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的红场一

管窥俄罗斯

不知不觉间,我们从谢尔盖耶夫镇来到了红场的北面。WWW.

下车后,导游指着马涅什广场对面的马路对我们说:“红场阅兵的方队是从那条路上集结,然后经过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再拐右,上了前面的高坡进入红场,经检阅后从南面的莫斯科河边退出。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站的地方不是红场,而是马涅什广场。红场在坡的上面。”

我们跟着导游按俄罗斯受阅军队行进的方向走向红场。迎面而来的是红彤彤的国家历史博物馆。这是一座建于19?世纪三层的红楼,其式样仿照古代俄罗斯建筑,南北各有尖塔8?座。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有450?万件展品。可惜行程匆匆,我没有时间到馆内一饱眼福。

杨导游指着馆前的一座雕像说:“这位骑着战马的人就是朱可夫元帅。”我顺着导游的指向仰望,只见朱可夫身着戎装,雄赳赳、气昂昂地傲视前方。

了解苏联卫国战争的人都知道,从1941年9月6日朱可夫率领预备队方面军在叶尼亚地域成功地实施了卫国战争中的首次进攻战,粉碎了德军的先头部队,令军心大振后,朱可夫就成为斯大林的“救火队员”,哪里危急,他就被派到哪里去——从列宁格勒到莫斯科,从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从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一直到最后攻占柏林,朱可夫指挥了卫国战争中几乎所有重大战役,直至1945年5月8日深夜,朱可夫主持纳粹德国的无条件投降仪式,并代表苏联签字。

面对这位功勋卓越的“军神”,我这个退役军人不禁肃然起敬。我问:“假如没有朱可夫,苏德战争和二次世界大战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我答不上,也没有人能够回答。但是,我可以想象,当年的德军会进驻克里姆林宫,苏联会受更深的创伤。可是,这样一位军神却在和平时期数度浮沉。更令人感慨的是,在生命的最后九年里,朱可夫不仅饱受病魔摧残,而且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疏远、乃至背叛了他;就算是他自己费尽心力写成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也被禁止出版,最后含冤悲凉离世。虽然,俄罗斯为这位功勋卓绝的民族英雄恢复了名誉,并将其名字刻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上,使其获得了俄罗斯公民至高无上的荣耀。但是,他的遭遇却告诉了我:“最强大的君子也逃不出小人的心眼。”他的遭遇正印证了这样一句老话:“同甘苦易,共富贵难。”望着朱可夫的雕像,我想起了中国的一位元帅——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有彭大将军。”这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吒咤风云的元帅,最终也是含冤离世。朱可夫也罢,彭德怀也罢,古今中外枚不胜举的将军元帅,虽然是能够令敌人闻风丧胆,但其结局大多数是死在小人的手上,这不得不令人感到心寒。

红场原叫“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前身是15?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

下一节,我将随着“阅兵方队”走进红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