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藏拙

不过,李承乾还是立刻跟了上去。

父子二人直到一起干完了半亩地的活,这才从地里上来,在宫人的服侍下清洗了手脚,又换上了洁净的衣裳,这才一起在碧水园里散步。

李世民问李承乾:“太子,你还是不愿回宫,还是愿意继续住在这园子里?”

【这里至少自在舒服,宫里人多口杂,我便是太子,在宫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被人时时刻刻盯着,这哪里是做太子,分明是在蹲大牢做犯人啊!】

“父皇,儿臣也只是因着种地等事,才暂在碧水园小住。您跟母后若是想儿臣了,儿臣每天都能回去陪父皇与母后。”

【反正住是不可能住回到宫里的!这里超好,超自由,我超喜欢的!】

听着太子礼貌的回答,以及狂放不羁的心声,李世民嘴角抽了下,到底还是没勒令太子立刻回去。

正如太子所说,太子留在这里,的确是可以种种地。

反正他随时都能叫太子回去,再说,太子每天大多数时间还是要去宫里读书的。

想到这个,李世民立刻提醒道:“别忘了明日一早,要回宫里去读书,每天下午,也要抽出至少一个时辰练习骑马射箭,不能荒废了文武功课,知道吗?”

【不是吧?我都住在这里了,李二还要追过来叮嘱学习?简直就是虎爸一个!】

李承乾脸上的肌肉都跳了下,却不得不低头,恭顺回道:“父皇放心,儿臣不会迟到,必会按时回宫读书。”

【读吧读吧,读书既然逃不掉,课上开小差我是可以的吧!再说了,除了魏大人,跟着其他人读书,那都是要跟李泰他们一起读书的!反正学生不止我一个,我若是课上睡着了,让老师去管教其他人嘛!】

他这个心声传递出的敷衍态度,让李世民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之后,就立刻让人去提醒那几个老师,给皇子公主们上课时,一定要盯紧了皇太子!

给李承乾做老师的,有着好几人,其中有一位,恰好是明日要给李承乾等皇子公主上课的,正是给前朝太子杨勇当过老师的李纲李大人。

目送着李世民走后,李承乾坐在亭子里,喝着热茶,就想起了这位老师。

李纲无论是对原本的太子,还是对穿过来的他,都是十分尽心的。

这位老人,已是八十多岁,还有腿疾。

在李承乾刚刚穿过来的时候,李纲那时候差点就要去世,还是李承乾利用系统兑换的一枚药,偷偷给李纲用了。

李纲才重新焕发生机,活到了现在。

因着有这么一个老师,所以其他老师给皇子公主上课时,对李承乾就不敢太过苛责。毕竟他们都不是李承乾名义上的老师,只是给皇子公主们上课的人而已。

明日李纲来上课,李承乾的确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逃课或是敷衍了事了。

想到这些,李承乾就吩咐秋云秋雨,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袍子跟熨烫一下。

在过去,李承乾这样的身份,哪怕不是太子,作为长孙皇后所出的皇子,那也是生活奢侈的,像是有些袍子,基本就穿一天,换下来就不会再去穿了。

但自从李世民提倡节俭之后,李承乾虽然依旧喜欢穿华服,但的确在衣服上,不像过去那样,只穿一下就扔掉,而是更节俭一些。

去皇宫穿的衣裳,自然要更加朴素一些才成。

他最喜欢的,就是一套蓝色的袍子,低调奢华,颜色却是那种十分漂亮的天空尽头的颜色,每次穿上,他这个少年郎就会显得英武许多。

这让对自己现在这个年纪跟个头不是很满意的李承乾很喜欢。

次日,天还没亮,李承乾就起来,在秋云秋雨的服侍下穿戴整洁,洗漱完毕,吃过了早点,就立刻乘坐马车,前往皇宫。

今日是要上朝的日子。

李承乾需要先去早朝听政,然后在散朝后去上课。

李承乾需要先去早朝听政,然后在散朝后去上课。

来到皇宫的宫门口,一些大臣已是到了。

他们的马车、牛车、轿子都停在了宫门外的空地上,由随从车夫看管着。

李承乾也在宫门前下车,正要向里走,他的眼角余光突然看到了一人,忙转身朝着那人走过去。

“老师,您怎么来了?”李承乾上前扶住一个白发老者,恭敬问道。

这老者不是旁人,正是已有八十余岁的李纲!

李纲有腿疾,但除了走路有些缓慢,其他方面看着都十分硬朗。

这也是李承乾的功劳!

李承乾的恭敬态度,让李纲很满意。

李纲倒不是说满意对方恭敬自己,而是高兴太子的谦逊。

这是属于太子的美德!

对这个弟子,李纲也是看着很喜欢。

哪怕外面的人都开始传闻太子平庸,可太子就算是真的平庸,但在品德方面是没话说的!

尊重师长,而且也很孝顺母亲,友爱弟弟妹妹,这都是李纲曾经看在眼里的。

他拍拍太子的手臂,笑着说:“殿下,您忘了,老臣今日要给殿下您上课,既然怎么都是来一趟,自然是要参加早朝的。老臣身子最近已是好多了,殿下不必担心。”

“老师,那就让孤扶您进去吧。”李承乾不容反对地说道。

太子是他的弟子,他是太子的老师,他的年纪也八十余岁了,想了想,李纲遍没有拒绝。

于是,所有人都看到了太子亲自扶着李纲一步步走进宫门的情景。

大臣们对视一眼,有些人窃窃私语,有些人则沉默着。

房玄龄望着这一老一少的背影,神情有些怪异。

他想到了不久之前,皇上让魏征偶尔要去教导太子。

而在给魏征口谕之前,其实皇上还曾经试探过他的口风。

若是房玄龄当时同意了,他其实是可以顶替魏征来教导太子的。

但他拒绝了。

他没有接那个茬儿,于是,不久之后,皇上就给了魏征口谕,没想到魏征居然同意了。

如今看到这一幕,他有点恍惚。

太子与他过去所见到的不太一样,是太子如今会装模作样了,还是太子过去的样子,是在藏拙?

太子的心里其实什么都明白?

一个能对老师这样恭敬的孩子,如何会是平庸之辈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