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易中海同志觉悟不行啊!

《四合院:开局加入万岁军》全本免费阅读

从娄半城那里拉到一大批援助,秦淮茹再次得到政治部表彰,也是对她组织拥军工作的肯定。

不过谭主任却对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却能从大资本家手里拿到这么数万大洋的援助,表示好奇。

于是他叫来秦淮茹询问过程,秦淮茹当然不会隐瞒,一五一十的把过程讲了一遍。

听完后,谭主任立马就板起脸:‘你这小同志还挺有手腕的,但是你知不知道这样违反了组织原则?群众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全凭自愿,组织上不能强加给他们。’

秦淮茹吓了一跳,紧张的解释道:“首长,我只是想为前线多争取一些物资,一时没想那么多,是我思想没有端正,违反了组织原则,我向您检讨。”

谭主任严肃道:“检讨就不必了,我是给你提个醒,原则问题要时刻放在心中,不能去随便触碰,特别是现在内外都不安稳,更不能引起各阶层的不满,明白吗?”

“知道了。”秦淮茹连忙点头,听谭主任说得这么严重,心中更是忍不住担心。

这时,谭主任又赞许的看了她一眼,随后叹气道:

“有些事,在非常时期是得用点非常手段,这次你干得不错。

你也知道我们国家生产力不足,有些东西还需要这些资本家去筹措,特别是在西药这一块,我们甚至连基础都不算有,前线的成品药大部分都得从这些商人手里买,还是花高价去买。”

“甚至好多黑心商人拿过期的药来糊弄我们,但我们不得不忍下来,因为他们有关系,能突破封锁去弄药,药过期了它至少还有点效果,不要,那就什么都没有。好在他们也不敢太过,至少假一批真一批总能提供点有用的。”

“既然娄半城被你拿捏住,那就要多接触,争取让他为国家多出点力,他这个大资本家关系网可不少,最好让他想办法多弄点药品,钱我们可以多给,但药必须保质。”

秦淮茹沉默的点点头,本来她对谭主任先批评后表扬有些无所适从,不过听到后面的话,却让她却无比愤怒。

她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在这个节骨眼用假药来糊弄组织,这不是发丧良心的国难财吗?他们怎么敢?

如果说以前她只是因为阶层原因对这些资本家反感,那么现在就是无比痛恨。

她恨不得立刻抄了这些人的家,可谭主任所说的原因又让她无奈,是啊,现在公家自己的药厂连起步都不算,哪里能保证前线的需求啊!

不靠他们,或许前线就得时不时的断药,那战士们的伤该怎么办?

“首长您放心,我一定督促娄半城联系药品,他要是敢不尽心.....”

秦淮茹还没说完,谭主任连忙摆手打断,语重心长道:“不要想过激的手段,要从思想上入手,也可以给他许诺一些保证,外部的战争没有结束,内部千万不能激起矛盾。”

秦淮茹点头道:“首长我知道了。”

“明白就好。”谭主任点着头,想了想道:“交道口街区还没有成立援朝委员会和妇女代表会,你可以着手把这两个组织成立起来,先担任这两个组织的代理主任,另外,你的申请书也要着手去写了。”

“谢谭主任,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秦淮茹兴奋的说道。

自从取消街政府后,各街区就没有真正的政府职能部门,只有各部门自上而下建立的部门机构,每个街区多的二十来个,少的十几个,援朝会和妇女会就是其中之二。

这种组织机构的领导并不讲究级别,股长就能担任,有些积极分子还能身兼数职,下面的人员只有两三个属于公职,其它人都是民间积极进步分子,而谭主任兼着副市长职位,是有权利让人去组建这两个机构。

这两个职位虽然小,但对于秦淮茹来说,却是个很大进步。

接下来几天,秦淮茹一直在为这两个部门忙碌,政治部还给她调派了四名干事协助。

她先找进步人士(娄半城)筹集了一些经费,然后租了一座离四合院不远的一进小院,再把赵琴,三大妈,贾张氏这些积极分子吸纳到两个机构里,然后把两个盖了公章的牌子一挂。

自此,交道口街区援朝会和妇女代表会正式成立。

不过也只是大猫小猫两三只,以后如何发展还要她自己努力,好在这两个机构的职能单一,加上援朝工作和妇女工作,正好跟秦淮茹现在的拥军工作可以一起做,管理起来并不吃力。

让秦淮茹没想到的是,两个机构挂牌第二天,刘海中知道二大妈成为援朝会的积极分子后,也找上了门,闹着要加入援朝会成为积极分子。

秦淮茹给他解释了半天,说这个积极分子没有编制,没有补足,更不是组织干部,只是名声好听。

但刘海中不在意,他当场表态,只要是向组织靠拢的事,就算干工作自己掏腰包,他也要参加。

还是那句话,对于积极靠拢组织,积极寻求进步,海中一生必定不弱于人。

对于刘海中这样积极的群众,秦淮茹是真不知道怎么拒绝,最后只能对他说:“二大爷您心向组织的决心我看到了,但是思想和觉悟同样重要,我得代表组织考查你的表现。”

刘海中当场表示:“没问题,秦主任你随便考验,我的思想觉悟一直都在不停的进步中。”

从此,刘海中进入了考察期,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秦淮茹发现李毅说得也不全对,刘海中虽然不能用他去干费脑子的事。

但是,用他去做费体力的事,绝对是把好手。

就像娄半城许诺的缝纫机到了后,秦淮茹打算把家里的三间厢房改成了简易工厂,她要搬去雨水的耳房,李长庚夫妇也要搬去自家的耳房。

搬家和改建工作,都是刘海中下班后召集徒弟来帮的忙,当然李长庚的徒弟也来了不少。

后来,秦淮茹看到四合院旁边有一个被炸毁的跨院,打算把这里重建成一个简易工厂,土地申请过来后,刘海中又带着徒弟忙前忙后。

上班期间,放工后来帮两个小时忙,休息的时候就是一整天,这份积极,要说他思想觉悟不行,秦淮茹是真说不出口。

至少院里的易中海是比不了他,易中海只是带着贾东旭帮过忙,其他徒弟一个都没叫过。

这天晚上,秦淮茹好奇问了李长庚,“爸,一大爷在厂里有多少徒弟?怎么从来没见他徒弟来拜访过啊!”

李长庚不屑的嗤笑一声:“他就东旭一个徒弟,去哪找徒弟上门?”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一点手头上的活计,又不是什么独门秘籍,有什么教不得人的,比他技术好的又不是没有?”

秦淮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自言自语道:“这觉悟不行啊!”

“看来得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