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明星带货

【明星带货,这可是比在店铺里卖,要更有效率!】

【这次宫宴,堪比春晚,只要能出几个明星,下次宫宴,怕是连银子都不用出了,自有人来出!】

【我可真是聪明,知道让长孙冲去筛选了一批赞助商!】

赞助商?

春晚?

明星?

一个个新鲜的词,在太子的心声里出现,李世民听了,虽有些不明白,但结合前后的语境,倒也能猜出一个八九不离十来。

太子还真是心思灵活!

竟然能够想出,让人来赞助宫宴?

只是,这赞助,又是怎么个赞助法?

李世民似是有些想清楚了,但又像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就差一点就能捅破了,但就是差这么一点。

很快,他就从太子接下来的心声中,得知了赞助是怎么个赞助法。

【这些衣服,都是仙衣阁的新成品,果然是很美,而且还从长孙冲那里购买了一些颜料,染出来的效果,果然是好!】

【哦哦哦,在灯光下,越发缥缈如仙了,不愧是仙衣阁!】

【当然了,仙衣阁给的价格更是神仙价格!】

听着太子这心声,李世民嘴角抽了下。

太子居然在这种小事上抠银子?这又能得多少呢?

结果才这么想着,他就听到了太子的后续心声,身体就是一僵。

【十万两银子,还主动将整个宫宴的所有出彩的衣服都包了,不仅衣服方面没有花费什么,还赚了十万两!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什么?

那个仙衣阁的老板莫非是疯了?

李世民听到“十万两”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这可是一笔连李世民听了都会心动的价格!

十万两,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就这么被轻易拿出来了?

而且,给了银子,还要包圆所有出彩的衣裳?不,或者正是因为包圆了出彩的衣裳,为了购买这个“出衣裳”的资格,才掏了十万两银子?

虽然李世民很清楚,皇室的一举一动,的确是有着引领潮流的力量,可他过去是真的没想过,要利用这个力量,来赚银子啊!

不得不说,李承乾这次的这一手,直接给李世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门!

他甚至开始盘算起来,除了这次的宫宴,还有什么时候可以开宫宴,又或是,除了宫宴,还有什么盛会可以卖一卖这种“资格”。

若是都能赚到十万两左右,一年多来几次,不仅是他的小金库能稍微的满一满,就连国库,也能得到填补!

甚至相比于他自己,李世民想的更多的,就是百姓,就是这个国家!

他甚至想着,是不是各地的官府,也可以效仿这次的宫宴,来自给自足一下?

但这个想法只是浮现出来,就又被李世民给压了下去。

不可。

不可。

地方官府缺乏监督,若是这个口子在官府这里开了,只怕会有地方官趁机强迫当地的富户、富商来交钱。

那样,就不是主动的双赢的交易,而是一场单方面的掠夺与剥削了。

再者,地方豪强世家,这些势力,怕也不会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毕竟若是让新兴势力起来了,对这些豪强世家可是不友好。

李世民脑海中快速闪过这些念头,现实中,场中的“模特”们,只是婀娜入场,然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跳着足够能够展现身材却又不失端庄、优雅的舞蹈。

毕竟她们跳舞是假,做“模特”是真。

这些衣裳,是展现给这些女眷们看的。

因为这时代的高端服饰,有不少都是“孤品”,一部分是限量版。

平日里,歌姬舞姬若是穿了什么衣裳,贵妇人们大概就不会去碰了,会觉得降低了自己的格调。

但这种宫宴上的,却又是不同了。

这些舞姬,在此刻已不是普通舞姬,而是代表着这一次宫宴的衣装风格!

大唐这时候,跳舞这种事,贵妇人们也不是不会,有些人甚至很是擅长歌舞。

有些外国的贵女来,也能在宴会上跳上一支舞!

平日里让人嫌弃的身份,在这种高大上的场合里,就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光!

李承乾已是看过有些贵妇人盯着那些“模特”身上的衣服眼睛发光了。

反正这些贵妇人就算是去订购衣裳,也不会买与舞姬身上衣裳一模一样的,所以那些忌讳,约等于无。

仙衣阁不光是在长安城有铺子,在大唐各地都有铺子。

但在长安城,这个实力雄厚的衣服铺子,却不是一等一的那个,而是位于二流水平。

往日里,去仙衣阁买衣服的,基本也都是二三流的贵人。

而能来参加宫宴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可以算是长安城上流圈子的第一等人家了。

这些人只要知道了宫宴上的衣服是哪一家的,那么,这个仙衣阁,自然而然就会进入一流贵人的视野里。

若不是有宫宴的帮助,仙衣阁便是再花上数倍的银子,也达不成这样的效果!

其实更让李承乾满意的,是仙衣阁的老板是否能接受建议,很听话。

像是他通过长孙冲,向这家铺子的老板提议,可以在宫宴结束后,让人将那些“模特”都画成海报,然后在店铺外张贴。

再进行一下宣传,这样的话,不仅贵人们知道宫宴里的衣裳都是来自仙衣阁,就连其他没有去过宫宴的人也能知道。

李承乾不介意仙衣阁的老板借着宫宴来宣传自己,他巴不得对方这么做。

这可是一个可以长期赚钱的“项目”,若是不宣传一下,外人怎么会知道该怎么捧着小钱钱来找长孙冲呢?

这场宫宴,最终在很晚的时候散场。

当晚没有什么宵禁,一直以来都是在固定时间勒令关门的坊市,也为“大唐不夜城”贡献了一份力量。

这是难得的一个“大唐不夜城”,因为要守岁,李承乾带着一众宫人,一直留在皇宫里。

弟弟妹妹们在旁边叽叽喳喳,明明都是一样刚刚熬完了“春晚”,可这些人却精神得很,倒是李承乾,忍不住打着一个又一个哈欠,觉得自己的眼睛都快要睁不开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