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回弃屠刀立地成圣佛、道…

翌日清晨,灵岩寺人山人海,前来参加法会者络绎不绝。

既有苍岩山附近的百姓,也有各山门之高僧大德。

人们皆想知晓这位曾经触犯朝廷律法之人,是如何经过佛法熏陶,悟得无上真谛,成为一代高僧的?

只见仁空法师端坐法台之上,双目炯炯有神,环视着座下信众,朗声言道:

“古德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

华严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楞严经云:万法所生,唯心所现。

此心乃诸佛之本体,万法之根源;修因修此,证果证此。

念佛念此,参禅参此,听经听此,乃至行住坐卧均不离此。

可惜众生被无明妄见所障蔽,执六尘虚相以为实。

缘万法之影以为心,整日里起惑造业,终致流浪生死。

贫僧今日便要为诸位开讲一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以此告诫诸位,只有依照般若智慧而修,方能度脱生死苦海。

不被外境所迷,亲证此真心实相,而达涅槃彼岸,则众生与佛无二无别。

下面,贫僧便为诸位大德居士逐字逐句消文释义。

有讲到不明处,可随时发问,贫僧很乐与诸位大德答疑解惑。”

仁空大师话音刚落,法台下便传来一阵嘁嘁喳喳的议论之声。guhu.org 完美小说网

“想不到这仁空大师如此平易近人,生得也是慈眉善目。

与坊间所传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大相径庭。”

“是呀,就凭大师这几句开场,便已令在下震惊。

我自诩诵读《心经》千遍,却对义理一窍不通,今日定要好好听听。没准有朝一日,俺也能成佛做祖。”

“那是,成佛谁不愿意,哎,不对呀,众生本来不皆是佛嘛,那还成个什么?”

“快别说了,听,法师已经开始讲经了。”

就这样,仁空大师舌绽莲花,一步步循循善导,由浅入深,将一部《心经》讲的通透彻底。

在座的诸位无一不是受益匪浅,就连大字不识的贩夫走卒皆听得如醉如痴,颇有感悟。

法台下时不时掌声雷动,更有数十人请求剃度出家,修持佛法,普渡众生。

仁空法师不辞辛劳,一一为大家亲自剃度,摩顶受戒。做完这些之后,又对信众言道:

“此部《心经》业已讲完,诸位大德居士,心中尚有何疑问,不妨直言。”

此时,座中站起一位中年女子,看其穿戴打扮,应该是位农妇,只听她问道:

“法师,给佛多烧香、烧高香,便能趋吉避凶,消灾解难,所求皆能达成心愿。

那么,菩萨算不算是受贿?算不算偏心呢?”

“这位女施主,佛本无心,是说佛无分别之心。

在佛眼中,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不能证得。

若说佛有分别之心,可以随意满足众生之所求,便也不能称其为佛了。

再者命由己造,今生种种,或富贵、或贫穷、或短命、或长寿,

皆依累世造下之善恶因果而定,并非他人强加于你。”

来庙里礼佛,是礼敬自己一颗原本清净无染之真心。

佛只是给众生广开方便法门,并与智慧之导引,使其彻悟因果轮回之理。

如此,方能早日转变命运,出离生死苦海,获得大利益。

至于某些人礼佛之后,诸事顺利,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乃是其因缘福报所致,而非佛力所为。

要知晓,佛法乃心法,心念一转,万境皆转。一善念动,如满天神佛降临。

故合掌进香时,当生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心。

如此,方为真正意义上之求佛。这位女施主,不知贫僧这样讲,你是否明白其中奥义?”

“多谢法师开示,民妇懂了,以后自会上奉公婆,和睦妯娌,慈孝爹娘,与人为善。”

众人闻听,无不欢喜。

这时,又有一书生模样之人问道:“学生幼年时,爹娘曾为我批过八字。

言说我无缘功名,且为有妻无子的贫苦之相。如今学生果然屡试不第,前岁娶妻吴氏,至今也无有身孕。

适才大师言说命由己造,敢问法师,似学生此种早已命里注定之事,又如何通过佛法而改变?”

“这位施主,你若相信命运,便会被其所缠缚而不得解脱。

祸福无门,乃因一切习惯乃至业力所自召。善恶之报,皆是众生自己造作而来,如影随形。

然佛既然为解众生之苦而来,必为其权设各种方便法门。虽说因果前定,但也并非全然不可更改。

若欲改变命运,首要当转其心。若你懂得慈悲喜舍,笃定心中信仰,与人广结善缘,

改嫉妒为尊重,将瞋恨转慈悲,弃贪嗔为喜舍,当下便已把握住命运之方向。

若再能持戒、忍辱,不杀、不盗、不淫邪、不妄语,心中必常生欢喜,智慧殊胜。

如此,何愁命运羁绊,而不能飞黄腾达、子孙满堂?”

