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都城

谢慈说道:“贾谊周详地向皇帝讲述了所有的事,文帝听得认真,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

张行安道:“所以贾谊又得皇帝看重了?”

谢慈点头道:“不错。”

虎子问:“然后呢?”

谢慈道:“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粱怀王太傅。粱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为文帝看重,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

柳砚道:“这样的话,贾谊以后一定会成为丞相。”

虎子等人没说什么。

谢慈道:“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候。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削弱他们的权利,但是汉文帝不听。”

虎子问:“为何?”

柳砚和张行安也道:“是啊?贾谊肯定是为了朝廷好,皇帝为何不听?”

谢慈没言什么,道:“几年之后,粱怀王不慎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一年多后也死去了。”

“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后来汉文帝去世,汉武帝即位,任用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到汉昭帝时,他担任九卿之职。”

听到这,三人不说话了。

虎子问:“贾谊是病死的吗?”

谢慈道:“我也不知道。”

虎子应声。

这时,张行安拿着书道:“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得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闻言,柳砚道:“什么?”

张行安没说话,虎子告诉了柳砚。

张行安道:“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这时,虎子道:“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有罪,窃计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听到虎子的声音,张行安愣了一下,道:“臣语曰臣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臣,曰原结友,以此知之,故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於赵王,故燕王结於君。”

虎子接着道:“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袒伏斧质请罪,则得矣。”

张行安道:“臣从其计,大王亦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於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听着两人的话,柳砚问谢慈道:“谢慈,他们在说什么?”

谢慈道:“等他们说完了就知道了。”

柳砚应声。

虎子道:“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柰何。”

张行安道:“相如曰秦以城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虎子道:“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原奉璧往使。城赵而璧留秦,城不,臣请完璧归赵,赵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至秦。”

谢慈和柳砚听着,等两人读完了,张行安问虎子道:“这些你都知道?”

柳砚也道:“虎子,你不看着书就知道?”

虎子道:“是啊,这些我都读过了。”

听此,柳砚和张行安应声。

张行安问:“那你知道这些话说的都是什么吗?”

虎子道:“知道啊。”

两人又问谢慈。

谢慈点头道:“我也知道。”

张行安和柳砚让虎子讲,虎子说道:“不过我有的可能忘记了。”

说完,看向谢慈道:“谢慈,我不知道的,就你讲行吗?”

谢慈道:“行。”

于是虎子道:“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时,廉颇率领赵军征齐国,大败齐军,得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者令缪贤家的门客。”

两人认真的听着。

虎子道:“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换这块宝玉。”

“赵王同大将军廉颇及大臣们商量要是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骗,要是不给,就怕秦军马上来打。”

柳砚问:“那送了吗?”

张行安也点头道:“是啊。”

虎子道:“怎么解决没有确定,想找一个能派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没能找到。宦者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派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缪贤回答说,为臣曾过罪,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

张行安道:“然后呢?”

虎子道:“我对他说我曾随大王在国境与燕王会见,燕王说愿意跟您为友,因此我就了解他了,所以想往他那里去,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于赵王,所以燕王想和您结识。”

“现在您是逃出赵国奔到燕国,燕国怕赵国,这样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送回赵国。”

柳砚道:“有道理。”

虎子道:“臣听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派他出使很适宜,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说秦王用十五座城请求换我和氏璧,能不能给他。”

柳砚道:“相如怎么说?”

虎子道:“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

张行安道:“所以,还是得送。”

虎子点头道:“对。”

说完继续道:“两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派为使臣,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无人可派,臣愿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和氏璧,西行至秦国。”

柳砚道:“到了秦国之后呢?”

张行安也问。

虎子听了,准备说,过了会儿,道:“我忘记了。”

“······”

三人看向谢慈。

谢慈便接着道:“秦王在章台接见蔺相如,相如奉璧给秦王。秦王大喜,把璧给左右传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给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有瑕,让我给大王看。”

说到这,虎子记起来了,道:“秦王把璧给他,相如于是拿着璧玉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得到璧玉,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打算想用空话得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是不能得到的。”

柳砚道:“那怎么办?”

张行安道:“离开秦国?”

柳砚道:“秦国不会让他们离开的。”

虎子点头道:“对。”

两人看着虎子。

虎子没说话,谢慈道:“商议的结果不想把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百姓的往来尚且不骗,何况是大国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

“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着宝璧,在殿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

听到这,柳砚道:“秦王真的答应了?”

虎子道:“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璧后,传给左右观看,这样来。”

“我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收回璧玉。大王如果一定要拿璧玉,我的头今天就同璧一起碎在这里,相如拿着璧玉,斜视庭梁。”

说到这,虎子不说了。

柳砚问:“怎么了?”

虎子道:“不记得了。”

柳砚:“······”

张行安:“······”

张行安就看向谢慈。

谢慈道:“秦王怕他真把璧玉碎了,便向他道歉,请求他不这样,并召来主管的官员查看舆图,道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给赵国。”

虎子道:“相如估计秦王不过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赵国是不可能得到的,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出来。”

柳砚道:“秦王怎么说?”

谢慈道:“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奉璧,秦王估量此事,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请相如在广成。”

虎子道:“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带着璧玉,从小路逃走,把璧玉送回赵国。”

听此,张行安道:“这样的话,秦王不会杀了相如吧?”

柳砚也担心道:“是啊。”

虎子道:“没有。”

谢慈应声道:“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安排了九宾大典,去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没有一个坚守盟约的。”

“我实在是担心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璧玉回去,从小路已到赵国了,况且秦强赵弱,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把璧玉送来。如今凭您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让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璧玉而得罪大王呢。”

“我知道欺骗大王之罪应杀,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并有惊怪之声。”

“侍从有人打算抓相如,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璧玉,反而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接见相如,完成了大礼让他回国。”

柳砚道:“这相如真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张行安点头道:“不错。”

虎子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柳砚道:“不过相如真的能回到赵国吗?”

谢慈道:“会的。”

言罢,道:“相如回赵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为使臣而不畏诸侯,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璧玉。”

“此后秦国打赵国,得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打赵国,杀死两万人,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会见。”

“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和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

“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赵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

柳砚问:“那太子登基了?”

张行安道:“应该不会。”

柳砚道:“虎子,秦王杀了赵王吗?”

虎子道:“没有。”

张行安问:“那是怎么回事?”

虎子道:“秦王说寡人听说赵王好乐,便让人拿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时,秦王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奉缶。”

“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缶,并请秦王奏,秦王不肯,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侍从们想杀相如,相如大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倒退。”

柳砚道:“然后呢?”

虎子道:“当时秦王不大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时,秦王为赵王敲缶。”

“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礼。”

两人认真的听着。

虎子说到这不记得了,谢慈道:“秦王至宴结束,始终也未能轻赵国。赵国原来也部署了大批兵马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有什么打算。”

虎子道:“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况且相如本来为卑,我不认同。”

听此,柳砚问虎子和谢慈道:“皇帝知道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