今姜贵妃借着承天门兵士醉酒一事重新掌权,这肯定是她安排的。

不过是想羞辱三殿下跟着宫人们一起吃饭而已。

别人也就算了,可谢沛跟着西膳房吃饭又不是头一次,他肯定不介意这些,只是外面的人怎么想,那就不知道。

苏菀笑:“管他呢,反正跟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办好自己的差事就行。”

李蓉蓉十分赞同的点头,两人刚回去,就听到有宫人来报喜,说是报喜,可表情有些怪异。

“蓉蓉姐,方才你做的清蒸桂鱼十分得大人喜爱,还给了些赏钱呢。”

这是好事,苏菀也为她开心,不过宫人后面一句倒是让人变了脸色:“但那位大人说,桂鱼如今十分少有,里面火腿鲜香菇更是贵重,以后他来,还是不要这样奢靡。”

夸是夸了,可说也说了。

确实,如今吃桂鱼是有些不妥。

李蓉蓉也听出弦外之意,一时懊恼,自己为了在苏菀面前出风头,就做了这样名贵的菜,确实不妥。

苏菀刚要安慰,李蓉蓉就被已经回来的南丞副喊走,显然也是因为这件事。

李蓉蓉离开,南右执掌则带着苏菀回大方,这会中午饭点刚开始,虽说还没开始换餐具,但跟着看看总是好的。

虽说都是膳房,但大家做事方法也有些不同,多看看总是没错。

苏菀也发现了,南膳房负责的宫人更多,调配人员确实更复杂,而是南膳房的宫人竟然只比北膳房多二十个。

也就是三百四十人,负责四千二百人饭食。

提到这件事,南右执掌只觉得骄傲,笑着道:“这更凸显我们厉害啊,而且我们拿了最好的食材,最多的银子,肯定要做到最好。”

苏菀微微点头,是她想岔了。

不过可见南丞副的手腕跟实力,她在南膳房已经□□年时间,若不是她一直调配得当,南膳房也不会这么厉害。

这成为尚食司第一,也是应当的。

现在三个膳房都走一边,苏菀更加明白,为什么当初的西膳房连西丞副自己都不好意思多要人。

不过如今看来,西膳房也在追上来。

等到中午饭点结束,李蓉蓉才跟着南丞副走过来,眼角隐隐有些泪痕,不过情绪还好,应当既有自责,也有南丞副安慰。

李蓉蓉走到苏菀身边笑笑:“南丞副说,这半个月就由咱们两个一起做事,让我暂时离开灶台。”

惩罚竟然这么严苛?

不过苏菀装作不知道,点点头道:“有你在,那我肯定高兴。”

两人不是第一次合作,在一起做事肯定没问题。

可苏菀隐隐发现了,南膳房还是复杂些,不如北膳房那边松快,她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但苏菀跟李蓉蓉却不知道,内宫有人已经想到她们两个做的素斋,想在接下来的节日里找到她们去内宫帮忙。

冬祭那会,苏菀已经收着做素斋,可依旧让内宫的十个小法师念念不忘。

只是冬祭之后佛门出事,他们也不好再提。

如今道士诅咒一案发生,宫里的法师们地位又恢复从前,正好之前二月初六释迦牟尼出家日的时候,那时候办的不够隆重,里面的素斋也一般。

反正几件事下来,他们十个和尚向统一下意见,向师父师祖请命,招尚食司几个宫人来内宫帮忙,为了接下来四月初八的佛诞节做准备。

这种小事,在法师们又受重要的情况下,自然说句话都能成。

消息传来的时候,苏菀跟李蓉蓉皆是一惊。

还是苏菀率先反应过来,不是太巧,而是太不巧。

之前假和尚一案让他们气弱,那自然不会找她们麻烦,如今气焰嚣张起来,再找上门满足口腹之欲,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要怪,只能怪上次斩草不除根。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