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蓄势待发

三月二十二,宜出行。

辽东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已然传回京师两日,女真鞑子倾巢而出,锦州城岌岌可危的消息也传遍了京师的大街小巷。

原本安静祥和的紫禁城再度陷入了肃杀的气氛之中,穹顶上低垂的乌云更是令人心生烦躁,只觉得山雨欲来。

在茶楼酒肆说书先生的添油加醋下,如今的辽东宛如一滩死水,任凭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在其中掀起风浪。

许是觉得气氛有些压抑,竟是有些年幼无知的少年人一脸懵懂的问道:\”或许天子会御驾亲征?\”

在他们听过的戏文中,但凡皇帝御驾亲征,均能水到渠成的取得一场大胜。

面对着懵懂无知的少年人,倒是无人去取笑他们的\”无知\”,只是脸色有些复杂的摇了摇头。

大明天子上一次\”御驾亲征\”怕是还要追溯到\”不似人君\”的正德皇帝吧?

自此之后,莫说\”御驾亲征\”,大明天子就连走出紫禁城这个牢笼都已然成为了一种奢望。

虽然心中对此等言论嗤笑不已,但京中的六部衙门及城外京营的确十分\”热闹\”,不由得令人想入非非,难不成紫禁城中的天子真要御驾亲征?

...

...

对于京中的纷纷扰扰,大明天子朱由校自是无暇理会,此时他正在御马监提督及京营众将士的簇拥下登临观武台,脸色肃然的检阅着脚下的军阵。

因为昨日才刚刚下过一场瓢泼大雨的缘故,京师的空气仍是有些湿润,但阳光却是正好,令人心旷神怡。

晌午的阳光下,京营的校场中喊杀声直冲云霄,入目尽是身着红色鸳鸯战袍的官兵。

得益于朱由检的\”慷慨解囊\”及忠贞侯秦良玉的兢兢业业,如今的京营士卒与半年前简直天壤之别。

不但甲胄齐整,就连士卒也肉眼可见的\”精神\”了许多,面上涌现着红光,眼神也是犀利许多。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我大明,万胜!\”

\”有我无敌!\”

一阵沉闷的战鼓声过后,各式各样的号角声自校场中响起,这地动山摇的呼喊声令朱由检豪气徒生的同时也惊飞了在空中盘旋的飞鸟。

约莫半个时辰过后,震人心神的喊杀声终是慢慢消散,微微喘着粗气,脸上挂着汗珠的副总兵黄得功行至朱由校身前,躬身行礼:\”陛下!\”

\”黄将军神武!\”心神激荡的朱由检上前一步,在身旁众多内侍有些愕然的眼神中亲自将跪在面前的武将搀扶而起,脸上满是欣赏之色:\”朕甚是满意。\”

感受到臂膀上传来的力量,副总兵黄得功呼吸愈发气促,黝黑的面庞上也满是激动神色:\”臣,谢陛下!\”

正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他早些年不过是军中一名平平无奇的将校,仗着有把子力气,兼之立下了些许军功,这才被调至京中。

彼时的他,定然想不到,前后不过数年的时间,他便由一名默默无闻的游击一跃成为神枢营副总兵,并且奉圣谕,统率数千铁骑。

现如今,天子更是当着数万将士及一众官员的面,亲自将其搀扶而起,这是何等的荣耀!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的动作自是没有逃过校场之中众将士的眼睛,心神激荡之下,便是异口同声的吼道,所有人均是下意识的挺胸抬头,高声嘶吼,借以抒发心中的激动。

听得耳畔旁如炸雷一般响起的山呼声,朱由检脸上的满意之色更甚,只觉得数月以来的坚持终是有了回报。

\”黄将军,后日起程赶赴山海关的士卒可是准备妥当?\”

轻轻的朝着校场上的士卒摆了摆手之后,朱由检重新将目光放在了身旁的武将身上,颇为紧张的问道。

自左都督移驻锦州之后,山海关这等咽喉要地便是群龙无首,军中势力也是错综复杂。

\”京营众将士,愿为陛下效死。\”

闻声,黄得功便是单膝跪地,不假思索的说道,许是情绪过于激动,这位悍将的声音竟是微微有些颤抖。

\”为陛下效死!\”

除了黄得功纸外,观武台上其余知晓\”内情\”的将校也是纷纷单膝跪地,面色振奋的说道。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自天子继位之后,他们这些人便从无人问津的\”臭丘八\”一跃成为周边百姓眼中的\”香饽饽\”。

谁不知晓,他们京营士卒的吃穿用度及军饷待遇均是远胜诸军,如今辽东告急,便到了他们回馈天子隆恩的时候了。

\”好,一切准备妥当,大军明日出发,尔等直扑宁远。\”

面对着自己的一众心腹,朱由检再也没有掩饰自己的真正\”意图\”,他从来没有想过向宁远城中的那些将门妥协。

他倒要瞧瞧,大势所趋之下,宁远城中那些将门世家是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拥兵造反。

虽然早就猜到天子此时委任马世龙为山海关总兵,并自京营中出兵整饬山海关定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朱由检的这番言论仍是令得随侍在侧的诸位官员倒吸了一口凉气,甚至一身戎甲的御马监提督身子还微微摇晃了一番。

眼前这群士卒虽然士气正旺,甲胄齐整,但终究还算是一群\”新卒\”,没有见过血,如何能是宁远城中那些\”兵痞子\”的对手。

要知晓,祖大寿等人手中的\”关宁铁骑\”可是朝廷举倾国之力,耗费了无数钱粮方才勉强凑出了万余人,堪称眼下大明最为精锐的野战部队。

\”臣,定然不负重望。\”

不同于周遭脸色莫名的文官,一身戎甲的黄得功反倒是一脸坚决,他虽然久在京师,但也知晓那些臭名昭著的将门世家的\”野心\”。

但天子如此隆恩,莫说区区一个宁远,纵然刀山火海他也不会有半点迟疑。

见状,朱由检微微颔首,目光也不由得飘向了辽东,心中情绪很是复杂。

依着\”后世\”的经验来看,辽东那些将门世家与朝鲜那等墙头草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些吃软怕硬的怂货。

自己以京营坐镇山海关,重兵直扑宁远,大势所趋之下,倒是要瞧瞧宁远城中那些\”军阀\”是否还敢摇摆不定。

阳光漫天,大明天子面色冰冷,眼中一片肃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