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四月:投机泡沫的信徒 4

用假身份生活也成了我的一次刺激的体验。我们处于致命的危险之中,周围不断有人死亡,但我们不仅活着,还帮助了别人。我们和天使是一伙儿的,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魑魅魍魉,这让我感到很特别。这是多么刺激的冒险。有父亲做可靠的向导,我顺利地度过了艰辛的岁月。一个14岁的孩子还能要求什么?

——摘自2009年10月26日索罗斯在布达佩斯中欧大学的演讲发言

背景分析

当金融危机袭来,整个华尔街陷入绝望时,似乎没有人会把2008年的金融海啸同1944年德国人占领匈牙利联系起来,除了索罗斯。这位78岁的“金融天才”在人生的黄昏时节,凭借对市场走势的准确把握和预测,取得了期待已久的赞誉。

在十几岁的时候,索罗斯竟然认为,危险也是一种令人愉快的精神过程。在这次金融危机蓄势待发的时候,他承认自己感觉到了同样的兴奋,这样的体悟应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冲动,但最终可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理性。在索罗斯看来,金融危机就是反身性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例证,市场并不能反映客观的“事实”。即人们作出决定的基础不是他们面临的真实情况,而是他们对真实情况的理解或者解释。他们作出的决定会对形势产生影响,形势发生的变化往往又会改变他们的理解,所以这就出现了2007年的信贷紧缩,2008年及以后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行动指南

对于害怕危险的人,这个世界永远是危险的,驾驭风险的人才会将风险转化为成功的机会。4月23日不要被想象力冲昏头脑理性是激情的奴隶,一个独立存在的理智或理性的想法不过是我们想象力的虚构。大脑被成千上万个感官冲动轮番轰炸,但意识却只能同时处理七八件事情。在有限的时间内,这些冲动必须被简化、排序和解释,所以出错和扭曲无法避免。

——摘自2009年10月26日索罗斯在布达佩斯中欧大学的演讲发言

背景分析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这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情感心理学》中的一句名言。而这句话200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是激情驾驭了理性,还是理性扼杀了激情?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理性”有不同的理解,主流经济学是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基础,但是这一信条愈来愈受到社会实践的挑战。

市场疯狂的时候是毫无理性的,在不确定条件下,人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就像“糊涂的爱”,充满幻想和诱惑。爱情中的人总是把想象中60%以上的美好赋予对方,这种想象力并非出于充分的理解。恰如金融市场中,80%以上的投资价值来自于投资人的想象,是想象的空间展开了牛市的翅膀,让市场价格能够飞向天空。索罗斯因此说:“要服从你的直觉而避免从众。”行动指南

每个人都应是自己理性的管理者,当个人被冲动情绪所煽动时,不要做情感的奴隶,选择做理性的朋友。在事业上,商业活动或投资更需要理性的支撑。4月24日把握市场转势的那一刻认识到繁荣之后出现衰退这一点,并不需要金融天才。但是,要预测衰退何时到来却十分困难。

——摘自2000年索罗斯在做多网络股泡沫失利后的自嘲

背景分析

从1998年开始,索罗斯开始看空网络科技股,认为泡沫破灭近在眼前,并将此视为在成功攻击了东南亚金融泡沫后,又一个金融攻击对象。于是量子基金大举买空,然后坐等网络科技股大跌。但这些股的整体形势仍然走强,由于无法承受继续追加巨额的保证金,量子基金被迫提前平仓并转投多头。但是,令索罗斯扼腕叹息的是,随后的几个月里,互联网股票价格一路下跌,先知而后觉的量子基金却又没有赶上市场最后疯狂的时刻抛出股票,结果在暴跌中损失惨重。

索罗斯的这一次失手,是输在进退的时机判断上,而不是他在网络股走低的预测上出现什么差错。行动指南

赚钱的办法就是懂得把握市场进出的良机。4月25日自我加强的趋势一个自我加强的过程在早期会进行适度的自我矫正,如果在矫正之后趋势仍然得以持续,这一偏向将有机会得到加强和巩固,而且不易动摇。当这一过程继续下去时,矫正行为就会逐渐减少,在趋势顶点逆转的危险则增大了。

——摘自《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着,海南出版社1999年出版

背景分析

按传统经济学的解释,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然而,索罗斯认为,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心理预期的变化,从而反过来影响需求和供给。不要因为涨了就认为要跌,涨永远不是跌的理由,恰恰相反,涨是继续涨的理由,跌是继续跌的理由,趋势一旦建立就不会轻易改变。

