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臣参太子一本

他想到了自己从咸鱼系统那里得到的风力水车的图纸。

图纸就在他脑袋里,他按照图纸,没事就做做木匠活。

虽然这事对于太子来说,是不务正业。

但他本来就没打算继续做太子啊,所以,就算是被人发现他做木匠活,也不是什么坏事,反倒是帮了他了。

但因着那时候有别的事,他也就是偶尔才做一点零件。

做到现在,不仅没有将他做木匠活的事情给暴露出去,甚至才做了一小半。

之前李承乾是觉得,若是被李世民知道,他做了这个风力水车,怕是要影响他的计划!

但现在一想,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想想看,一个堂堂太子,居然私下琢磨这种东西,自己动手做木匠的活儿,哪怕做出了水车的改良版模型,哪怕造福了百姓,恐怕在一些人眼里,他也就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碰上了,而不会觉得他是为了百姓去做的。

既能有一些好名声,又能同时让人觉得他不务正业,这岂不是很好的一个平衡?

而且,还可以直接就继续做,不用再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去考虑别的礼物,岂不很省事?

而且这东西没什么成本,基本就只有他的时间成本,不浪费银子啊!

这么想来,竟是处处符合他的咸鱼要求了!

他是希望自己不做太子,做一个咸鱼王爷。

可没打算从太子到庶人!

既是想要以后依旧能有个享福的身份,还真不能百分百都是恶名,总要有一点好名声,有一点能保命的功绩。

李承乾一拍脑袋,决定就这么干了!

不过,距离皇上给的日期还有半个月,李承乾也不着急。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面临着休息之后,又一个早起的日子!

他才多大啊!

为什么就要隔三差五的早起,在天还黑着的时候去上朝啊!

所以说,还是做咸鱼王爷好!

最好是那种不用上朝,只宅在家里吃喝玩乐的那种!

他乐意啊!

像太子这样,必须跟皇帝还有朝臣一个作息时间,他是真的感到痛苦!

同样感到窒息的,还有部分朝臣。

这部分朝臣,是支持其他皇子的人。

其中就有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作为世家,想要一直延续自己家族的荣光,那么,在李世民明显有点防备他们的时候,就需要去争取下一任皇帝的支持!

而如何去争取下一任皇帝的支持?

而如何去争取下一任皇帝的支持?

有什么比直接捧起下一任皇帝,拥有从龙之功来得好呢?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从龙之功,就是比直接去捧现成的继承人要来得有利益!

太子已是太子,他们去捧太子,太子如何能对他们感恩戴德?

唯有捧起原本没希望的,才能显出他们的本事来!

所以这些世家,支持着其他皇子,此时已有了雏形。

李承乾穿着太子衣冠,却是普通上朝的衣服,走过来时,远远的就有人盯着他看。

“太子到底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有人低声嘀咕着。

大智若愚?

大愚若智?

这两种,哪个才是真的太子?

若说是大智若愚,太子已是太子,皇上又不是心胸狭窄的皇帝,太子何必藏拙呢?

若说是大愚若智,太子的表现,有时候看着也不像是愚蠢。

这让这些人,就有些犯嘀咕。

但又一想,太子才多大?

就算是真的大智若愚,也不会影响到他们将太子给扯下来,最多就是延长一些时间罢了!

李承乾一路走,就能感觉到各种各样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他就是人群中的焦点!

谁让他是太子呢!

所有想要那个位置的假想敌!

所有想要从龙之功想要投资一把的那些人的拦路石!

除了支持他的部分人,其他人,基本都将他当做了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在穿越过来之后,他能理解原本太子的那种性格。

他的这个身份,让他所处的环境,与其他人都不同。

连他的父皇母后,其实都无法理解他。

因为他的父皇是皇帝,他的母后是皇后,他们都不是太子,所以不能理解一个小小年纪就做了太子的人,被恶意包围着时的那种不安。

偏偏原本的太子资质的确平庸,而同是长孙皇后所出的弟弟李泰,却聪明伶俐,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

这个“最”字,让过去的太子是真的感到辛酸。

过去的太子曾经也是有些嫉妒的。

而他又不如李泰聪明,一嫉妒,就容易犯傻,导致被父皇厌弃。

而他又不如李泰聪明,一嫉妒,就容易犯傻,导致被父皇厌弃。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太子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老实了下来。

再然后,就是现在的李承乾穿了过来。

意识到继续做太子,只会众叛亲离,落得一个凄惨下场。

反正李二也不喜欢他这个太子,他又何必非要在李二的面前戳着,惹人厌烦呢!

再说,他有咸鱼系统!

咸鱼系统是他的外挂,而这个外挂也需要他咸鱼,才能给他奖励。

所以,他每天都要懒洋洋的咸鱼着,按照系统的评断标准来。

系统的评判标准,就是他不能有野心,不能表现出野心,不能表现出勤劳奋进,要享乐,要慢悠悠的度日,这就可以达到合格标准。

就比如现在,顶着众人的目光,李承乾依旧是慢悠悠走着。

他这个姿态,让一直盯着他看的人,都面面相觑。

太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真傻还是假傻?

皇上让所有皇子都为干旱的事情做出一点东西或是努力来,结果太子似乎一点都不着急?

他就没意识到,皇上突然下这样一道命令,所代表的信号是什么吗?

这些大臣们都不解啊,他们都算是老狐狸了,却愣是没从这位太子殿下的脸上看出一点勉强来。

难道真是他们想多了?

其实这件事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不!他们不可能想错!

他们一定没有想多!

这件事,或许是因为太子太平庸,甚至没有意识到危机吧?

众人带着百样的心思,来到了大殿里。

随着一声“陛下驾到——”,李世民在大太监的陪同下,从外面走进来。

坐在龙椅上后,百官跪下行礼,李世民让他们平身。

然后一个官员就跳了出来。

“臣有本上奏!臣要参太子一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