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的红场六

沉浮的红场(六)

我站在一座极其艳丽的建筑面前。【绝对权力..】这座建筑物,我经常看见它出现在播报俄罗斯的电视新闻镜头中。

这是一座教堂,是为纪念16世纪中叶俄罗斯战胜和兼并喀山罕国而建的。后因曾有一个名叫瓦西里的修士在此苦修,最终死于该教堂而得名“瓦西里升天教堂”。教堂这种建筑物在俄罗斯随处可见。它们大少不一,风格各异。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俄罗斯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也说明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这些教堂每一座都有一个为民族而战的故事。十月革命前,东正教会在推行沙皇的政治主张方面不遗余力,沙皇在抵御周边国家例如立陶宛、波兰天主教国家,土耳其、伊朗伊斯兰教国家和蒙古等异教国家的侵扰,以及后来的对外扩张中也都是以东正教为旗帜,征服喀山亦是如此。在此之后,同样是打着东正教的旗号,俄国又攻占阿斯特拉罕,远征西伯利亚,进行了一系列兼并活动。由此可见,征服喀山,既是政治军事上的胜利,也是宗教上的胜利。

瓦西里升天教堂的建立,标志着莫斯科成为俄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它是俄罗斯民族摆脱外族统治、完成统一大业,继而逐渐走向强大、直至建立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里程碑。除了政治意义外,这座教堂显示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并因其外貌的独特和华美而举世闻名。我面前的瓦西里升天教堂真不愧有“用石头描绘的童话”的称号,它由九座高矮不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色彩无双的塔楼巧妙地组合成一体。中心塔楼高近50米,其余八座紧紧地依偎簇拥着它。九个塔楼的鼓形圆顶金光灿灿。据说仅是覆盖这几个圆顶就耗费一毫米厚的铜板约30吨。中心塔楼的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着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形的窗子。外圈东西南北方向各一个较大的塔楼,均为八角棱形柱体,鼓形圆顶:在此四个塔楼之间的斜对角线上是四个小塔楼,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楼梯环绕。瓦西里大教堂的任何一面都是正面,没有正面、侧面和背面之分。瓦西里升天教堂之所以用一个中心塔楼和八个附楼,是因为俄罗斯军队在战争中得到了八位圣人的帮助才取得胜利。八个附楼分别代表一位圣人,而中心塔楼则象征上帝至高的地位。瓦西里升天教堂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因为教堂完工后,伊凡大帝残酷地刺瞎了所有建筑师的双眼。伊凡大帝据此背上了“恐怖沙皇”的恶名。

也许,俄罗斯人是雕塑控,到处都是雕像。虽然我没有艺术细胞,但我无论怎么样观赏,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将粗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雕像”摆在细腻的“瓦西里”前面。

导游告诉我:“这座雕像原是在广场上的,后来是为了方便阅兵才移到这里的。这两个人一个是贵族、一个是杀猪佬。这两个在和平时期是无论怎么样想都想不到他们粘到一块的人,在面对民族危难的时候,他们却能联合起来通过红场进军克里姆林宫,最后把波兰人赶出了俄罗斯……”听导游这样一说,我眼前这两座本不应该摆放在一起的物体立刻协调起来。因为,无论斑澜夺目的“瓦西里”,或是并不起眼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雕像”,它们都代表着俄罗斯这部战斗史诗中的一页。

夕阳令高高的救世主塔楼的阴影逐渐从克里姆林宫向瓦西里教堂逼近,塔楼上发出的钟声告诉我黄昏已近。我望着空空荡荡的红场忽然想起这样一首歌:莫斯科那天宁静的晚上 /我开始背起回不去的行囊/荒蛮逼近瓦西里大教堂/脚印深深埋在空荡的红场/朦胧的天空脚底踏着黑色/乌云渐渐加重黑与白的隔阂/时间即将熄灭路灯的昏黄/战火嚣张雨水在另一边冰凉/久违的那一轮满月/照亮我心里最放不下的故乡/飘荡着的镰刀红旗/像帘幕阻挡寒冷袭来的方向/小提琴奏起无言的忧伤/泪水坠落听不见一丝声响 一丝声响……脚印深深埋在空荡的红场/深灰色背影迅速离开视线/只有一道残忍的轨迹轻浮我的侧脸/真到这一刻又和谁说再见/死神呼啸等待灵魂的盘旋/还能看着她那可爱纯真的笑脸……也许真的能遇到莫斯科的雪天/还能看着她那可爱纯真的笑脸/当发现胸前的十字架是如此的遥远/我告诉自己我已经不再有明天/莫斯科那天宁静的晚上/我开始背起回不去的行囊……

明天,我们走进神秘的克里姆林宫,寻找里面发生的故事 www.youxs.org 最新章节沉浮的红场(六) 5870679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