“哎呀,法师,学生怎么没有想到竟还能如此行事?

反而一味地相信命运,自暴自弃,虚费大好光阴。

法师之言,如醍醐灌顶,让学生茅塞顿开。自此必普行恭敬,勤勉不怠,心神内敛,自醒自求。”

“恭喜施主大开智慧之门,回去用心读书,三年之内必有消息。”

前来听法之人见此情景,纷纷提出各种困惑。

仁空大师皆耐心为其解答,直至再无有一人起来寻问。

大师感觉时机已经成熟,遂合掌言道:“诸位大德居士,贫僧出身寒微,也曾误入歧途。

幸得佛力感召,恩师法祖大师不弃,方有今日之成就。

诸位当以贫僧之经历为鉴,不思过往,不谋未来。

只专注于当下一念清净之心,必能习得无上法门,肉身成佛,阿弥陀佛。”

言罢,双目紧闭,不再言语。

这时,七真子便觉心中的那块血玉嗖的飞出胸膛,化作一轮佛光,将仁空大师笼罩在期间。

只见他双膝盘坐,陡然间平地而起,身体化作一道血光,隐入血玉当中,又飞回到七真子胸膛。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就连七真子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

“法师这是成佛走了,还是被这个妖道吃了?”

“是呀,法师怎么跑到这位道长胸口里去了?”

“这究竟怎么回事啊?”

凤婵依见状,遂对七真子言道:“师兄,看来这仁空大师即是斗宿之守护神,斗木獬。

可要如何与百姓交代清楚倒是个问题,不然怕是很难善后。”

七真子点了点头,飞身跃上法台,对着台下的信众躬身施礼道:

“诸位,贫道乃罗浮山璇鼎宫新任宫主七真子。”

“你骗人,刚才明明瞧见仁空大师化作一道血光被你吸入肺腑,你就是个吃人的妖道。”

“对,只有妖精才吃人,少打着罗浮山旗号在这里蒙骗,我知道璇鼎宫的宫主可是子虚道长。”

“还我们仁空大师,不然和你拼了。”

凤婵依眼见群情激奋,遂也飞身来至七真子身边,朝众人摆摆手道:

“诸位稍安勿躁,我二人正是子虚道长的弟子,只不过七真子道长已奉命入主璇鼎宫。

俗名龟文竹,御史龟禄成便是其父,想必这回大家理应再无忧疑虑了吧。”

“原来是龟御史的公子,那可是个少有的大清官呐。”

“是啊,这位道爷还真是罗浮山上的仙长,怨不得浑身仙气飘飘,多有得罪啊。”

“今日这法会可真是来着了,简直大开眼界,既见了佛,又见了仙。”

“诸位,贫道与大家一样,也是凡尘中人。只不过略懂一些道法而已,岂敢妄称什么神仙?”

七真子谦虚的言道。

“道长,那仁空大师乃佛门高僧,如何又进到你的身体里去了?”

“既然大家对仁空大师的去处如此关心,贫道便不再隐瞒。

大师的真身乃是北方七宿斗宿之守护神,因下凡历劫,而与诸位结缘。

现如今已功德圆满,必然要秉承天命回归本位,贫道此行即是来接大师的。

若日后有缘,大师还会回来与诸位讲经说法。贫道等还有事情要办,就此告辞了。”

“道长,且留步。今生得遇道长,实属三生有幸。

在下看《道德经》时,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句颇感困惑,能否请道长解释一二?”

这时,法台下站起一位青年男子。

“这句话的含义你是否明白?但不知你究竟困惑在何处?”

“道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如果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那便不是真正的“道”了。

道如果要是可以命名的话,那么它也就不是最初的道了。

学生的问题是,道既不可以表述,又不可以命名,那老子先生又是如何知‘道’的?”

“要想解答你的困惑,必要知晓何为道?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也即是说,用来形容此混沌之物的‘道’字,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名’的。

因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既有此特性,又如何‘名’得准确?

名,要用文字来表述,即代表着区分。而文字亦是人之意识所发明创造出来的。

‘道’、‘名’二字,本身即是人为假定之概念,因此才说,可言者非道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