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势不可挡

。。

李承乾没吭声,对于科举取士,他的态度,其实还是挺支持的。

科举取士,并不是唐朝才有的,前朝就鼓捣过这个。

但也因为前朝鼓捣了科举取士,导致世家对前朝有了很大意见,后来才会背刺了前朝,导致了前朝在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不得不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如今是大唐的天下了,但大唐的天下,却不等于是李家的天下。

纵观历史长河,世家在过去的朝代里,都是无法被忽视的存在。

甚至在不少朝代里,世家掌控着政权,遥控着皇帝。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这就是很多人对世家的认知,很多人都觉得,世家基本是不会亡的,就算一时没落了,但有着底蕴的家族,终究还是能够翻身,能够传承下去的。

不像是王朝,一代接着一代,亡了就是亡了。

他在心里想着这些,李世民全都听到了。

李世民朝着太子看了一眼,有心让太子多说两句,又觉得他这个儿子,在这种事情上总是带着一种微妙的俯瞰的姿态。

有时候,他都要怀疑他这个儿子是不是真的带着记忆从天上下凡了,因为太子的心声有时候是明显带着一种旁观的评判姿态的。

这种姿态,不该出现在身在局中的人身上。

但表面上,太子又是谦逊的、少语的。

李世民也不好因为对方的心声,就对太子进行一些矫正。

他也是在好奇,只要他不让太子察觉到自己能知晓对方的心声,对方到底能够在今后给他带来多少奇迹?

唐风会所的出现,让李世民有点惊喜。

他看待这家唐风会所,并不是看到了会所本身,而是看到了更多额外的东西。

比如,科举取士,对于目前的朝廷局势其实影响并不大。

因为从唐朝重新开始科举取士后,首先,录取的人数少,其次,那少量被录取的人,都是与世家有关。

但是,在唐风会所,玉卡的存在,足以让读书人趋之若鹜。那么,他以后能不能效仿唐风会所,在一些政策中,给予科举上来的人,一些额外的好处,并且,是与世家,与其他渠道上来的官员,有着小小不同之处的?

这些都是温水煮青蛙,一点点小的影响。更多的,其实还是经济上给予帮助。像是唐风会所,所有会员卡,都是有着一定额度的,在额度之内,在唐风会所的所有基础消费都是的。

如果朝廷以后足够有钱,他完全可以给予地方的教育更多的补助,让寒门子弟拥有更多向上的机会。

在李世民看来,太子是能够想到这些的,只不过,连他这个皇帝,在这件事上,都要与世家暗搓搓角力,不能去硬刚,他的儿子,如今还小的太子,自然更不会去硬刚了。

长孙冲可不知道这一瞬间,皇帝想了什么。

听到皇帝这样问,他就回道:“姑父,科举取士,不能断,但也不能操之过急,需徐徐图之。”

他是长孙皇后的娘家侄子,私底下是可以叫李世民姑父的。

他是长孙皇后的娘家侄子,私底下是可以叫李世民姑父的。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又看向太子。

【其实我倒是希望科举取士能更展开,不过长孙冲说得不错,还是不能操之过急。】

【主要是这时候朝廷还是太穷了,而且,对外的政策不太够,几乎所有人、所有势力,都在盯着国内的一亩三分地。】

【没有一个对外的有效政策,没办法将内部矛盾转为对外矛盾,所以,就只能继续内耗。】

【只能内耗的情况下,自然是让朝廷这一方尽量不要耗,才能苟到国富民强一些,到那时候,科举自然而然就能比现在更繁盛了。】

【现在嘛,太穷了。】

说到底,这就是国力不够强的缘故。

一个字,穷。

太子的心声,将这些说得明明白白,李世民只觉得一个“穷”字直直扎向了自己,让他心头冒血。

不过,表面上,李承乾就要客气多了,说道:“父皇,我赞同表哥所说,这科举嘛,不易太操之过急,徐徐图之最好。首先要做的,还是要让国库充盈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百姓若是不富,连饭都只能勉强吃饱,又有多少人肯花银子、又有这个财力去送孩子读书识字呢?只靠着乡绅,人数依旧是太少。若是全国多一些富户、小地主,读书的人多了,出人才的比例自然也就高了。”

这话,说得足够直白,但却不如李承乾的心声直白。

但相比于往日里太子的态度,已是足够直白了。

就连长孙冲都惊讶地望向他,似乎是没想到太子居然能想得这么透彻。不过长孙冲又一想,太子虽然年纪小,可本来就才智出众,不能以寻常人来看待太子。

李承乾说完之后,李世民沉默了下来,一时没有说话。

李世民是在考虑太子所说跟太子的心声,太子嘴上说的,跟太子方才在心里想的,其实是大致一样,但也有些不同的。但就算是不同之处,也都是很不错的提议。

李世民对此感到欣慰,他的儿子,果然是不凡!

就算是故意不说得那么惊人,依旧是让他听了觉得不错!

“你说得不错,首先就是让百姓富起来,百姓富起来,才能多出读书人。”

李世民其实更想问的,是太子关于对外政策的看法。

不过,现在马车内并不是只有他跟太子,还有着一个长孙冲。

就算是父子二人交谈,太子都未必会将所有想法说出来,何况是当着长孙冲,太子必然不会老实说,而李世民也不想当着长孙冲谈及此事。

但这件事在李世民的心里算是留下了一点什么,在开春后,他就派人按照太子献上的地图去找寻那片国外的肥沃土地了。

也不知道,此时此刻,那些人到了什么地方,是否出了大唐的地界。

“这个唐风会所到底是什么来头?会不会是太子开的?”这时,有人已在议论着这家第一天开业的唐风会所,并对这个唐风会所感到了一丝警惕。

可以预见的,这个唐风会所,怕是会势不可挡!

若是掌握在不该掌握的人手里,谁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