比如疯狂涨价的楼市,当价格升幅达到一定程度时,买方对价格的预期也会提高,造成购买增大,从而进一步推高价格;同时希望等价格提高后再卖出的卖方就会惜售,这样就使市场供应减少,进一步使价格提高;房子的商品价值让位于升值预期,形成资金推动型的加速上涨。结果就是,上涨成为了进一步上涨的原因,市场上升趋势不断自我加强,直到崩溃。行动指南

当市场心理成为一种关键因素,投资就成了一门艺术,心理分析和行为分析的作用甚至高于财务分析。所以从执行角度来看,认准趋势自我加强这一规律,对投资判断很有帮助。4月26日知错故犯的市场商业银行在保护伞之下运营,它们所追求的,是在现行规章制度的框架之中获取利润的最大值,不可能拿出过多的精力来分析自己的行为对整个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一个放弃有利可图交易的银行几乎可以肯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另一方面,即使这家银行拒绝了,其他银行也还是会趋之若鹜以图取而代之,占领市场。这样一来,就算它们已经意识到国际贷款勃兴背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也还是别无选择:要么随波逐流,要么退出竞争。

这是一个极为有益的教训:当一种趋势发展起来的时候,参与者们的处境往往不允许他们采取抵制的行动,即使他们知道这样下去将会酿成灾难。这是所有“繁荣——萧条”序列过程的共同点。

——摘自《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着,海南出版社1999年出版

背景分析

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正如多数人都认为战争是非人性的,但每次战争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市场本身也无谬误与真理之分,胜者王侯败者寇,历史只会朝着胜者的方向发展,即便此方向可能是谬误。

作为市场的参与者,索罗斯毫不手软地以牟利为目的展开活动,寻找一切缝隙,利用一切机会。但索罗斯又是一个思想者,作为思想者,他似乎又显示出某种对“公共利益”的关注,某种“社会主义”的行为色彩。

市场没有世外桃源。索罗斯认为,现在的市场参与者错误地相信金融市场是有理性的,基于这个理解建立起来的经济运行机制存在着很多致命的缺陷。而由他引发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只是点破了这层窗户纸。行动指南

知易行难。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故犯。吸取每一次错误的教训,才能不断向成功迈进。4月29日预言的自我扼杀人们期望一个成功的方法能够给出有力的市场预言,可是我的所有预言都是尝试性的,必须根据市场的发展时时进行修正。偶尔,我也会建立某种程度的信息,每当这种时候,报偿总是极其丰厚。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还是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事件的进程可能并不吻合我的预期。也许预测在第一阶段中为我带来了极高的回报,可是到了第二阶段,它就开始帮倒忙了。

在最终意识到市场处处占领先机,灾难性预言无法实现之后,我得出了结论:现在是预言自我扼杀的时代。

——摘自《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着,海南出版社1999年出版

背景分析

1987年10月14日,索罗斯在伦敦《金融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预测日本股市将要崩溃。果然不久,日本股市下跌了约15%。他的预言实现了。接着,日本政府采取了干预措施,市场止跌回稳并再创历史新高。“我认为股市泡沫将继续被挤出。”索罗斯继续预测。不过,最后崩溃的却是美国股市,这是索罗斯没有料到的。结果量子基金在几天之内就损失了8亿美元。行动指南

永远不要狂热地坚持某种假设,预测和行动之间要留有余地。4月30日今天对,明天可能错市场走势是由诸多“不确定性”合力作用产生的,今天是对的,明天就可能是错的。让我说市场何时见底,我无法准确预测,我只能猜!

我不会算账,数学也不好,稍复杂的算术题,我就算不好了。其实,我靠我的哲学理念来赚钱,而不是靠经济理论。

——摘自2009年6月8日索罗斯在杭州江南会的谈话

背景分析

学者的话听着好但往往不大实用,另一方面,华尔街操盘手的话具体实用但缺少思想魅力,难得的是索罗斯是两者兼备的人。在市场好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赚钱,分不清谁强谁弱。自称不会算账只能猜测的索罗斯,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政府有手段、有意志力,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多优势资源刺激经济。对于这个好形势的有效期,索罗斯的判断是:10年。“我打赌,中国会成功的,所以我要到中国来看看。”索罗斯解释说,“这是我到中国来的目的。”

但是,“做空”是索罗斯惯用的伎俩。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里,看多还是看空就像是硬币的两面,由于环境的转变,今天认为对的投资,明天就可能被证明是错的。2011年6月15日,索罗斯发言称,中国已经错过了遏制通货膨胀的最好机会,现在可能面临经济“硬着陆”的危险。由于此前中国央行多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事实,一时之间,坊间盛传索罗斯将做空中国。更有媒体火上加油地报道称,索罗斯携万亿热钱囤积中国香港,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在猜测,索罗斯可能嗅到了做空赚钱的机会。行动指南

今天正确的决策,由于市场变化明天就可能是过时甚至错误的,必须与时俱进地改变,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